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陈然)昨晚,北京歌剧舞剧院出品的原创音乐剧《天桥》在国安剧院首演。导演田沁鑫(微博)继《电影之歌》后再度执导音乐剧,她坦言这次的创作谈不上创新,因为“做中国原创音乐剧就是创新本身”。
古典题材融入现代审美
据资料记载,天桥在清朝时是一座非常有规模的娱乐城。这座桥由于是供皇帝(天子)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故称之为天桥,它的四周,曾是荷叶田田,商铺林立,十分繁华。
《天桥》的故事讲述的是几个年轻艺术家在晚清向民国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天桥找寻放飞梦想的机会。
在视觉表现上,《天桥》在古典题材中融入现代的审美感受,极具冲击力。舞台是由实景和多媒体组成的,两侧的布景通过360度的旋转,来换景和换场。
剧中的演员多为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艺术院校刚毕业的年轻人,演员们在戏里上演了许多炽热浓烈的爱情戏码,故事也在主角们经历梦想、挫折、抗争后,走向一个崭新的未来。
挑战中式原创音乐剧
音乐剧在西方有深厚的传统,音乐剧中的音乐由古典乐、爵士乐等乐式演变而来。在音乐剧本土化的过程中,田沁鑫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加入中国人吐字归音的方式,这也是她屡屡尝试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意义。
“我们可以将西方音乐剧的曲风和节奏融入到中国音乐剧中来,做一部中国原创音乐剧,既要在韵律上保持中国人特有的味道,又要和作曲搭配得宜,这就需要编剧具备极高的中国文学素养。”田沁鑫特别指出,《天桥》的编剧旷达在创作该剧时,剧本的语言比较接近诗歌,字尾注重押韵,光这点就与作曲磨合了较长时间。
导演谈
在中国做音乐剧是盐碱地上种庄稼,音乐剧是欧美系统的游戏规则,与中国人的曲式调式不大一样。《天桥》对我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我尝试在复古化风格的基础上融入都市审美,把中国人含蓄的表达在舞台上更直接化。
我感动于这次合作的艺术家们的执着和勇敢。此次《天桥》谈不上创新,但“中国原创音乐剧”就是创新本身。中国原创音乐剧目前还没有标准,所以我不怕失败。 口述:田沁鑫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