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 广电总局颁布“三大禁令”专题 >正文
主持人漫说“港台腔”:Hello算不算违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5月22日15:19 金羊网-羊城晚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赵荣 魏辉摄

曼莉

  本报记者易芝娜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发文,明确提出要纠正节目主持人在着装、发型、语言以及整体风格方面低俗媚俗现象。具体内容包括主持人不宜穿过分暴露和样式怪异的服装,不宜染发,节目主持人必须使用普通话,不要在普通话中夹杂外文,不要模仿港台语的表达方式和发音等等。最先被拉出来亮相的,是被广电总局相关人士点名批评普通话不标准的主持人刘仪伟。刘仪伟本身是四川人,主持过中央电视台的《天天饮食》节目,现主持上海卫视一档名为《东方夜谭》的谈话节目
E歌时代来临了! 飞鱼大赛秀出你的风采
经典大作,扣人心弦 OLAY洁面乳免费试用!
,他相当明显的“川腔”几乎成了节目特色,对此批评他早就虚心接受:“我一直在努力把自己的普通话练好,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老师苦学普通话了。”

  人们从刘仪伟身上很自然能联想到现在许多电视综艺节目中触“耳”所及的种种“方言”:何炅的湖南话、程前的广东话、朱军时不时也会冒出几句东北话或者天津话,就连倪萍主持央视节目有时也会学上几句山东话。资讯时代的开放打破了地域、空间的种种限制,近年来通过凤凰卫视、华娱电视、MTV音乐台等外来频道,观众很容易便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生活形式与语言,听到许多地地道道的港台腔普通话。粤语难懂,最引领潮流、形式活泼的港台式娱乐节目一泛滥,诸如“没有关系啦”、“好好搞笑哦”之类的台湾腔普通话便成为最多人模仿的对象。

  比较一下近期受欢迎的内地与港台的电视综艺节目,可以发现很多内地受欢迎的综艺节目都有着台湾综艺节目的影子。有行内人士说,内地主持人都是通过普通话考试上岗的,只是有些人一上节目就是另一回事。也许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是“港台腔”在挑战“京片子”,而是普通话节目形式受到了港台节目形式的挑战。很多主持人在频繁观摩港台娱乐节目时,潜移默化地被“同化”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李霞主持《天籁村》、《音乐风云榜》等节目时,她的时尚打扮和嗲声嗲气的普通话吸引了许多年轻歌迷,面对媒体指责,她一脸懵懂:“主持人个人风格不是取决于说话时的感觉,我的风格就是贴近观众,随和,有亲和力。我很少看到有观众批评我主持港台化啊。”另一位被指普通话发音不准的李湘还给自己找了个地域性的理由:“我是湖南人,这边靠近广州、香港,我们发音中都带有一些尾音,可能让你们听起来觉得像港台腔。”

  是不是一定要像港台综艺主持人那样一口港台腔才算“时髦”?是不是在模仿港台成功的综艺节目的同时要连港台腔一起照抄才算完美?另一方面,综艺类主持毕竟不同于新闻类主持,难道主持综艺类节目也非得像播报新闻那样字正腔圆,一脸严肃吗?现在不是连央视的天气预报都改成“今日有雨,出门带伞”这种轻松体贴的形式了吗?显然,这并非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简单的是非问题。

  任永全(广东电视台主持人,主持《寻根问底》、《亲子剧场》、《明日之星》、《任讲唔唠》等栏目):低劣模仿很恶心

  有一次我看北方一个卫视节目,主持人在跟一个现场观众交流。面对这个40多岁的中年女人,主持人张口就是:“这位女生……”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很恶心。“女生”这种称呼是台湾流行的,这个主持人很低级地把它克隆过来了。类似的例子还有“蛮不错的”、“蛮开心的”,这个“蛮”字也是台湾近年流行的说法。现在有些主持人不顾自己传统文化的氛围,把港台地区特有的文化、语言生搬硬套过来,这种做法我是反对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文件的出台真是太及时了。

  但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太大,上级无法对每个地区分而治之,只能笼统地出个总的规定,那我们就要根据本地的情况灵活执行。比如广东是个沿海的省份,它在很多方面都站在潮流的前端。像我们台毛琳主持的《娱乐最前线》就是一个很潮流的节目,她每次面对的嘉宾也都是些引领时尚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她在节目中穿一件今年夏季流行的小背心,是不是就不可以呢?我觉得一个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靠吸收别人先进的东西,只是我们在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尺度,不要把不适合自己的东西拿过来用就行了。

