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经典京剧电影定版 将登梅兰芳大剧院

2013年10月17日17:10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王润)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京津沪三地市委宣传部、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以及国内多家京剧院团共同参与的“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目前进展顺利。其中《龙凤呈祥》和《霸王别姬》两部电影已杀青,正在进行后期制作,预计年底可全国上映。另外三部京剧经典《状元媒》、《秦香莲》、《萧何月下追韩信》已完成剧本论证,11月9日至11日将在梅兰芳大剧院公演,央视戏曲音乐频道进行全国现场直播,听取戏迷意见。

  “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是京剧史上最大规模的电影拍摄工程。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精心挑选出最具代表性和艺术性的10出传统大戏,通过巡演和电影拍摄两个环节,采用舞台演出和电影放映两种形式,将当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成果记录下来并高质量地传播。目前,国家京剧院[微博]排演、中影集团拍摄的,由李维康、耿其昌、朱强、叶少兰、王平、陈少云等联袂演出的《龙凤呈祥》,以及上海京剧院排演、上影集团拍摄的,由京剧名家尚长荣和史依弘领衔主演的《霸王别姬》都已拍摄完成。

  接下来,由北京京剧院负责排演的张派名剧《状元媒》,集中了王蓉蓉、李宏图、谭孝曾、杜镇杰等各行当重量级演员;由天津市青年剧团负责排演的《秦香莲》作为马、谭、张、裘代表作之一,会聚了赵秀君、孟广禄、朱强、张克等京津沪三地名家;由上海京剧院负责排演的麒派代表作《萧何月下追韩信》,将由麒派老生陈少云担纲主演。这三部大戏先在梅兰芳大剧院公演三天,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修改加工,再进入拍摄,预计明年上半年全国上映。J069

  记者快评

  电影和京剧相携前行

  ■ 王润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京剧电影。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部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也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那个时候,到戏园子看戏、捧京剧名角,是中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最高级时髦的文化娱乐休闲方式。电影,还只是看热闹的新鲜玩意儿。然而,如今电影票房动辄过亿、过十亿,电影明星红遍全球,相比之下,京剧艺术却渐渐趋于弱势,属于京剧的时代几乎已经被新的娱乐形式取代了。但也多亏有电影,记录下了一些无法取代、不可复制的京剧艺术最高成就,例如梅兰芳大师在上个世纪拍摄的少量京剧电影,就成为后世戏迷不断膜拜、学习的经典。

  那个时候,中国电影几乎还没有“导演”一说,所以有着成熟舞台经验的梅兰芳就成了“梅导演”,他所拍摄的京剧影片也为中国电影作出了贡献。例如《春香闹学》中,春香出场以特写镜头拉开,舞台布景结合实景拍摄,《天女散花》中音乐、唱词、舞蹈与机位的配合都是电影拍摄初期的有益的尝试。戏曲电影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电影饮誉海外的主打题材。

  然而,作为一种剧场艺术、一种名角的艺术,京剧留下的资料还是太少了。这些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空中剧院栏目有意识地录制了大量京剧演出;如今,以电影方式有意识地记录中国京剧艺术的“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规模更大,品质也更高,对于京剧艺术以及后世而言,都堪称功不可没。

  记者了解到,“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在剧目选择上十分下工夫,力求遴选出寓意深刻、行当齐全、流派纷呈、观众认可的传统优秀经典剧目;而且在剧本论证阶段,坚持尊重历史、尊重艺术规律的原则,组织行业专家对剧本进行文学性整理和多次论证,几易其稿、反复打磨。同时,在演员组合上,有意借拍摄电影之际,恢复京剧鼎盛时期各派名家同台表演的传统,形成名家强强合作的盛大阵容,就连配角和乐队组合同样强调名家担纲,强调名角互捧、德艺双馨的梨园风尚。在电影的拍摄风格和质量上,则追求既传神体现京剧的审美特点,又恰当运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形成相得益彰的舞台艺术片传世之作。

  我们期待着,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高品质的艺术创作,能够让更多名角名家,在艺术鼎盛时期,留下永恒的影像资料。我们更希望,精彩的京剧电影,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电影观众回归剧场,欣赏和享受传统艺术在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魅力和风采。J069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