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为大家介绍电影业内的诡辩理论:
谬误 (四)
“剧本先这样写着,反正到了现场也一定要改的。”
这句话最常在剧本会上听到导演和监制这样说。香港不少上世纪80年代入行的电影人,都习惯了港产片现场无剧本,编剧在拍摄现场与导演、明星(通常是明星,不是演员)当场想、当场写和当场拍的所谓“飞纸仔”模式。
更甚的,是过去不太要求现场收音,有些港产片甚至在即场想不到剧情时,导演会先叫演员不停地重复念着“1, 2, 3, 4……”这样就先拍了一堆男、女主角的特写、半身和全身镜头,然后再回到配音室时才看画面做故事,给他们配上对白。
上世纪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光辉期,你不能否认那时的确是人才辈出,但事情成功中包含了众多因素,有时一个整体的成功中,其实包含众多微小的不成功;同样一个失败当中,亦可能蕴藏了些许成功。
这就是战略和战术层面的胜败问题。
正如就整体而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战上,是一个战略层面上的胜利,可是某支负责攻占一个重要雕堡的小队,却因指挥上的失误,导致未能准确攻下目标,令到其他同胞在抢滩时伤亡惨重。这失误直接延误了整个登陆作战的完成时间,亦增加了盟军方面的伤亡。这支小队是在战术层面上的彻底失败,只是这个战术层面上的失败,并未大得足以扭转战略层面的成败而已。
我们习惯了在失败后痛定思痛,检讨一下失败的原因,但很少人会在成功后分析自己的功成,更没几个人会去检讨成功中的失败,因为一不小心,就被扣上“憎人富贵”的帽子。
结果,就连这类“飞纸仔”、“现场围度剧本”,都被老一辈电影人誉为“即兴创作的神采”、“港产片胜在够机动灵活”、“这样也救到,只有港产片才做到,换了是老外那么死板,早就不知怎么办了!”
这样自我催眠,令大家不用花心机去检讨一下,干嘛要有“现场围度”的问题,那无非是源于制作人员在事前的懒惰,不肯把故事里的缺陷和问题找出来,只是一味拖延,把解决问题的决斗场,从前期的制作会议,搬往拍摄现场进行。甚至是像那种念“1, 2, 3, 4”的,就是推至后期配音时才处理,到时已不是讨论“哪种比较好”的问题,而是“哪种可以没这么难看”。
因此即使现在“飞纸仔”的情况少了,但那种即场改剧本会较有神采的歪论,仍存在于不少电影制作人之中。
版权声明: 本版所刊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联系转载、摘编者请致电(或发传真):020-87366515或者发送邮件到jackymail@vip.sina.com.cn。侵权举报电话:020-87366226,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