  金铃(广东电视台主持人,主持《时尚放送》、《音乐先锋》、《流淌的歌声》等栏目):用最自然的方式表达

  我觉得说话也好,打扮也好,一切在自然状态最好。比如我在主持《时尚放送》这个面对成熟观众的节目时,会穿一些女人味较浓的吊带晚装,显得稍微性感一些,说话的声音则偏向柔和,倾诉似的。在主持《音乐先锋》这个青春类节目时,我就会作年轻、动感的打扮,牛仔裤和运动装穿得多一些,语言也偏向时尚,让人感觉轻松跳跃。我主持的另一档《流淌的歌声》则是一个老歌新放的节目,观众群老少都有,那我就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家庭派对的女主人,穿一些大方而亲切的裙装,说话也很家常。做这些节目给我的经验是,只要我风格选择得恰当,即使有时候穿着比较性感,观众也不会觉得突兀。但有个大前提,那就是造型不能太夸张。我不是说港台腔的人,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说标准的普通话。

  我也不喜欢在说话的时候夹杂外文。假如你没有国外留学的背景,说话时一口一个OK,给人感觉很别扭。

  赵荣(“美在花城”冠军、现任广州电视台《劲歌王》主持):没有必要太多限制

  “新闻节目、大型晚会等比较严肃的节目当然要正规一点好。但娱乐节目要很严格地遵守这些规定,我觉得很难。比如说讲话不能夹杂外文,那我们常常用‘byebye’、‘hello’跟观众打招呼,这算不算违反规定呢?普通话可能还好办一点,粤语就比较难了。像《劲歌王》,没有固定的讲辞,即兴的东西比较多,而且粤语本身的语言风格偏向活泼,如果限制太多,节目会显得太死板,观众也不会喜欢。”提到现在主持界“港台腔”盛行,她说:“模仿别人应该有个度,太过分就不好了,主持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我觉得主持人的主持状态很重要,最好是轻松、自然的,讲出来的话让观众觉得舒服就行了,没必要过分追求字正腔圆。这一点我们反而可以借鉴一下港台节目。”

  问她会不会受影响,她说:“我觉得我和身边的主持人都不会‘犯规’吧。顶多是不能夹杂外文,我就在节目结束的时候把‘byebye’改为‘再见’。”

  陈星:(南方电视都市频道主持人,主持《城市特搜》、《星动时光》等栏目)港台腔不等于时尚

  南方台的主持人算是比较时尚的,但时尚得健康。如果主持人在电视上的打扮过分极端,不要说上面看不惯,观众也不会答应。怎么样算健康,我觉得就是不做作吧,感觉的东西很难言传,但我相信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一眼就能分清楚。

  我做《城市特搜》的时候,有时候也会染头发。但无论是网站留言、观众来信还是观众见面会,从来没有人对这一点提意见,还有些年纪大的观众,看了我的头发会说:“挺可爱的嘛。”所以我觉得染发这一点也不要太绝对了,现在社会上老太太都有染发的呢。港台腔的问题,我觉得广东反倒不严重,主持人要不说粤语,要不说普通话。反倒湖南等地方常见些。这里面有个误区,就是有些主持人觉得非得说港台腔才算时尚。我认为不见得,很多说话字正腔圆的主持人的风格同样很时尚。时不时尚不在于腔调,而在于你的个人素质。不过语言这东西是发展的,每年新华词典还收录很多新词汇呢,因此也不能规定得太死了。

  曼莉(广州电视台、广州电台综合节目主持人):不应丧失本土文化

  “朋友告诉我这件事时他还以为发现了新大陆,我倒觉得没什么特别。作为专业主持人,我们一直有接受培训。这次提出这些规定,对我没有什么影响,可能对那些明星主持人影响较大,因为他们一般没接受过专业训练。”

  “我们这一行流行一句话:‘露脸有多大,丢脸就有多大。’电视的作用不可低估,主持人对公众有引导作用,我们要对自己讲的话负责。”她进一步解释道:“在讲话方面,我们有严格要求,否则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比如你模仿港台腔,观众也跟着模仿,本土文化就会丧失了。在形象方面,时尚是好的,但要符合观众的欣赏水平,不能过于古怪另类。主持人应该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形象。节目内容方面,不能有不健康的元素,例如有些节目教中学生怎样追女仔,我就觉得不好了。即使是娱乐节目比较好玩、轻松,也不能破例。在这些规定之下,有很多娱乐节目也做得非常好啊!”

  应天常(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电视节目方向):主持人是全民的语言教师

  我早几年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谈的就是主持人的语言问题。语言文化的规范是一种国家表现、法制表现和现代表现,它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英国,还专门有一个专门监督语言问题的监督会。因此主持人的语言问题,决不仅仅是个文化问题。

  有人说,粤语方言是文化的化石。试问,有哪个地区的方言不是文化化石?虽然广东的语言问题有必须柔性的一面,因为有很多华人在使用粤语。但媒介在培养公众的语言习惯上依然责任重大。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广东没理由不迁就。如果媒介在这个问题上不起引导作用,那就是短视,就会让广东变成语言的“孤岛”。我们要树立起这样的观念———主持人是全民的语言教师。我们应该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意识作出贡献,并为之而自豪。在这一点上,我们主持人应该有足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报记者 李丽 陈明辉 实习生 梁茜


评论 | 电视剧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