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她的文字是一个守在华丽和淡定两极的悖论,她的声音如孩童般纯真,但尖叫时又可以将你击溃。她说:“脆弱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你们,还有在这个城市的每个人,我们必须是坚强的。音乐是我的妻,文学是我的妾,我的老公是我的上帝,如果有的话。”
继2003年出版小说《小龙房间里的鱼》和随笔集《阿飞姑娘的双重生活》后,今年5月,乐队第一张专辑《小龙房间里面的鱼》第二版发行,7月将出版个人BLOG文集《征婚启示
》,小说集《木头公仔》也将于近期出版。
这些像工作报告似的单子,是吴虹飞近几年的个人成绩单。从清华大学毕业不过几年的时间,带有些传奇色彩的“阿飞姑娘”以这种形式出现了,曾经的酒吧歌手、诗人、记者、文学研究者的面目逐渐清晰。
有报道称,她是记者里最出众的摇滚歌手,摇滚歌手里最会写文章的。人们也热衷于关注她的多重身份:清华大学工科学士和中文硕士、摇滚女歌手、年轻女作家、京城名记者……
对此,她说:“读书的时候,尽量读好我的书,做乐队唱自己想唱的歌,写作是不善交流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做记者因为要维持生活……”
曾经的理想是科学家
吴虹飞老家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广西北部的一个小县城。那里环山群绕,茶林、梯田遍布,一挖就是一口浅井,那里的人皮肤黝黑,热爱对歌和打油茶。
幼年时期读毛主席语录和侗族民歌手抄本,4年级看《红楼梦》并学会识谱,11岁看查太莱夫人的《情人》,14岁看三毛,15岁看《约翰·克利斯多夫》,16岁读的杜拉斯的《情人》……因为这些,她乐于帮助差生补习功课,幻想流浪……但她说:“最重要的是,它们让我知道了‘爱’。”她是个早熟的人,小学五年级就染上了文青的毛病,开始写古体诗,孤苦伶仃,心比天高。十五岁的时候,性格开朗,成绩优秀,喜欢大声笑。
上高中时早操经常迟到,升国旗打瞌睡,在宿舍里养小鸡,往同学抽屉里放小老鼠,上数学课看梁实秋,偷学校园丁的花,在英语老师背后贴条子……以至于校长退休了还记得她。
当然,她最大的天赋就是在汉人地区说侗语。回想起小时候的时候,吴虹飞印象最深的是因为过分紧张而唱不出声音,失去了给小朋友领唱的机会。最感兴趣的是穿着金光闪闪的裙子跳舞。
但在当时,这些都不是她最大的理想,上高中的时候她最想当的是科学家。每天关心科学动态,惟恐别人把重要的东西发明去了。最想做中子弹,因为那样可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阿飞是个乖女孩
吴虹飞第一次来到北京,一下车就听到几个大姐讲北京话,感叹她们的卷舌音处理得如此麻利,敬意油然而生。
阿飞在学校是过着苦闷、枯燥的生活,整天想着做作业,期末考试如何过关,自习如何占座位,如何摆脱死缠他的那个建筑系学生。看到三块钱的的录象。她说,就是学校枯燥的环境致使自己从事文艺的,那时的理想主义一直保持到现在。
她从不告诉家里人在干什么,上完学就工作了,一边工作一边做音乐,虽然钱不多,但是够生活就很满足了。她说,要写一个很牛的长篇小说,故事是讲两个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相互爱和相互恨,通过发生的诡异的事情,写出人对时间和命运的恐惧。
现在,她有北京市户口了,但她不觉得自己是北京人,户口没有改变什么。在北京生活很多年了,一直乡音不改。不过现在好些了,稳定下来,租到一个不错的房子。
提到生活,人们难免与前卫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但吴虹飞说自己的生活与前卫无关。“我不抽烟,不泡吧,也不时尚,在台上连扭屁股也不会”,她撇撇嘴道,“我其实是个特别乖的女孩子,你想想看,要是耐不住寂寞,是不可能拿到几个学位的。”
工作辛苦程度好比一头猪去种地
吴虹飞起初的工作是在出版社做编辑,类似于校对性质的工作,后来到读书报做记者,据她说主要是为了骗点钱花,没有发过什么重要的稿子。真正发表采访文章的时候是在《新京报》和《南方人物周刊》,这里的编辑没有对她挑三拣四是最大的幸运。
目前在《南方人物周刊》做记者的她,主要采访采访文化类的人物,难免要接触名人,对此她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我采访对象并不一定是名人,但在某个领域内很重要,但对于公众又不那么热门的,带着一种挽救古董的热情。”说到这里她自嘲地说:“做记者好像比做歌手更容易出名。”但谈到原因,她觉得自己一点也没有技巧,到现在采访还会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口不择言。每次采访后都要老老实实地一句一句听录音,其辛苦程度就好比一头猪去种地。
说到和同事间的关系,她说:“我和同事关系简直太好了,他们去玩都带我。他们对我太好了,比如一个武汉籍的主编就说,要是杂志有钱就把我包起来让我去搞音乐,虽然他听不大懂我的音乐。比如我这个人容易自卑,我们的一个主笔,就拼命来吹捧我,说我聪明什么的。”
