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热门网络小说改编话剧的热潮,还是在10多年前,《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和《与空姐同居的日子》将小剧场介绍给了观众,衍生出一大批白领情感剧。
但近两年新卷回舞台的畅销网络小说改编潮,与10年前大不一样——导演们不再满足于小剧场、小故事和小情感,而是各出手段走向大剧场;如今的话剧观众,亦非10年,他们不会对畅销小说改编无条件买账。于是有了《步步惊心》被拍死在看客的口水里;有《1988》被作者本人嫌弃;当然也有不打广告就冲千万票房的《盗墓笔记》和北上放到了国家大剧院[微博]的《致青春》……
“我们开筹备会时,第一个讨论的不是剧情发展,也不是制作,而是粉丝们的心理诉求。小说迷们想在舞台上看的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制作《盗墓笔记》的锦辉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既然改编畅销小说是为了召书迷进剧场, “心理攻关”比“技术攻关”更重要。那么
独特优势·成本不高,票房却好销
如今话剧市场,有两种戏特别好卖票:一是超级大牌演员加入的话剧,比方说陈道明的《喜剧的忧伤》,还有胡军[微博]和徐帆的《原野》,不用招呼,观众就肯掏大笔钱买票,大腕们演什么怎么演都不重要,人站在台上,就够了;第二种是从畅销网络小说和当代著名小说改编而来的舞台剧,比如何念[微博]的《双面胶》和孟京辉[微博]的《活着》,小说原著书迷众多,书迷为了亲眼看看自己想象过千百遍的人物和场景如何落实在三维空间,也愿意掏钱买票。
拿上海去年春天悄悄上档的《盗墓笔记》举例,没有明星出演,也没有做大规模广告宣传,仅靠在小说贴吧里发几个帖,微信微博互动,就在开戏之前卖掉了全部戏票。之后《盗墓笔记》辗转上海各大剧场,连续加演近50场始终供不应求。“开始,我们为了省钱没有找票务代理,谁知第一轮人民大舞台演出结束后,各个票务网站的工作人员就捧着现金找上门来买票,还有网站抢着要代理《盗墓》的全国巡演。”制作公司锦辉投入的300万元不仅在一年内全数收回,还赚到了至少翻倍的利润。
相比明星戏,畅销小说改编剧的成本优势大得多。哪怕是热门小说如《盗墓笔记》,全套7本书的舞台改编权打包售价还不到20万元。这点钱,垒到陈道明面前还不够明叔一场戏的提成。
尴尬处境·改编错,照抄也是错
虽然畅销小说改编话剧在票房上有先天的起跑优势,但不少戏,输在了中途,甚至倒在了终点。
改编韩寒“最得意小说”《1988》的话剧《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由北京颇有灵气的先锋派人物邵泽辉操刀。原以为邵泽辉的“先锋感”《1988》够匹配,和 谁知邵导“社会思考型”的改编风格得不到观众认可。甚至韩寒都在微博上吐槽:小说里的人物是你穿透世界的面具,“ 而不是批判制度的道具,更不是承载段子的玩具。不能把大量时事评论和社会热点放置其中,那是论坛微博要做的事。”暗示不满意邵泽辉的改编,并决绝地发话,以后不再授权自己的小说任何影视和话剧改编权。今年,韩寒就赌气地自己拉队伍拍电影去了。
对原著改编过量失人心,原封不动照本抄,一样不得人心。
去年,李伯男[微博]的话剧《步步惊心》将40集电视剧中煽情的桥段按次序搬到舞台上,报了一遍流水账,寡淡无味,票房虽高,口碑却砸了牌子。犯同样错误的,还有郭小男改编的毕飞宇原著《推拿》,《推拿》拿到茅盾文学奖归功于毕飞宇对盲人细腻心理的刻画描绘,结果郭小男把全部内心戏变成了舞台上的诗朗诵,看得观众鸡皮疙瘩掉一地。
各有招数·不怕故事没谱,只要观众叫好
韩寒虽然之前没做过导演,但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邵泽辉和许多话剧导演在改编时陷入的误区:太注重故事,忽略了情怀。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好,《1988》也罢,甚至《活着》都不是适合改编成舞台剧的本子,这些小说故事线长而散漫、缺乏戏剧冲突、大多靠塑造引起读者共鸣的人物取胜。但人物塑造恰恰不是舞台剧的强项。
