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悉彝族文化的人,很容易将歌手阿鲁阿卓的名字按照汉字的理解,当成是一个二人组合的名称,(比如“阿鲁和阿卓”)。而事实上,这位彝族歌手姓阿鲁,是其家乡一个古老氏族;名阿卓,在彝语中是漂亮美丽的意思。
人如其名,阿鲁阿卓的外表既富彝族传统的民族美,又兼具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美。相由心生,她内在的音乐游刃于彝族的传统民歌与通俗流行之间,呈现出多层次的听觉体验。如果把阿鲁阿卓富的音乐比作是一款香水,那其前调必然是世人皆爱流行味,一听入耳;中调是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民族风,再听入心;而尾调则是两者混合的绵延余味,婉转悠长、三日不绝。
这样的特点在《梦想星搭档》的舞台上体现地尤为明显
从节目的选歌说起,阿鲁阿卓的选歌一直很精准。在通俗风格与民族风格的天平上,《生如夏花》与《青藏高原》分别占据了天平的两端,《蓝莲花》则恰好位于天平的中间。而阿鲁阿卓本身的歌唱能力正好覆盖整个天平,因而她的发挥永远不会跑偏,重点在于改编。
越是通俗的歌,她就将其往天平的另一端——民族拉近,《生如夏花》正是如此。主歌部分她全然使用通俗唱法,营造出与朴树原作相似的意境,不让听众过于跳戏,而到了副歌则转为民族唱法,既保证了高音的稳定,又与原作拉开距离,富于新意。其中伴唱的山风组合功不可没,其成员本身就多音域具有强烈层次感,是浑厚高亢的男声的集结。在此之上,阿鲁阿卓清亮的女声愈发突出,是形成刚与柔的反差。联想起另一位歌手近期在某节目对《生如夏花》的改编,就缺少了这种力道的反差,因而缺乏层次感,显得单薄无力,让人抱憾。
而越是民族的作品,她则将砝码滑向流行,如《青藏高原》。但这首经典作品从唱法的改编难度很大,因为这首歌的基因就是民族性的高音,少了这一点,青藏高原永远高不起来。阿鲁阿卓与山风组合很聪明,彻底各司其职,女声就负责按部就班,按原路线走;而男声则承担起流行新改编的主要作用,让本来“一枝独秀”的女高音,变成男女混搭的立体音场:阿鲁阿卓高音接仙气,山风组合伴唱接地气,让《青藏高原》散发出与李娜高亢、韩红清冽不一样的圆润婉转。
《蓝莲花》几乎是在“星搭档”舞台上,阿鲁阿卓最受欢迎的一首作品,一度助阿鲁阿卓夺冠,也足见她站在“通俗——民族”天平的中间,显现出来的得心应手,甚至可以说是在天平上的起舞。或许这首歌对阿鲁阿卓有着别样的意义,已致唱起来格外走心,从细微末节就可以感知。比如,这首歌同样主歌通俗唱法,副歌回归民族,但两种唱腔的演绎皆更纯粹,主歌气声的更多使用,副歌高音的更有力道,将二者的落差最大化,都是比《生如夏花》更纯粹的情感释放,因而更为打动人心,与同样走心的《不要怕》一样,成为才情兼具的典范。
在音乐风格越发多元的今天,精通多元唱法、拥有多元唱腔的歌手既难得,也更容易获得成功。翩然在通俗与民族唱法天平之上的阿鲁阿卓,显现出天赋嗓音与不俗乐感的融会贯通,舞步精准而独特。如果非要给一个建议,那么阿鲁阿卓的舞步不妨迈得更大一些,用两种唱腔的极致营造艺术的更大张力,成为更让人惊艳的声音舞者。(文/梁晓辉)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