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卫视“民歌战略”升级 唱响国庆强音

2014年09月26日18:09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娱乐讯 2011年开始,山西卫视立足本土,以传承经典、传播文化为己任,打造出一档周播类民歌风情音乐节目——《歌从黄河来》,节目运行到第四个年头,已成为山西卫视综艺第一品牌,坚守“民歌战略”成为全台上下新的目标。

  尽管有强大的本土艺术土壤支持,但近年来国内各省级卫视综艺节目新招迭出,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如何提高质量,擦亮品牌,以适应艺术传播新形势,在坚守中创新,以更加鲜明的节目风格独树一帜,对于山西卫视而言,迫在眉睫。

  独树一帜:坚守民歌战略

  “作为当下电视市场中较为弱势的平台,我们面临三重压力:全国影视广告下滑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新媒体崛起带来的市场份额的减少;业界马太效应、两极分化带来的优秀资源的匮乏,使得我们打好‘翻身仗’步履维艰,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认准方向,不断探索。”山西广播电视台台长郭健强调。

  “一个民歌战略,两大品牌节目支撑,三大主题晚会,共同打造山西卫视全年民歌战略,”关于“民歌战略,”山西卫视总监陶亿笑如此概括。

  三年积累终将蜕变,2014年山西卫视明确了定位,将“民歌战略”再次升级,除了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联手打造之外,更以《歌从黄河来》为核心驱动力,打造季播节目,《黄河歌王争霸赛》、国庆、春节特别节目《歌从中国来》以及民歌春晚等大型晚会、活动,“民歌战略”蓄势待发。

  “办好音乐节目对于民族文化建设,乃至民族精神素养的提升极为重要,《歌从黄河来》代表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是对当今失衡的文化艺术生态的一个调控,是电视文艺栏目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在文化内蕴和审美角度上,都足以提高群众的精神诉求,相信坚持多年之后会培养和造就一批懂得去欣赏民歌的具有高素质的鉴赏群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对节目给予充分肯定。

  “作为节目的参与者,我很欣赏他们能一直保留民歌这个特点,姓民、真实、甚至有些笨拙,但他们一直坚挺、执着,这种奋斗的精神非常难能可贵,而我也始终相信民歌有人看,很快它的生命力就会显现出来。” 山西卫视的民歌战略获得全国文联荣誉委员、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的高度赞誉。

  山西有着丰富的民歌资源,做民歌类音乐节目,是山西人的责任,也是山西人的使命,更是山西人的优势。三年来,山西卫视一直高举中国民歌这面大旗,独树一帜,不拘泥于传统,不搞怪,不猎奇,传承文化,仰视经典。

  2003年开始,国外电视节目模式开始引进,直到今天,已经呈现出“井喷”态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激烈竞争的中国电视市场该有的局面。第一次看到这档节目的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导演秦新民认为,《歌从黄河来》闪烁着中国电视创造的火苗,而这,恰恰是因为本土的选题、精准的定位、真实的内容,以及简洁的气质。

  作为卫视节目的领头羊,《歌从黄河来》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各方好评,获得了人气和市场,曾经先后4次收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书面表扬。2014年7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听监看日报》以《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关注民歌发展》对节目进行了专题点评:节目中意味深长的民间歌曲,选手们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不仅让观众看到我们劳动人民积极的精神风貌,也唤起了人们心灵深处对中华古老民歌的关注和喜爱。

  “民歌节目坚持三年已初见成效,坚持做民歌,弘扬传统文化,通过一档节目,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平台,把山西卫视打造成具有民歌特色的卫视频道,需要我们不断地坚守。”山西广播电视台台长郭健表示。

  共襄盛举:助推品牌升级

  

  坚守,更需要创新。

  

  独树一帜,更需要品牌升级。

  “怎样在当今眼花缭乱的电视荧屏中独树一帜,把民歌类节目做大做强,怎样用歌声带领大众一起感受民歌承载着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唱响来自民族心灵的声音,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不断努力探求的。要想健康成长,还需要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悉心呵护和真诚帮助,使其成为叫得响的电视品牌节目,甚至成为大众公认的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平台 ”。山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敬民如是说。     

  陶亿笑认为,想要在市场中前进,模式、形态、内容各方面都需创新,需要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节目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

  共襄盛举,助推品牌升级。三个小时的研讨会,除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更多的是对节目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为助推民歌战略的品牌升级献言献策。