对于自己的多重身份,她觉得自己是时时统一的。热爱音乐,为了音乐做各种事情,在写作中找到自己,找到生活原本的气息。
不会成为畅销书作家
吴虹飞说,现在也不大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有时候事情真的是冲突的,自己不愿意花时间经营生活,是一个痴人说梦的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关于幸福很少考虑,乐队叫“幸福大街”情绪更多的是乖张和凄厉,有时也很柔美,是一个反讽。
人们会想:清华大学的硕士生为什么要这样活着而不是那样活着?是她不知道怎样去谋取安逸的生活吗?这其中有太多的不理解,从她的话语里也找不到确切的答案。但人们都知道《刘三姐》,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财主不让刘三姐和乡亲们唱山歌,但这些人宁可不活命,也要唱歌。她是个少数民族侗家女子,热爱歌唱或许是那方水土赋予她的天生秉性吧。
吴虹飞不会虚伪、冷漠、圆滑、讨巧,麻木隐忍同时也不戳穿别人,撕碎自己甚至饿着肚子大声唱歌。两年前,她出版小说《小龙房间里的鱼》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作家格非认为她最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王安忆,还有评论人士说,她有成为张爱玲的可能。但她对此却不置可否,说自己没有任何野心,能够做自己能做和想做的事情就好,新书能卖个两万本都会偷笑,自己不会成为畅销书作家。
关于角色的扮演,她毫不掩饰地说自己是天生歌手和写作者。关于自己的幸福,她引用了影响自己的格言:我的重量即是我的爱,爱带我到哪里,我便到哪里。
6岁的“幸福大街”
在成为《南方人物周刊》记者之前,吴虹飞用6年时间成立了一支名为“幸福大街”的摇滚乐队。“6来‘幸福大街’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我的一切光荣和快乐都来自于它。不管有多少人对我的乐队和我自身的音乐能力质疑,都丝毫不能动摇我的意志。”阿飞表情坚定。
乐队成立于1999年9月,说到这里,阿飞咬牙切齿,“我们居然挺过来了,反正就死撑着,到现在还在撑着。”怎么会想到做一个乐队呢?如今吴虹飞自己也解释不清那延续6年的动力源泉是什么。阿飞淡淡地回忆,他们的第一次演出。那支5人的队伍,站在三里屯的一个摇滚吧的台上,“音响特别差,我却觉得感觉非常好,这可能是我找到的最自由的表达方式。”那天,他们每个人分了12.5元。
虽然朝不保夕,大家都努力维持着“幸福大街”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的排练。每周有几个下午,吴虹飞都要骑车两个小时,到三环边一个租的地下室排练。晚上,骑车回校,还要兼顾上课。其间,为维持乐队的开支,酒吧歌手、网站娱编……都是阿飞走马灯换过的工种。
然而,他们泣血做出来的音乐却没有出版机会。“这是一个非常长的时期,我们曾经都非常动摇。”终于,就在几乎绝望的时候,乐队等到了签约的机会。
我被摇滚改变了
“妈妈看好我的我的红嫁衣,不要让我太早太早死去……”这是吴虹飞从骨头里唱出的伤感。
吴虹飞对流行音乐的感悟,也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感受:“流行音乐是生长在城市里的,它更多的是表达各种各样的即时情绪,所以和青春期年轻人的动荡心理比较契合。流行歌曲注定是速生的,也是速朽的。而民歌是原生态的、坚硬的。把这两种音乐捏在一起会很生硬。”
“我从1994年上大学后开始自己写歌。你知道,清华大学的生活是很枯燥的,没什么消遣。1998年,我自己筹办了一场个人演唱会,当时1000多人的会场居然坐满了,我自己都没想到。毕业之后我在酒吧遇到了现在的乐手,他们原来都是搞硬摇滚的,而我是做校园民谣的,我本来觉得这两种音乐根本不搭界,但是后来我还是被摇滚改变了”。
在谈起这几年音乐历程的感触时,吴虹飞说:“摇滚乐是流行音乐的一种,它改变了我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性格。我确实找到了一种恰当、真诚的表达方式。”她承认西方的摇滚乐给了她灵感,“在听过了涅磐乐队(NIRVANA)的纽约不插电演唱会后,我突然发现,原来唱歌可以有这么多种方式,我一下子觉得以前的约束都没有了,对我来说最好的演唱方式就是直接,直接!”
青春将远离我们的身体,而那些歌声将永远在灯光闪耀的舞台之上。文/尹亮
嫁衣
词曲/吴虹飞 编曲/幸福大街乐队
妈妈看好我的我的红嫁衣
不要让我太早太早死去
夜深,你飘落的发
夜深,你闭上了眼
这是一个秘密的约定
属于你,属于我
嫁衣是红色的
毒药是白色的
但愿你抚摸的女人血流不停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错
但愿你抚摸的身体正在腐烂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