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山西话剧《立秋》在北大校园掀起一阵三晋文化热;一年后的今天,去年曾经观看过这部戏的十余名北大老师获悉《立秋》受北京中世嘉图的邀请,4月28日至5月2日再次来京参加第三届北京国际戏剧季演出。他们集体推荐这部“近年来全国话剧舞台上的难得上乘之作”。
有教授说,《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把晋商大院文化推到极致,同时也
带动了山西大院旅游的昌盛,许多人会在“五一”选择去平遥古城日升昌号,去乔家大院或者渠家大院,但是如果没有对历史的一定感知和理解,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像《立秋》这样真实再现晋商由盛而衰的生活场景,围绕大院文化存在的物质根基晋商票号和精神根基晋商精神探讨反思大院全部文化精髓的艺术作品弥足珍贵。
“去过平遥和乔家大院的人应该去看《立秋》,如果说大院只剩下高耸的砖墙、幽深的庭院,那么《立秋》正是大院往昔的精魂;没去过平遥和乔家大院的人应该先去看《立秋》,惟有如此他们才能进行一次文化热身”。
“《立秋》除了悲怆的反思,更有前行的力量!它体现的不仅是晋商精神,它是亟待弘扬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克峰看完《立秋》后如是评价。在讲信重义的晋商文化中,赚钱不是经商的最终目的,而是以经商做人为根本准则,这点是西方商人的惟利是图不能比的。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晋商精神也是儒家文化熏陶的必然结果,儒商身上有商人的机敏,但更有文人的睿智和风骨。
专家认为,晋商的文化,经商不仅是经商,他们已经上升到把经商作为锻造人格的一种途径,他们在追求某种人生的意境而不仅仅是财富,晋商族训有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丰厚的人文底蕴做支撑。他们是在一个充满了人文气息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去年北大召开诚信论坛,诚信意识是现代商业社会的精神基石,但诚信意识不应该盲目从国际嫁接,而应该从自身的文化传统里延伸。我们不缺乏诚信文化,如果说现代中国商业社会缺乏诚信意识,那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出现了某种断层。晋商文化是我们反思和延续诚信意识和中国传统儒商精神的一次很好的契机。
一位教授指出,在所有的中学历史教材上,我们看到的只是笼统的商业繁荣景观,此地产瓷彼地茶,南有木材北有参,苏杭丝绸甲天下。中国古代商业史更像一本历史地理学,只看到不断堆砌的白银数字和地方物产的地理分布,看不到商业背后不见手的市场,也看不到一条不断成熟的商业链条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演绎、进化,并最终毁于一旦。因此,很多人对中国古代商业史的理解只剩下一些物产名词,中国商人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以及不断探索的运营之道对我们而言如此陌生;因此当《大宅门》和《乔家大院》出现时,我们甚至惊奇于我们的祖先,同时自愧于自己的无知。
北大另外一位教授这样指出,中国历史成就了山西票号,山西票号演绎了中国近代金融史。《立秋》见微知著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传统商业实体票号的用人机制、股份制管理结构和分行跨地区运作实力,它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传统商人的经营智慧,另一方面暴露了中国传统商业机制的固步自封。
对于不了解中国传统商人,不了解晋商文化的人来说,《立秋》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历史教科书,教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看祖先,看祖先留下来的商业文化。东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