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现代戏大量上马,上海越剧院的男演员奇缺,在此期间还补充了不少上海戏曲学校尚未毕业的兄弟剧种的男演员。因此,把越剧男演员昵称为“男宝贝”的说法沿用至今。
其实,越剧早期的“的笃班”,就是越剧“男班”时期(生旦全由男演员演)。1917年5月第一副男班进入上海到1942年男班的全部消失,这二十五年间,他们也经历了一系列变
革。1919年在没有乐队的“的笃班”里首次配上了丝弦,从〔呤吓调〕转成〔丝弦正调〕时期。在越剧百年史上,越剧第一次用上了乐队。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早已是世界知名的国际大都市,乡野剧团要站住脚是极难的事。当时的男班艺人有句话叫:“不会三六九,卷了铺盖走。”意思是舞台上没玩艺儿就该走人了。于是,他们开始向京剧、话剧等古老剧种学习,形成了被他们戏称越剧的“昆不昆、乱不乱”时期(既不像昆曲又不像乱弹)。二十年代的广告上俨然以“绍兴改良戏”著称,后又改为绍兴文戏。二三十年代女子越剧的兴起,一个新兴的艺术形式,把“男班”艺人挤下了舞台,形成了四十年代的自然消失。
时间又过了十二年,到解放后的195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下,上海的又一批男演员走进了上海戏曲学校的越剧班。当然,这一次不是为纯男班而培养的,而是为越剧的男女合演和越剧扩大表现题材而培养的。在此后的几十年,越剧的“女子越剧”和“男女合演”两朵花并放,争奇斗艳,互相促进。越剧舞台上的剧目也显得丰富多彩了。男演员做到了女子越剧不能做到的事。其代表人物有刘觉、史济华和老生张国华。刘觉扮演的鲁迅、周恩来使话剧、影视演员也赞叹不已。史济华的贺老六、十一郎更是红遍大江南北。而张国华不仅能把毛泽东扮演得栩栩如生,还在唱腔上创立了男张派。可听过他们叙说男女合演创业艰难的过程时,不禁为之动容。他们在初登舞台时,不少男演员就是被看惯了女子越剧的观众轰下舞台的。一些男演员曾含着泪说:“就是让我每天扫地也不唱越剧了”。
1960年,上海越剧院学馆(后改为上海越剧学校)成立了。为顺应时代的需求,陆续招收了70多名男演员,可惜的是这批男演员毕业时正值动乱年代,许多有才华的演员,不是改行就是被耽搁了。在文革后,他们多数成为剧团的班底,小有知名度的陈文治也远渡重洋到国外谋生去了。
文革后期的1974年,新组建的上海越剧院在被砸烂数年后恢复建制,并成立了学馆,招生人数为44人,其中27位是男演员。今天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男演员,如赵志刚、许杰、张承好,就是这批人的代表。他们毕业时恰逢改革开放的春天,又逢恢复地方戏演出的吉时良辰。他们的前一代男演员已经走出了一条男女合演的道路了,时代送给他们多半的机遇。加之当时的师资力量极其雄厚,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陆锦花、吴小楼、周宝奎等艺术家亲自授课。京昆的著名演员筱高雪樵、李秋森和岳美缇、张绚澎都在学馆任教。学馆早期的武功、身训全部是以京昆为基础的,为这批演员的基本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今,他们在越剧《家》、《早春二月》、《千古情怨》、《赵氏孤儿》、《木棉红》等几出大戏中,张扬着男演员的个性。男女合演这种形式早已扎根在观众的心中。男演员的培养仍在继续,九十年代从上海戏校毕业的齐春雷、顾爱军等已经挑起了男女合演的担子,逐渐走向成熟。
男女合演,以它的特有个性,伫立在百年越剧的舞台上。他不像女子越剧那样娇媚,却在越剧的本体中实现自身的艺术价值,起到了丰富和强化越剧魅力的作用,起到了他和女子越剧相比不可互相替代的作用。如今,全国仅剩下两个男女合演团,以张伟忠、李海明、华渭强、宋顺发等为代表的浙江男女合演团——浙江省越剧团也在为男女合演这块阵地拼搏冲杀。他们与上海越剧院一团遥相呼应,支撑着这一片越剧的“男儿”天地。
于是,笔者衷心地祝愿她和他永远携手并进。孙虹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