  “目前来看,这档节目只是一个区域性品牌,以民歌战略打开全国市场难度很大。节目内容缺乏美感,形态过于老套,推广力度不够,这样的品牌必定带来融资上的挑战。在综艺节目制作进入亿元俱乐部的今天,制作资金的匮乏给节目制作和传播效果带来的阻碍不言而喻。相信这也是我们认识到节目需要升级的动力。” 世熙传媒董事长刘熙晨直言不讳,作为一家市场化的公司,节目的收视率、搜索量、点击率、投入和收益等,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传统的民间艺术与表演如何与电视传媒更有效地结合,在弘扬传统艺术、宣传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怎样更好地适应当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欣赏趣味与特点,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中华伟大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这些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讨论中,业内专家从宏观和微观上都给出了意见:

  节目文化传承要继续发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深层次的追求,不仅要传承中华文化,更要善于利用电视艺术这种形式,把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挖掘出来,与当代文化相适宜,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用歌声带领大众一起感受民歌承载着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一语道出使命和责任。

  节目就是要节目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弘扬传统民歌文化是《歌从黄河来》的灵魂所在,理解一首民歌,需要了解一个村落,一种生活习俗,一种人文情怀,“电视媒体用几天的时间完成的采风,制作的短片,讲述的故事,不足以深入表达一首民歌的内涵,我们需要深入下去。”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认为。

  节目内容制作要全面提升。高质量的节目内容、有创意的节目模式,是一档节目成功的关键。当原生态的民歌资源开始匮乏时,需要鼓励改编和原创作品的出现;当舞台呈现形式变得单调时,可以考虑将舞蹈、服装、乐器、情境等更多的民歌元素搬上舞台;当演唱效果影响节目质量时,是否可以让优秀的音乐制作团队加盟;当环节设置过于老套时,应该学习优秀的节目模式,增加节目看点,丰富比赛形式……

  节目传播渠道要多样扩展。如何吸引更多80、90后年轻观众的注意,是传统文化类节目普遍考虑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80、90后虽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主要受众,但若因此放弃这部分观众,就大错特错,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秘书长金兆钧认为,“处在全媒体环境中的年轻人,有新的接收信息的方式,电视媒体需要做的正是不断扩展节目传播渠道,在稳定已有观众群的同时,引领年轻受众。” 

  节目品牌推广要内外发力。“将《歌从黄河来》作为母体,发展支流,推出概念和现象,要利用名人效应,四两拨千斤,更要提高团队的整体制作水平,以内容创新来刷新品牌,将长线与短线发展结合,推人与推歌相结合,外力和内功相结合”。中国电视艺术家委员会副主任王丹彦用三个结合谈品牌升级。

  千呼万唤:见证歌王诞生

  9月27日,《歌从黄河来》暑期档重磅推出的《黄河歌王争霸赛》,“谁将成为2014年度黄河歌王”无疑是这档节目忠粉最为期待的排行榜TOP1。

  《黄河歌王争霸赛》汇聚高手、传承经典,进行艺术交流,展开文化碰撞。民歌爱好者们将独具特色的民歌民俗表演、拿手的独门绝活儿、精彩各异的才艺在舞台上展现得淋漓精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民歌盛宴。他们拥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故事,却有同样精彩的表现,同时,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齐聚“黄河歌王”的舞台,争夺“歌王”。

  “黄河歌王”历经5场 “三十进二十”,3场“踢馆赛”和3场“七进二”后,终将在9月27日21:25迎来决战之夜。

  在第一阶段中,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参赛者历经“百姓唱将”和“明星唱将”的双重考验,突出重围,挑战成功。之后,30位挑战成功的参赛者在激烈的比拼中决出全国21强。

  在第二阶段,21位选手面对来势汹汹的“踢馆者”竭尽全力抵御外敌。期间,一部分参赛者用实力捍卫了自己的领地,但遗憾的是也有一部分选手在“踢馆者”的猛烈攻势下惨遭淘汰。

  在第三阶段,经过重新换血的21强再次面对残酷赛制,每七位选手中只有两位成功晋级,踏上争夺“黄河歌王”的征程。硝烟四起,强手如林,最终,6位选手过五关斩六将来到了决赛舞台,争夺“黄河歌王”的至高荣誉。