不适合,不代表没成功。恰恰《活着》、《盗墓笔记》,甚至《致青春》都获得了观众肯定。
孟京辉用他一贯的先锋主义手法解构了《活着》,更重要的是他“捉”来了演技非凡的黄渤[微博]扮演富贵,串联起切割好的零碎桥段。要不是黄渤,《活着》这出戏得打个大折扣。
《盗墓笔记》则是来自对"粉丝心理"的精准计算,制作人和导演在改编剧本时不仅仅读了原著小说,还在贴吧和微博上大量观察,研究盗墓粉对于这部小说的期待。"我们也是那段时候,才知道《盗墓》还有这么多CP小说,粉丝已经将故事演绎得跟原著不一样了。”导演刘方祺坦言说,编写《盗墓》剧本时,编剧和导演团队就把粉丝对于小说中两个主角的想象"合理化"到情节设计中,在话剧上演后,团队还不断征求粉丝观众的意见,“根据粉丝意见做的大改动,至少有十余处,小的就不计算了。”甚至话剧版还揣摩着粉丝的心理,为两大男主角在舞台上设计出两段“卖萌卖腐”的唯美桥段。在没读过小说的普通观众眼里看起来“没逻辑”,但台下高分贝的尖叫声和粉丝们买票的热情,足以证明这次试验的成功。
“我不介意专业戏剧评论人对我们的批评,说我们是纯商业戏。《盗墓笔记》说穿了不算什么严肃话剧,而是一部制作给85后甚至95后‘《盗墓》粉’看的戏,剧场里超过一半的观众从未有看过传统意义上的话剧,对这那种话剧也没偏好,他们更多接受百老汇式的演出,我们就试试看打破传统做一台视觉系的舞台剧出来。”导演刘方祺辩解说,“你说商业戏也好,新戏剧也好,那么容易做吗?也未必吧,我们下了功夫去研究观众,并成功地讨好了他们,这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与《盗墓》团队持有相似观念的何念,是上海话剧导演中最先尝试畅销网络小说改编舞台剧的导演,也最擅长此类题材。从他扬名立万的《恋人》、《与空姐同居的日子》到2007年的《双面胶》和邀请姚晨[微博]加入的《杜拉拉升职记》,都有不错的票房和口碑。
何念在制作新的畅销小说改编剧《致青春》时,同样强调“情怀”,辛夷坞原著中非常简单的一段校园恋爱,被何念辅助以舞蹈、舞台装置和特效,营造出青春如梦似幻的感觉。“到剧场里的很多观众,都不是为了故事而来,大多数观众都知道故事也都看过电影,他们要的是一个充满了青春味道的,可以引发自己青春回忆的晚上。”
改编说难也不难,导演们如何做到“粉丝定制”
何念改动《致青春》结局,让男二退避,还郑薇以爱情
辛夷坞的暖伤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前已经有赵薇[微博]的电影版本,但何念制作的话剧版《致青春》在去年首演国家大剧院时,还是赢得了更多粉丝的认同,微博上几乎都是“话剧比电影好”的评价。习惯了人艺“京味话剧”的北京观众,也都很捧场这部“上海导演的小清新”之作,票房口碑双丰收。
成功原因很简单,何念大胆把原著中女一号郑薇最后的抉择“调包”了!辛夷坞的原书版本中,大学中相恋的郑薇和陈孝正迫于现实,不得不分手,陈孝正为了“人生大厦中不能出错的1厘米”抛下女友出国进修并与白富美结婚,而女主角也结束了激情,寻求稳固的避风港男二号。悲剧性的结尾虽然符合小说走向,却留给书迷极大的遗憾,更多人呼唤郑薇能和男主角陈孝正在一起,完成韩剧式的“HappyEnding”。“所以我们和辛夷坞商量,把林静这个角色弱化,让《致青春》的整个故事变成了女追男和男追女的情感故事,我们在舞台上演的不是腐朽的青春,而是永远把握现在的青春。”在小说和电影中都没有得到满足的书迷,经由何念的话剧追寻到了“喜大普奔”的大结局。
当然,何念式的百老汇歌舞剧式桥段,在《致青春》中同样好用。小说中略显单薄的情节,在舞台上被赋予各种呈现方式:比如陈孝正在面临出国选择时,他的周围有各种“替身”用舞蹈和肢体模拟他的未来生活;郑薇在拜祭阮莞时,和好朋友生死相隔的对话;还有他标志性的、结尾谢幕时的舞蹈……
#原作者做了啥?
