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常影像记忆 四大争议解读《南京》(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3日21:31  新浪娱乐
非常影像记忆四大争议解读《南京》(图)

电影《南京!南京!》

    撰文:金娜

  导演陆川,到目前为止只拍了三部电影。《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三部电影让很多人将他封为中国电影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无论是作品还是本人,陆川,一个充满野心的年轻导演,始终坚持独到的电影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新近上映的《南京!南京!》耗资七千万,将目光对准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即便面对这段民族痛史,陆川仍然选择了不同的视角,正因为这个独特的视角,使得影片成为一部让人一言难尽的电影,叫好者有之、痛骂者有之,这也使得对于《南京!南京!》的解读成为一件让人费神的事。

  引子

  早在《可可西里》东京折桂的时候,陆川取道香港买了大量关于日军侵华战争的书籍,装了满满一箱子。他返回的当夜,带着极度的疲惫,又满揣着极度的自信。那时候,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就在他的拍摄计划中了。时间过去了四年,对于一个年轻导演来说,筹集巨资并拍摄这样一部战争史诗成为一种巨大的挑战。这样的过程对他来说,无异于亲历了一场战争。然而1937年发生在南京的惨绝人寰的屠城故事,国人其实早就从无数文字、影像中深切感知,就在《南京!南京!》筹备和拍摄的同期,类似的故事也在被不同国家、不同的电影人反复搬上银幕。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南京》、德中合作拍摄的《拉贝日记》、还有筹备了近一年又中途夭折的《南京浩劫》等片都近在身边。老导演谢晋最后几年的愿望也是拍摄《拉贝日记》。所以,历史横在所有创作者跟前,同样的素材,如何选材、如何构筑讲述的角度成了电影人的首要的命题。

  因此对于《南京!南京!》的期待,首先便是陆川会感兴趣怎样的角度?把痛苦从何处注入?又如何辐射?两个多小时的放映时间内,毫无疑问痛苦在蔓延,但你又不得不怀疑,为什么这痛苦发生的点好像并非是你预想的。

    争议之一:既新鲜又突兀的日本兵角川

    争议之二:既熟悉又陌生的黑白影像

    争议之三:既国际又本土的战争场面

    争议之四:夹在真实和虚拟间的人物谱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