《好歌曲》冠军是谁不重要 有好歌足矣

2014年01月09日08:10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何源亭

  去年11月,《中国好歌曲》制作方在北京举行了研讨会,不仅是记者,就连与会的一些乐界大佬都对节目能否成功心存疑虑,因为业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唱歌类节目只有唱老歌,而且是脍炙人口的老歌才能吸引观众,才能赚取收视率。《中国好歌曲》上那些陌生的曲目能否让观众听上第一遍就喜欢呢?

  但在上月,记者在嘉兴参加了节目开播前的看片会后,就发现这些担心是多余的了。每一首曲目都是每一个唱作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感悟的浓缩——真实、饱满而有力量,直抵人心!在首期上台的七位唱作人中,有人可能就是天才,今后在导师的扶持下可以走得很远。例如16岁的“天才”少女涂议嘉,把自己这个年龄段比喻成渴望自由的“蒲公英”,一句“阳光的尖锐”道出旁人眼里的恩惠对他们而言竟是重重压力。但也有的唱作人可能就这一两首歌了,他们缺少专业的技巧,只是把自己的全部经历和感情倾注到了自己的这一首作品中。

  在节目中,明星没有光环,音乐才是主角,所有人都是聆听者,每位唱作人的唱功、功底、背景全都退居其次,音乐第一次脱开技术层面,展现它最本质的、联通情感的魅力。《中国好歌曲》中唱作人唱自己的歌,而同期其他歌唱类节目则是成名歌手唱经典曲目,两者的情感诉求不同。唱作人更懂自己歌里所写的故事,更能传达出或寂寞或愉悦的情感,有经历的观众即使是第一次聆听也会自然而然产生共鸣。

  首期中的七位唱作人不仅赢得了四位导师的感动和尊重,也让观众记住了他们。观众纷纷在网络上留下对节目的评价,尽管大家都觉得《中国好歌曲》就是从《中国好声音》脱胎而来,不管是导师还是节目流程的设置都达到“神似”的地步,但从“选歌手”到“选歌曲”,无疑是一大进步。“在很多节目中,歌手拼的是技巧,‘好歌曲’是拼创作。山寨很容易,原创却很难,中国除了需要会唱的人外,更需要能写出好歌的人,不然天天老歌曲,再经典也会有烦的一天。”

  业内人士自然更是感到振奋,著名音乐制作人捞仔说:“长达十年的选秀节目,翻唱成风,使得中国流行乐坛面临竭泽而渔的境况,支持原创成了一句口号,然而《中国好歌曲》却让我们看到了感动和激情,看到了华语流行音乐的未来。”

  在网络上的讨论中,也有人提出既然是倡导原创,为何还要打“煽情牌”,把选手霍尊的母亲请上台,并让她高歌一曲呢?对此,记者在录制现场就问过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据说这是考虑到中老年观众,看来收视率总是摆脱不了的心病,但首期1.91的收视率应该能让他们安下心来,今后的节目应该会做得更加纯粹。

  作为竞赛类节目,观众总是会关心谁走到最后,谁是冠军,而对于《中国好歌曲》,大家可能不会太关心了,因为唱作人的真诚已经打动了公众。刘欢在节目开播前就对记者说过:“应该摒弃那种被淘汰的概念,我们要做的不是说谁去争最后的金曲(冠军),这不重要,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好歌被大家听到看到,已足矣。至于到最后谁得金曲那只是一个游戏,以我的观点不选出一个冠军也没有问题。”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