辛夷坞:选择信得过的人
虽说是由自己写的书改编而成的话剧,但辛夷坞在话剧版《致青春》中参与度不高,“因为个人原因,我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话剧《致青春》。2月初在北京首演时,我刚好因为有公务在身没能参加,此次上海4月演出因为我正赶新书的创作进度不能参加,所以,对我来说很遗憾”。
作为“后妈”,辛夷坞说一旦将改编版权卖出去,《致青春》就像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无论导演如何改她都得尊重。而她所能做的,就只有选择团队,好在编剧关渤与她熟识,何念也是信得过的导演。“《致青春》初创期,我与编剧关渤老师进行过一些沟通,我作为原著作者能分享到的只有自己创作时的一些个人心得,以及这么多年来读者对这部作品比较关注的一些点。话剧的艺术展现形式比起其他形式更生动直观,每一场的现场表演都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另外,由于话剧观众群体相对电影观众来说更熟龄一些,我更期待舞台剧独特的表达方式,我的想象或许不太适合,我特别看好舞美。”
刘方祺立体化《盗墓笔记》,用打造演唱会的方式做戏
话剧《盗墓笔记》的导演和制作团队已经被记者无数次问过同一个问题:“《盗墓笔记》为什么会红?”
专业人士看不懂这出戏,因为它情节零散主次不分逻辑也有点不符合常理,但是口碑票房都非常好。如果票房好可以理解为“粉丝经济”,那么口碑好又是怎么刷出来的?
制作团队见怪不怪,点出其中关键——买票来看话剧《盗墓笔记》的观众,至少有一半人从未进过剧场,他们没有体会过真人现场表演磁铁般的吸力。当这些书迷走进剧场,被声光电和多媒体包围,听到近距离活生生的演员说出书中台词,那种强烈的参与感是书和电影所不能给予的。“剧情上‘卖萌卖腐’,只是某些高潮时刻的一点点刺激,真正给初次走进剧院的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剧场里制作精良的舞美和声光效果,让他们仿佛自己也有了盗墓历险的境遇。”为了营造身临其境的剧场感,制作公司锦辉大手笔投下百万级的制作费用,对于一个没有赞助的民营戏剧制作团体,这可不是笔小赌注。别家制作团体30万元成本一台小剧场话剧的舞美效果,自然不能跟《盗墓笔记》相比。“简直是用做演唱会的方式,来制作话剧了。”
韩剧用高成本精制作和脑残情节压倒了国产电视剧,《盗墓笔记》取胜的方式如出一辙。
今年夏天即将排演的《盗墓笔记2》据说仍会延续“视觉系”的路子,制作团队很可能在《盗墓笔记》的基础上追加制作投资,“已经谈妥了外滩的5D灯光秀移植,在第二部中,我们将用立体投影将整个剧场变成海底,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内话剧做过如此尝试。”
#原作者做了啥?
