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80年代 第一版
掌笑声是对演技的赞叹
万方:
台前:我在“文革”前后都看过,那时感觉好像剧场里没有什么笑声,只有在演出结束后才有雷鸣般的掌声。
幕后:那会儿我读过剧本,只是被剧情所吸引,因为我当时还没有从事写作,所以不太理解戏剧结构的魅力。只记得当时看到已经50岁的胡宗温在台上还能扮演18岁的小姑娘,挺新鲜的。很欣赏那些老演员的演技。
顾威:
台前:我是1956年在首都剧场看的《雷雨》,当时我家住在东单,我还是初三的学生。《雷雨》这出戏和其他的经典剧目不同,剧场里除了每幕之间有热烈由衷的掌声,其他时候都很安静,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看戏。
幕后:我就记得我当时看完戏舍不得把节目单折了或是卷起来,而是把节目单托着拿回家,这出戏同我后来搞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戏迷:
我是1978年“文革”后看的第一版《雷雨》,那时郑榕60多岁扮演周朴园正合适,所以观众很认可,给了很多掌声。但更多的是观众对演员炉火纯青的表演给予高度评价和热烈掌声。但苏民扮演他的儿子周萍,岁数就显得大了,所以个别地方观众有笑声。
90年代 第二版
掌笑声是对演员的猎奇
万方:
台前:观众好像一看到周萍和繁漪的对手戏就笑得厉害。大概是不太理解人物关系。
幕后:看第二个版本《雷雨》的时候父亲生病不能亲自到剧场了,因此我有时要看完后回家把观众的掌声和笑声具体在哪儿讲给父亲听。这时候我自己也开始创作,对剧本理解深了一些。
顾威:
台前:第二版本《雷雨》的笑声有点儿不正常,比如周冲对周萍说:“哥哥你带她(四凤)走吧,只有你待她好。”每次观众都有笑声,我在台上就特别别扭,每次快演到这儿精神就很紧张。还有周冲跟四凤说:“你愿意跟我拉一拉手吗?”观众也笑。再有韩善续有的时候大概小品演多了,所以也故意搞点效果,但其实这些都不是剧本里应该有的。
幕后:当然最多的笑声还是来自濮存昕扮演的周萍。这笑声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有的观众确实是来看濮存昕的,而不是来看《雷雨》的,觉得濮存昕扮演的周萍老是一惊一乍的特别好玩。另外濮存昕演的太理性,他似乎是在演“分析的结果”,分寸把握不好。
戏迷:
濮存昕越正经,就越觉得好笑。尤其是他最后拿手枪,都自杀了,观众还笑,我们就觉得有点儿假,不自然。记得作家王蒙有一次说濮存昕是受“明星之累”,大概是这样吧。
2004年 第三版
掌笑声是对戏剧的认可
万方:
台前:这次的笑声好像是杨立新扮演的周朴园出场的时候。掌声是在第四幕,导演处理的节奏特别好,一种往上冲、结尾是高潮的感觉。
幕后:我已经不记得我究竟看过多少次《雷雨》了,但这是我头一次看《雷雨》之后觉得很激动,王斑和白荟扮演的角色都是他们本身的年龄,这使我觉得剧本很有力量,而且演员对角色吃得很透。以前因为演员年龄大,而对剧本产生的隔阂都不存在了。我能感受到《雷雨》好像是一颗钻石,结构性、人物等方面磨出很多值得一说的侧面,才那么璀璨。
顾威:
台前:杨立新扮演周朴园出场有点儿笑声,大概是因为他的步态,平时走路就不迈大步。还有一些笑声都基本是正常的,比如第三幕繁漪出现在窗口,观众有吃惊的声音。还有最后周萍自杀,有的观众也有点儿吃惊声。我觉得观众的素质也是有很大提高的,不再像以前有时起哄。
幕后:曹禺先生以前讲过,《雷雨》绝对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剧,它讲的是人、人的命运以及人性,讲的是人在命运中的挣扎与呼号。因此,新版《雷雨》尽量向曹禺的创作原意靠拢。从这个角度来讲,剧中的周朴园显然就不是第一主角了,繁漪才应该是第一主角。
戏迷:
杨立新扮演的周朴园不像是剧本写的“留洋回来,又是董事长”,有点压不住台面,看起来有点儿好笑。另外四凤出场有点儿笑声,尤其是母亲让她起誓:“我要再见周家的人,让雷劈死我!”她还有点儿模仿痕迹。但总体看下来,感觉比第二个版本容易接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