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辉:过去的概念就是先要有主题,主旋律,但我可以不考虑主旋律,而我们的所有文化艺术界都考虑这个。有一次我在上海搞一个戏,当时有一批大学生来看,演出结束后,大学生给我提了两个特别善意的问题,导演这个戏的主题是什么?我没说话,接着又有两个同学问同样的问题,当时我就说:“别问主题,有什么主题啊?你们敢问《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是什么吗?毕加索的画的主题是什么吗?”当时我很生气,因为我发现当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开始思索主题并不重要的时候,下一代反而把主题当作一个问题又继承回来了,并且继
承的一塌糊涂,所以我想一切都得从基本的教育开始,戏剧学院的学生也曾经和我说过,他们就想灭了孟京辉,我当时觉得挺棒的,但紧接着他们却说,要排一个现实主义的戏,完了,又回到原来的点上了。
我记得一次马丁`爱斯林到中戏讲课,他说斯坦尼拉夫斯基排戏的时候是绝对的先锋派,是绝对的破坏论者。因为他的年代,当时充斥俄罗斯舞台的都是法国的戏剧,特别幽雅,所有人都是声音洪亮,衣服是宫廷式的,太形式主义了,斯坦尼用一种真切的体验把他破坏了,破坏了以后把这种表演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以星星之火燎原到世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又变味了。到了现在,斯坦尼成了一个保守的代名词,其实,恰恰相反,斯坦尼是一个革命的、革新的代名词,他是一个戏剧大革命家,马丁`爱斯林一说我就觉得对,应该这样。
林兆华:任何一个大师都不会对艺术抱着一种狭隘的观点,我想焦菊隐认为的继承,也不是他们那样继承。
孟京辉:他们只研究一些民族化的东西,因为民族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就使得意识形态对学术造成了一定约束。
林兆华:我们倡导焦先生是现实主义的大师,所以几十年,来回来去讨论焦先生,最后都归结在民族化上,归结在现实主义之中,实际上焦先生是学贯中西的,为什么很多人都看不到这一点呢?他们学导演的,研究导演艺术的,为什么不研究这个?
谈话剧创作:中国话剧没有传统
孟京辉:我现在的做法,就是多做少说,先把局面搞乱,在这种乱局里面我能有一个特别安稳的场所,做自己的这个事情。
林兆华:有人说小品取代戏剧是一种革命性的取代,多么的愚蠢,而且是专家说的,所以没有办法和他们对话。
林兆华:主义形成不发展就完了。我们应该创造自己的戏剧,我之所以说戏剧没有传统,应该自己创造,创造自己的戏剧,焦先生早就提出来了,我们的话剧是外来的,我们应该有一个艺术家的良心与赤诚,要创造自己的本土戏剧,实际上我们本土戏剧的后面有文化的支撑,有中国传统戏剧的巨大支撑,所以现在应该让一些年轻人来树立这样的观念。为什么我们今天不敢谈我们应该超越《茶馆》,如果没有超越,戏剧就是停滞的。
孟京辉:其实以前的戏剧氛围很不错,我记得在作为大学生的时候,我感觉特有激情,处于那种80年代特兴奋的状态,但后来越做戏,这种激情好像越来越消减。
林兆华:中国当今的戏剧状态还是一个非常贫乏的状态。从戏剧文学到舞台呈现,没有多少质的变化。
其实大众戏剧也不是不好,但我觉得应该让观众选择戏剧,不要让戏剧选择观众。比如小品,观众喜欢看就看吧。但是愚蠢的是我们的一些戏剧专家们,戏剧圈内所谓的名教授们,居然在小品盛行的时候,在戏剧学院讨论小品是不是要代替戏剧?我当时没有和他们争论,小品取代戏剧是一种革命性的取代,多么的愚蠢,而且是专家说的,所以没有办法和他们对话。
孟京辉:我现在的做法,就是多做少说,先把局面搞乱,在这种乱局里面我能有一个特别安稳的场所,做自己的这个事情。个性实际上是最有魅力的东西,林导最有魅力的东西,也就是一看就知道这是他独特的东西,但是每一次又都不一样,不一样中又一样,每一次对生活高低深厚的把握都不一样。所以,要做自己最个性的东西。
林兆华:我现在的心态是,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什么哲学、理论我都不管,就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如果我们只用大众化的戏剧来吸引观众,最后的结果就是审美降低,那么戏剧生态就会被破坏,只剩下现实主义大众化的戏剧。我认为中国的戏剧环境现在已经被破坏了,还不如上世纪80年代的戏剧文学。
谈戏剧教育:基本还停留在幼儿园水平
林兆华:中央戏剧学院虽然是我的母校,整个教学流程却是一个戏剧幼儿园的教育。
孟京辉:从《理查三世》到《樱桃园》,对演员的要求是另一种提升。
林兆华:现在戏剧界就是缺少80年代的戏剧精神,那个时候做戏我也没那个觉悟,为中国的戏剧事业作出多大的贡献。但在我看来,中央戏剧学院虽然是我的母校,整个教学流程却是一个戏剧幼儿园的教育,因为能把一个学生的艺术天性、艺术个性解放出来才是老师最大的本事,恰恰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就是这个体制,我们谈的那些内容基本上就没有了,所以我们的戏剧教育包括我们的艺术殿堂没法摆在桌面上。
《新京报》特供新浪娱乐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