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 凭借《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荣获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最佳导演奖的徐静蕾回国后昨日首次接受记者采访。她身着黑色毛衫,脸庞十分消瘦,谈吐之间并没有想像中的“欣喜若狂”。相反,她十分冷静地表示,该片此次能获奖“在意料之外”。
“最佳导演奖”比预期结果还要好
徐导介绍,该片到西班牙后一路受到欢迎。在经历了拷贝失而复得的风波后,第二天该片在圣城的王子剧院举行了英文版的首映,颇受导演同行的青睐。之后,又在该城最古老的电影院放映了西班牙文版本,受到了观众热烈鼓掌。按照电影节的传统,放映时导演坐在最后一排接受观众的“检阅”,徐静蕾没有想到西班牙观众如此喜欢这部配有中国琵琶曲的、由中国导演演绎的欧洲文学作品,放映之后观众起立欢送导演离去。说到此,徐静蕾面露尴尬之色:“本来这是件挺光荣的事,但现在媒体上一提到某部影片受到观众鼓掌欢迎好像反而有点‘那个’,因此,在之前我接受采访时从未透露过这个‘内幕’。”
记者了解到,在年初“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主席就发来了热情邀请,希望《来信》一片参赛。“但是我想主席的热情并不代表某种获奖的暗示。到了西班牙,我看到仅参加竞赛单元的影片就有十几部,各国优秀的年轻导演更是看重这个旨在推出新人的国际A类电影节,因此,我并没有太大的获奖把握。直到后来几个美国评委看过片子后,说影片一定不会让我‘空手而归’,我猜测也许会得个摄影奖或者音乐奖什么的。直到颁奖前一天,组委会通知我竟是‘最佳导演奖’,我才感到这是一个比预期还要好的结果。我还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通知了姜文,他马上给我发了个短信,简单得只有三个字———祝贺你。”
希望各年龄段的人都能喜欢《来信》
与处女作相比,徐静蕾认为《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导演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创新却不在此。“我不担心西方观众会对这个改编成中国故事的电影有什么不理解,因为电影中讲述的是人性,是‘男人一夜,女人一生’的纯粹的爱情,这是全世界共通的东西。改编的难度其实是如何把茨维格原作中大量的心理描写转换成影像。值得欣慰的是,从现场看,我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尝试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后来,这部影片还在西班牙特意加演了两场,观众都是17岁到20岁的年轻人。其实,在这方面我很‘贪心’,我希望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喜欢《来信》,而且,如同我对小说的感受,不同年龄都会对爱一个‘负心汉’究竟是否值得有自己的理解。”
说起参加颁奖典礼的感受,让徐静蕾印象最深的竟然不是接受“银贝壳”的那一刻。“那个剧院走上颁奖台的台阶特别多,还特别陡。那天我穿着高跟鞋,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脚上,唯恐稍不留神被那些高台阶绊个跟头。还好,总算走了上去。”在徐静蕾看来,能获奖是对自己刚刚开始的导演生涯的一个特别大的肯定。但是,她坦言:“我更希望明年春节期间放映时,中国的老百姓能喜欢它,能被这个故事感动,这比获不获奖重要得多。”
导演、演员、老师,哪样也不放弃
在徐静蕾不事张扬,细声慢语的回答中,大有“获奖已成往事”的感觉,那分澹定,在年轻导演身上并不多见。目前,她在演戏的同时正在构思新的电影作品,内容暂时保密。“这并不能说明我一定会在导演这条路上就一直走下去了。目前,导演工作对于我充满着新鲜感和挑战,而且非常有意思,我觉得比演员更适合我。但我毕竟在电影学院学了四年表演,不再演戏会是一种遗憾,因此,平时有机会我也会继续自己的演员生涯。同时,我还是学院的老师,对我而言,做老师是一种责任。从学生一路走过,我特别能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我有义务把自己在这么多年表演实践中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们,结果,哪样也不想放弃。但是,对未来我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我对摄影很有兴趣,可以大胆地想像,也许过些年我会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平面摄影师,背着相机在世界各地拍片呢!”作者: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