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山人 / 黄炳培(创作人)
“三年前,一个文化海报的交流活动,令我思考影响我最深的女仕?她们就是川久保玲、德兰修女、林恨〈先母〉和张爱玲。
打从许鞍华的《倾城之恋》电影,开始看张爱玲的短篇长篇及其传记。故事里的及故
事外的她给我学晓甚么叫人情冷暖,世间无常????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就是张爱玲这一句话,就论尽了我们周遭的昨天、今天、明天”。
方梓勋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兼系主任
“在现当代中国文坛,张爱玲是少数真正雅俗共赏的作家;她的小说散文以至言谈逸事,滋养了不少学术研究,张论、张迷处处,几成张学。张爱玲认为,人生永远指向悲哀,只有细节才让人愉悦-她写物细致迫真,写人又玲珑剔透,别有一种美学,光读文字已有丰富的舞台意象,给演艺工作者带来无尽的灵感和题材-且别管人生是乐是哀”。
毛俊辉
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
“张爱玲是位传奇人物、文采一流。最有趣是她正是她那个时代的产品:有才气、才华,是一个融会中西文化且非常有个性的女性。最令人雀跃的是在今天内地,她仍有很多读者为她着迷。我不禁想若她是活在当代,她会否一样前卫抑或会变得保守”?
马家辉博士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
“张爱玲亲自改编《倾城之恋》,显见其对这篇作品的偏心,她更为这剧写过两短文并安排于公演前发表,等于帮忙做足宣传,算是交足功货。张爱玲曾经自道“流苏与流苏的家,那样的古中国的碎片,现社会里还是到处有的。我希望《倾城之恋》的观众不拿它当个遥远的传奇,它是你贴身的人与事”。六十一年后的今天由香港话剧团献演《新倾城之恋2005》,张爱玲泉下得知,感觉可仍一样? 传奇其实并不遥远?”
(排名按笔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