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主体是企业 政府做环境
去年12月,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落户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这是因为二外不仅有十余个语种研究资源,可以更好地通过国际的视角来看中国的文化“走出去”,还因为该校是国内最早从经济学角度、国际贸易角度切入文化发展领域研究的。研究思路就是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贸易这两个方向去研究如何把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达到未来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外副校长李小牧也是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他在接受新浪娱乐对话时提到,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中小民营企业。“文化走出去”这点上,国家有一点急。
文化大踏步走出去不现实 国家有点儿急
新浪娱乐:目前,“文化走出去”这方面,您的总体感觉如何?
李小牧:我感觉这方面,国家有一点着急。说句老实话,咱们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领域做了这么多年了,现在做到全世界总量第二了,但也有一连串的案例并不是很顺。在国内尚且没有理顺体制改革的关系情况之下,文化如何大踏步的走出去,也是不现实的。那么优势的经济领域走出去都屡遭挫败,别说咱们这个强烈意识形态的文化。
新浪娱乐:您认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要素,哪些是最重要的?
李小牧:我觉得就是两点,第一点是主体,第二点是环境。
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主体显然不是政府,这点是肯定的,主体是企业,确切地说是中小民营文化企业。环境是政府来做。中国的强势政府掌握了这么的资源让什么样的企业去发展实际上一定是要做的。从这个高度来讲,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符合国际惯例这样一个适合国际贸易发展的环境,这个是重要的。
新浪娱乐:主体为什么强调的是中小文化企业?
李小牧:在上一次的论坛的时候我又提到这个观念,文化贸易领域走出去的国家队都有意见,说你们怎么老强调民营企业啊。我认为国有企业不是没事可干,可以利用它的优势去做环节,做功能平台,可以非常好的发挥他们的长项,并不一定以他为主体,大型的国有的文化集团走出去,我相信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给中小民营企业创造一个非常好的走出去的一个环境。
国力提升是“大广告” 走出去前提不是“迎合”
新浪娱乐:您在研究和调查中,了解到哪些是文化企业的困惑?
李小牧:有一个企业很纠结的问题:“我们走出去别人不认,是不是要以西方人的角度去做我们的产品?”我倒想了,咱们可能要这样一个心理准备,未来也许我们不做任何改动,我们原汁原味的东西有可能会很好的走出去。中国国家国力的总体的提升,实际上就是给所有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做了一个巨大的广告,外国人来看不是以能否看懂,而是要来看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十几亿人在看什么,他就要看这个。我觉得很多方面都有市场的作用水到渠成的,有的时候操之过急反而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
新浪娱乐:2010首都演出业贸易发展报告中提到大型场馆的票价不断持续上涨,甚至超过了欧美演出票价,你觉得这个一个健康的现象吗?
李小牧:如果是一个市场行为,那就无所谓。它跟水价、电价这些老百姓在乎的必须品不太一样。市场发展的不成熟,业内的人可能说是泡沫,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他必然会有很多的层次,比如普通老百姓要看的,可以选环境稍微一般的,票价相对要低。
新浪娱乐:您认为报告中提到的2010“大型场馆的演出增加”与“开启低碳演出的新篇章”这两点矛盾吗?
李小牧:说句不是很靠靠谱的,真正的低碳可能反而不是人都聚集在一起的。人们乘车到剧场,剧场开空调、需要灯光舞美,这些可能都涉及碳排放。但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相比较,还是低碳的。具体到演出这,低碳都是大家追求的理念,有的时候市场化包装可能会觉得不够低碳,我总是觉得市场会解决。人们乘车到剧场,剧场开空调、需要灯光舞美,这些可能都涉及碳排放。
(责编: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