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遇到戏剧:开始接受先锋与出位

2013年05月10日09:16  北京青年报
剧场大戏 街头路演 剧场大戏 街头路演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一群戏剧人与戏剧爱好者一起狂欢,这样的形式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法国小城阿维尼翁戏剧节。5年前,演员黄磊[微博]的一个突发奇想昨天真实呈现——“2013首届乌镇戏剧节”在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小镇乌镇西栅粉墨登场。”

  本报记者郭佳自乌镇报道

  有庭院深邃,也有家长里短,乌镇的气质因为戏剧的植入,人与景开始接受先锋与出位。昨天上午,虽然乌镇戏剧节尚未开幕,但行至游船码头或是一处回廊,都能看到戏剧人的身影,或是一段朗读,或是一段相声,虽然围观的人并不多,但能够看得出来,游客也正慢慢接受着这种陌生的表演方式。据悉,在此次受邀参与“嘉年华”演出的团队中,既有京城知名戏剧人赵淼[微博]的《水生》,也有沪上80、90相声社“悦空间”,更有即将亮相北京“南锣戏剧节”的《塞纳河少女的面模》剧组等。他们散布在乌镇的各个角落,有时在一个拐角背后就会传来歌声。

  这两天,凡是走在乌镇街头的人,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碰到赖声川[微博]、黄哲伦或是李宇春、胡歌[微博]。在发起人、艺术总监赖声川看来,戏剧节为乌镇注入了强烈的现代文化。“有一天晚上排练过后我们约了几个朋友到黄磊的‘似水年华’酒吧坐坐,没想到碰到了很多个剧组的朋友都聚集于此,大家聊得很过瘾,这种狂欢的感觉无疑是最吸引人的。”

  虽说是“晴镇不如雨镇”,但对于以全新落成的乌镇大剧院为背景上演的开幕式来说,江南的“好雨时节”最令人头疼。昨天中午,大家还在为傍晚的开幕式做防雨预案,但午后,断续下了两天的雨居然放晴了。随着雨幕的收起,乌镇戏剧节的大幕也随之开启。开幕式虽然仅有几个节目,但个个与乌镇缘分颇深,生命归宿于乌镇的戏剧家洪昇的代表作《长生殿》中的精华段落“小宴”,被苏昆名家王芳、赵文林联袂演绎;多次到乌镇寻找创作灵感的国外多个大奖获得者、青年钢琴家宋思衡[微博]演奏《平湖秋月》,背景影像就是烟雨乌镇;古琴大师、浙派古琴的重要传承者郑云飞的《渔舟唱晚》也催生于一方灵秀地域。最后,中外艺术家分别以戏曲扮相以及高跷技巧携手登台,显示了乌镇戏剧节融合与开放的姿态。

  开幕演出《如梦之梦》、闭幕演出《四世同堂》,美国现代剧场代表人物罗伯特·布鲁斯汀编剧的《最后的遗嘱》、美国著名亚裔剧作家黄哲伦编剧的《铁轨之舞》、孟京辉[微博]的《空中花园谋杀案》等大戏将轮番登场。但画家陈丹青也颇为看重青年竞演单元:“只有有了空间,大腕和最鲜活的创作才能一起来。”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