南派三叔:只在微博上站过台
原作者南派三叔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盗墓笔记》后,就放手让编剧和制作团队去改编,在这期间他只在微博上为话剧站了个台,发起问题:“和编剧大哥开会,编剧大哥问我,咱们要不要让张起灵说东北方言,还是做两个版本。我想了一想,还是问问大家的意见。请大家正视这个调研。”短短一句微博获得1万多条转发以及1万多条评论。
再之后,制作团队就因为南派三叔的病情与他减少了联系。“他可能看我们情况比较好,也就没再为我们打广告了。”制作人说。
孟京辉还原《活着》,不能改动余华的语言
据说,余华是有次在意大利喝酒,喝大了就稀里糊涂把《活着》的话剧改编版权交出去给了孟京辉。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反正余华方面表示说,孟京辉最初看中的是《许三观卖血记》,但谨小慎微的余华没同意,建议他先改《活着》试试看, 《活着》有张艺谋版本的电影。因为
对于改编这件事,许多作者的态度是“既然卖出去了我就没有干涉权”,但余华不是那种作家,他很担心“孟京辉不会老老实实地把东西搬到舞台上”。
两个人达成了“三项协议”:第一是《活着》的语言一句不许改;第二,所有的情节只摆出来,不做评论不做总结;第三,允许舞美、音乐、表演互相制造障碍。
按照这种方式首拍的《活着》长达5个小时,黄渤说一遍台词就累得失声了,孟京辉不得不忍痛割爱了许多他认为特别有意思的桥段,比如灾荒时小田鼠吃掉庄稼,还有描述背景的很多多媒体素材。 《活着》缩减到了185分钟。观最后 “众必须对这部185分钟的话剧抱有耐心,没耐心就别来,该干嘛就干嘛去,来了就得有耐心。你想想,余华那么长时间写了那么多优美的有穿透力的文字,我又排了两个月。你用三个小时,就没耐心了,我打你丫的!凭什么呀?”
当然没有观众会中途离席,饱满的台词和震撼的剧情完全把人钉在椅子上无法动弹,就连孟京辉的超现实主义僵尸舞,都不能遮盖掉《活着》语言上的光芒。
#原作者做了啥?
余华:看首演,眼泪一直掉
余华在《活着》首演当天坐在观众席8排1座看完了整部戏,眼泪一直掉。他找到下戏的孟京辉,喝酒一直喝到半夜两点,他高兴地对孟京辉说了一句后者觉得是实话的评价:“这部小说是我生的孩子,我最熟悉了,但我还是有陌生感。”
当年张艺谋将《活着》改编成了电影,因为害怕观众无法接受“主角身边的人全部非正常死亡”这一个悲惨结局,为福贵留下了三个亲人,但孟京辉却把10次死亡全部忠实呈现,残忍到近乎无情。但余华相当欣赏这种忠实还原,在他看来, 《活着》是这部小说最好的一次呈现。孟版
周小倩打造《七月与安生》小清新,更小清新一点
没有比周小倩导演更适合排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的人了,她在这出戏上满足了女性对“浪漫”和“文艺”的所有定义。舞台被布置得就像一个小咖啡馆,有木头吧台有铁艺还有绿植,安生抱着一把吉他坐在吧台上就像是陈绮贞老师复生。是的,之后出现在舞台上的还有复古自行车、有铁轨、有白裙子、有银镯子、有爬树、有流浪和飞奔,还有布满了整个舞台让人联想到ET经典场景的圆月亮。总之,《七月与安生》的每一幕都像是个日系杂志里拍的场景片,一段简简单单的三角恋能说得如此唯美,也算不容易。
#原作者做了啥?
安妮宝贝:话剧不错,电影难产
《七月与安生》是安妮宝贝十多年前写的小说,对于这部小说,安妮宝贝自己的评价是:“早期的作品写作比较随意,情绪和风格也比较强烈。”正因为如此,《七月与安生》之前授权给导演王家卫的电影版权,一直没有拍出。“这次又被选中改编成话剧,可能是作品本身比较受喜欢。”安妮宝贝说。
责任编辑:宣晶/文:徐文瀚/图:本报资料/设计:李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