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今年49岁,却依然有着1.9米的挺拔身姿,表情害羞,双手喜欢抱在胸前,孩童般的一双大眼睛总是好奇地看着周围,这就是奥立维-阿萨亚斯,一位喜欢中国文化、中国电影的法国导演。当然,对中国人来说,他更著名的身份是张曼玉的前夫。11月29日晚,奥立维-阿萨亚斯为他的影展出现在电影资料馆,当晚放映的影片是由他导演,并将张曼玉推上戛纳影后宝座的《清洁》。当晚,《清洁》同时在香港首映。奥立维执导的《魔鬼情人》12月2日晚8点将在电影资料馆放映。在采访中,张曼玉这个名字是他无法回
避的,奥立维的回答显示出了法国绅士的高尚、礼貌,以及对张曼玉的尊重和倍加赞赏。
从张曼玉那里获得了《清洁》的灵感
记者:您为何选择拍摄《清洁》,并决定由张曼玉来主演?
奥立维:其实是先有张曼玉,后有《清洁》,我从张曼玉那里获得了《清洁》的灵感。我1996年与张曼玉合作了《吸血鬼》,但那时我并不了解她,对她的认识都是通过她主演的香港电影,她在我眼中就是一个香港明星,《吸血鬼》完全围绕着对张曼玉的想象和意念拍摄,因此那部影片现在看来是很外在的。当我认为对她已有足够的了解,就想再与她合作一部片子,于是就开始写一个适合她的剧本,后来我的脑中形成了艾米莉(张曼玉在《清洁》中饰演的角色),当张曼玉和艾米莉契合到一处后,就有了现在的《清洁》。
记者:《清洁》拍摄了多久?顺畅吗?
奥立维:去年10月开始拍摄的,拍了9周,3周在加拿大和洛杉矶,6周在巴黎,拍得很顺畅,张曼玉发挥空间很大,要说英语、法语和广东话,还要唱歌。
记者:与您以往作品相比,《清洁》做了哪些新的尝试?
奥立维:可能更国际化了吧,欧洲文化、北美文化和亚洲文化在电影里都有交叉。此外,这是一部集中于一个人物的电影,以往我的电影总是有几个主要人物,而在《清洁》里,张曼玉是绝对的主角,她是电影的灵魂。
记者:您所提到的国际化是否是电影发展的一种趋势?
奥立维: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必然的,我想制作阵容来自全球各地,到各国去拍摄旅游等,不应是国际化的真正含义吧,而且现在大多数的独立电影还无法走国际化路线。
张曼玉中西融合的特点在中国电影中从未得以展现
记者:张曼玉已经是公认的演技派明星,但在《清洁》中她所扮演的艾米莉是个过气的摇滚歌手,她吸毒,生活潦倒,不能
去看孩子,这个人物对张曼玉来说,是个很陌生的形象,您为什么当初认定她适合这个角色呢?
奥立维:张曼玉能够演绎很复杂的角色,像她在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王家卫导演的《2046》中,都表现得很有激情,也正因如此,西方观众从她那里获得的影像是有限制的,他们认为张曼玉就是传统的中国女人,像《花样年华》中那样,十分矜持,其实她生活中完全不是这样的。张曼玉从小在英国长大,她身体内融合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征。但是她的这个特点在中国电影中从未得以展现。我选她来演《清洁》中的艾米莉,就是想发挥她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这个角色既接近她,对她来说又是全新的。
记者:《清洁》在戛纳放映后,法国观众对张曼玉如何评价?
奥立维:他们认为张曼玉很像西方人,和他们熟知的西方演员表演很相像,在他们眼中,张曼玉这张面孔并不很中国化,她在影片中表达的感情是世界性的。
记者:以导演的身份,您会给张曼玉在《清洁》中的表现打多少分?
奥立维:我从小学以后就不再打分了,我是不会给张曼玉打分的,我想她在戛纳获得影后,已是人们给她打的最高分。我始终认为张曼玉很有运气,她的表现强烈有力,当初影片得以参加戛纳电影节,我就想过,让张曼玉闻名于戛纳的机会来了。
记者:您以《清洁》第三次角逐戛纳最佳导演奖,结果三度失利,是否觉得失望,您还会参加戛纳电影节吗?
奥立维:我认为张曼玉得影后是《清洁》应该获得的最高奖。能够参加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已经是荣誉,何况我还参加了三次,因此我不会觉得失望,反而觉得自己很被戛纳宠幸。明年我不会参加戛纳了,如果我第四次再去参加,会让很多法国导演沮丧的。
记者:《清洁》是本届台湾金马奖的闭幕影片,您认为《清洁》在亚洲受到如此关注,是因为作品本身好,还是因为张曼玉的知名度呢?
奥立维:我这周五去台湾,参加金马奖。我认为影片在亚洲受关注,主要还是因为张曼玉,她在亚洲确实是非常有影响的明星,另外一个受关注的原因是影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得了奖,使得它身价上涨。
电影如果没有危机,那说明什么都没发生,更糟糕
记者:现在对于电影,人们都在谈“危机”、“救市”,包括法国、中国香港等,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奥立维:一直很难理解“危机”这个概念。其实电影一直都有某种危机,如果没有危机,那说明什么都没发生,那是更糟的状况。我不同意电影正在走下坡路这种说法,在今天,电影非常活跃,在世界各地都非常活跃。我不认为这个时代电影已经越来越无趣,以至于没有人关心了。事实是这样:有很多烂电影,有很多中规中矩的电影,有很多不错的电影,只有很少的极品电影。从来都是这样的,这种情况并未改变过。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赞助,法国这方面尤其严重。由于大的电影公司控制了电影界,拍独立电影比以前更困难了,这是很糟糕的。目前几乎每个国家的电影业都掌握在少数几个大公司的手中,这些公司根本不懂电影。
记者:您为何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奥立维: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是受父亲影响,父亲在上世纪60年代曾来过中国,那时去中国的外国人并不多,他带回很多中国传统东西,包括古董、瓷器、雕塑等,我从小就是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长大的。我喜欢中国诗歌、绘画和中国哲学,因此也喜欢上了中国电影。
记者:您看的第一部中国电影还记得吗?
奥立维:我想想……是胡金铨的《侠女》,那时20多岁,看了很受震撼。
记者:比较欣赏哪些中国导演和演员呢?
奥立维:我喜欢侯孝贤,在1997年曾拍过关于他的纪录片《侯孝贤的肖像》,我认识侯孝贤已经十多年了,看过他所有电影,这个纪录片用了5天时间拍摄,花了两个月剪辑。此外还喜欢杨德昌、许鞍华、关锦鹏、王家卫、贾樟柯的作品,至于演员,更有长长的一串,中国的,西方的,很多,说不完。
记者:在今年看的中国影片中,哪些您比较喜欢呢?
奥立维:王家卫的《2046》、田壮壮的《德拉姆》和顾长卫的《孔雀》。作者:肖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