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的《华氏911》在戛纳影展夺得金棕榈大奖,虽然评审团主席昆汀-塔伦蒂诺及评委之一香港导演徐克都坚持得奖原因并非政治,只是艺术成就,但无可否认,这部暴露布什总统黑幕的纪录片,能够在激烈竞争下(对手包括王家卫的《2046》)胜出,肯定在戛纳甚至世界影坛带起了一股强烈的政治气息,一股不但反布什,甚至反战及反美国的气息。
久违了的“反文化”Counter Culture总算回来了。
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文化”曾享受过一段意气风发的日子。西方社会历经战后空前的繁荣后,产生了对现代文明的强烈反响,再加上战后第一代“婴儿期”Baby Boom促生的“青春文化”及反越战运动,造就了质疑,甚至对抗主流意义的“反文化”。
但自“新保守主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抬头后,“反文化”在美国逐渐式微。到了本世纪初,尤其在“9.11”事件后,更只能在社会边缘上苟息残喘。
局面在伊拉克之战前后有了转变。去年年初还未开战,“反文化”已有复苏之象,美国各大城市都响起了反战声音,对美国的整体外交策略不满的意见亦开始涌现。但这种情绪并未反映在普及文化中,电影、电视、音乐等媒介,都颇一面倒地支持布什政府的行动。
唯一例外是迈克尔-摩尔。在开战不久后举行的奥斯卡颁奖礼上,他接受“最佳纪录长片”奖时愤怒地斥责布什的政策,现场掌声与嘘声都有,事后传媒及民意对他的表现亦毁誉参半,他的行为成为金像奖史上一个充满争议性时刻。他的得奖作品《Bowllng at Columbine》及他领奖时的行为,我去年在本栏已讨论过,这里不再详谈。
新片《华氏911》本身充满政治性,针对两名布什总统及布什家庭多年来在中东各地的种种瓜葛,包括两名总统家族与中东及回教国家的不寻常关系,都不是什么大秘密,自由派传媒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当老布什仍是副总统时)亦经常报道,但主流社会一直视而不见地不理不睬。这回摩尔籍其名气及以幽默手法处理政治题材的才华,才有机会将这些“公开秘密”正式公开。
可笑的是《华氏911》的制作公司迪斯尼,于电影完成后以不愿影响今年总统大选为由,拒绝发行,结果反被摩尔利用机会大肆宣传,为影片造势,更重要的是,是迪斯尼的干涉,更暴露出满口言论自由的美国,其实充满各种商业审查的事实。
《华氏911》今次在戛纳得奖,其实很有政治性。法国是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主力国家,而九名评审亦来自世界各地,这一奖项颇有反映国际上对布什作出指责的意味。
“反文化”在其他普及文化中还有各种方式的展现,详情下周再谈。
版权声明: 本版所刊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联系转载、摘编者请致电(或发传真):020-87366515或者发送邮件到jackymail@vip.sina.com.cn。侵权举报电话:020-87366226,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