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匆匆那年》拼凑青春 回忆爱骗人

2014年12月11日09:51  新京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倪妮清纯学生造型 倪妮清纯学生造型

  《匆匆那年》 61分

  拼凑的青春还是青春吗?

  从没有任何一种国产类型电影能做到像校园青春片这样观众细化到代际,比如合70后胃口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90后大喊看不懂你就老了的《小时代》系列,还有现在这部专为80后输出的《匆匆那年》。虽然并不是说想拍好谍战片,主创就必须当过卧底,人人都青春过,但不是过来人就一定懂青春。由《匆匆那年》来看,导演想要表达的“情怀”其实与青春无关,有的,只是碎裂的遗憾,和妄图弥补的空洞。

  把电影的商品属性发挥到极致向来都是张一白[微博]的长项,某种程度讲,影片最在乎的并不是所谓情怀,而是情怀的包装。所以,对于已经隔代的导演来说,要想靠近80后的青春,除了借力同名小说,就只能用经典元素的批量产出来按图索骥。于是,《匆匆那年》里用80后的经历来划分时间节点,申奥、张信哲[微博]、《还珠格格》、《灌篮高手》……像是把记忆从冰箱里拿出来解冻,防腐剂让它艳丽如初,但那只是青春的尸体。而那些青春里的人呢?爱得仓促,散得无稽,角色的每一个行动都禁不起问一句为什么。那些被感动的观众,不是被故事、被人物、被电影感动,多数是被自己的记忆感动,而众所周知,记忆,是最喜欢骗人的。

  MV式电影还算电影吗?

  《匆匆那年》整体的荒唐与断裂也映衬出了片中些许细节的出彩,比如发完作业本后,陈寻跟着方茴穿过长长的走廊走进阳光里,相顾无语,眼里却波光流转,因不可言说反而趣意盎然,虽然从电影语言角度看,这个刻意营造的长镜头匠气十足,但多多少少流露出岁月独有的天真气息。“谁的青春不流产”的俗套段落中,“不用麻药”的台词幼稚至极,“孩子是我的”表白更是矫情到死,但最后方茴拥抱陈寻在耳边说的那句“如果孩子是你的该多好”,低回悲凉的韵味确有几分动人。而最为大家喜欢的段落是拍完毕业照后,学生和老师们挥手道别,三三两两地各自散去,这一幕想必很多人都经历过,只有真正在大银幕中见到后,才能重新触动那些该叹息的痛处,当时总是太兴高采烈地要和青涩的自己告别,哪知就此一别再没有机会相见,原来青春散场是这么轻易的。

  很多人调侃张一白拍了部100分钟的加长版MV,其实没说到点上,作为个人风格,MV也不是什么致命缺陷,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电影只是纯粹个人的体验。可悲的是,作为一部电影,可以复制MV式的光影,但不能只拥有MV的功能。一部电影讲不好故事,观众可以去读原著小说;立不住人物,观众可以回味当初的自己;说不清情感,观众可以尽力脑补,如果以上都做不到,那这部电影还不如一个MV有意义吧。

  ■ 观众评语

  作为没看过原作的观众,很多剧情不能脑补不可理解,但还是有几次眼泪夺眶而出,看看身边的人却觉得有点不好意思。(78分)

  不明白很多笑点,也许是因为我不是80后,很难找到共鸣吧,整部影片散乱无章,就是一部大MV。(65分)

  当年看九夜茴[微博]的小说哭得眼泪都止不住,后来出了网剧看得很失望,现在看电影版已经都绝望了。(55分)

  虽然不懂电影语言,但明显感觉好多镜头的欠缺,不是没给够就是太多余,而那个法国摄影小妹就更是牵强的角色设置。(50分)

文章关键词: 匆匆那年张一白青春80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