  六位冲进决赛的选手中,来自广西壮族的花青燕歌声婉转多情,她将现代流行元素融入到民歌中,别出心裁的老歌新唱,获得了阎肃老师、蒋大为老师和刘和刚老师的一致好评,称她为“山中精灵”;花美男于海洋除了堪比“都教授”的俊朗外形,歌声才是最大的“撒手锏”,每次开嗓都掌声雷动,一路走来,收获众多粉丝,成为“人气王”……2014年度黄河歌王虚位以待,六强选手蓄势待发,谁会脱颖而出,谁将问鼎歌王,成为决战之夜最大的悬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民歌战略品牌升级的研讨会,给团队在节目制作上带来了很大启发,专业化的点评、升级版的制作、高水准的演唱、更残酷的较量,都将在“黄河歌王”决战之夜精彩呈现。

  “和多数观众一样,我们期待‘黄河歌王’诞生,但与此同时,也希望观众能看到节目在整体制作水平上的提升。”这是山西卫视和《歌从黄河来》节目组共同的期待。

  重磅接力:唱响国庆强音

  2014《歌从黄河来》国庆特别节目的策划方案首次公开亮相,是在8月24日的品牌升级战略规划研讨会上。山西卫视副总监李伟,也是这档节目的创始人之一,向参加研讨会的业内专家、台内领导以及媒体朋友陈述了策划方案。

  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山西卫视民歌战略再度升级,推出国庆特别节目。“国庆特别节目不仅会呈现常规的演播室效果,更增加了外采纪录片,我们将提供最好的资源,为民歌战略全线布局产品,”陶亿笑表示。

  9月30日——10月2日每晚19:35,连续三场,山西卫视用民歌唱响国庆强音。节目中不仅会有《歌从黄河来》一手打造的优秀学员刘生辉、李浩鹏、娜呸、麦麦江、靳代平等的激情演唱,更有黄英、汪正正、蘑菇兄弟、黄艺馨、扎西顿珠等国内外当红歌手、演员,以及德德玛、克里木、宗庸卓玛等著名民歌歌唱家强力助阵。

  节目用民歌的视角展现祖国65年的发展,展示民歌胜地的风土人情,展现中国精神、中国梦想、中国情怀,同时让观众在聆听经典民歌的同时,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节目组将走进山西、云南、西藏、内蒙古、新疆、台湾——六个不同风情,有经典之作的民歌发祥地。通过纪录民歌背后的生活,传递歌曲的家乡情愫,使观众近距离感受生活、家乡、祖国之美。

  以“国庆”为主题,进行选题、编排、表演以及互动;以“民歌”为线索,将节目内容联系在一起,彰显节目主题;以“欢乐”为目的,体现节目的轻松及娱乐,让观众在欢乐的情绪中,听民歌,感受祖国变化。

  “为了让节目整体呈现出更好的视听效果,这次我们在制景上也有了新尝试。打破传统制景中观众远离舞台、远离嘉宾的特点,采用‘全包围’和‘融入式’,放大观众席,压缩舞台,让观众与嘉宾融在一起。观众不仅是节目的观看者,更是节目的参与者,使舞台更鲜活、热闹、喜庆和时尚。”李伟充满期待,节目中所有题型将以“歌”为主题延伸展开,涉及到歌曲、词曲、内容、背景故事等。通过歌曲辐射到吃、穿、住、行及家乡变化。让观众在歌声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祖国的变化。

  节目在创新设计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内容上紧扣民歌。节目中所有题目均以“民歌”为核心进行串联,由歌曲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嘉宾也将会围绕民歌背景、故事等内容,展开一场民歌与生活;民歌与民族;民歌与祖国的大讨论。

  解题方式,更为创新。节目一改主持人直接公布答案的呆板方式,在解题上分为:视频解题、情景演绎解题及真人演唱解题等多种灵活有趣的形式。

  互动创新,热闹不断。设计大量新颖独特能给观众带来“实惠”的互动方式,让观众在欢乐的气氛中,不仅能听到最好听的民歌,更能得到最想要的收获。

  形式新颖,主客搭档。将各位明星大牌人物和草根选手列为同一组,进行主场客场对抗答题游戏互动,从而进一步拉近明星与观众的距离。搭档答题更有看点,让受众真切地体会到民歌益智节目的乐趣所在。

(责编: Soul Food)

文章关键词: 音乐节国庆综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