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戏歌重回大众视野 制作流程不神秘

2014年03月12日15:09  新浪娱乐 微博
霍尊练习戏歌 霍尊练习戏歌
人鱼小姐张瑞希也开唱戏歌 人鱼小姐张瑞希也开唱戏歌

  新浪娱乐讯 近期,一档名为《国色天香》综艺节目专注“歌改戏”引起网友争议,批其“把经典玩坏了”。在“中国风”的第十个年头,的确许多热衷于此的音乐人都开始将目光聚焦于戏曲。戏歌,这种最纯粹的“中国风”,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但《国色天香》每周一播的高频率,却传唱度不高,总导演刘涛对此表示“戏歌作品越优秀,传唱度越低”,这不由人不说一声:戏歌,想说爱你不容易。

  创作戏歌难在哪里?

  与许多年前一板一眼的《前门情思》、《说唱脸谱》等不同,戏歌已呈现出多元解构的面貌,既有王力宏[微博]、陶喆[微博]难脱戏曲旋律的致敬之作,也有徐佳莹[微博]《身骑白马》、阿弟仔《平衡》终于嵌到骨肉里佳作,自龚琳娜[微博]频频采用戏曲入歌后,连戏歌也开始了它的“神曲时代”。

  戏歌一步步演进,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大胆,越来越雷人了。且不谈是非功过,融合戏曲与流行,本身是艰巨的音乐技术课题:戏歌的谱曲、作词、演唱、包装,每一道都带着“讲究”,模式化的生搬硬套必然雷人,要想真正创作出传唱佳品,更应该从音乐技术、情怀交融上沉心探索。

  “歌+戏”就是戏歌吗? 制作流程不神秘

  与原创词曲的戏歌相比,《国色天香》采用了流行歌改戏曲腔的方式,俗话说“新裁容易改衣难”,耳熟能详的流行金曲,变成戏歌版本,还要让流行歌手,速成戏曲表演?听起来就吃力不讨好再加不靠谱,但总结从选歌到登台表演,实际自有一套“流水线”式的规范模式。

  一、选歌:便于改编

  节目组首先要从一面墙的备选歌曲中选出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流行音乐,其中既要有旧时的经典也要有现下的流行,确保老少咸宜。同时,节目组要和六大戏种(京剧、评剧、豫剧、二人转、黄梅戏、越剧)的老师讨论,确保这些歌曲能够被修改成戏曲版本。有的歌曲很容易改编,比如《明月几时有》戏曲演员很快就能哼出它的京剧梅派版本;而有的歌曲就有所局限,比如《美人吟》本身歌词很美,容易改成越剧,若非要改成豫剧,恐怕就很“雷人”了。

  二、改编:保留原味

  确定可以改编后,各戏种的编曲者领走各自的歌曲,将原作改成自己戏种的风格。改编歌曲必须要有原有的旋律在里面,要是纯改成戏曲,观众很难接受。

  三、编曲:最大挑战

  戏曲改编结果经节目组认可后,进入到合作编曲的阶段。这也是实现戏曲与流行融合的最大挑战,需要戏曲专业人士与流行音乐编曲共同配合。歌曲改编成戏曲版后,结构、时长等会有所变化,流行音乐编曲要重新编曲,决定是加入吉他、钢琴、弦乐还是其他乐器。戏曲编曲则要为流行音乐编曲哼唱戏曲改编版,并加入他们不太擅长的民族乐器。

  四、歌手:开掘未知

  唱功当然是第一考核标准,但开发歌手潜能仍然是很重的工作,比如很多男歌手都希望挑战反串,但首先必须要有小嗓(假嗓),很多艺人不能理解,唱得五花八门,只能说一声无缘。

  五、学唱:需要示范

  编曲完成后,还需要专业的戏曲演员来代唱歌曲小样,歌手先照此示范学唱,很多戏曲演员的调门都比歌手高,这就需要降调录小样。歌手学会旋律之后,再接受戏曲演员关于归音吐字、换气偷气等培训,直到唱会为止。

  六、包装:扮相表演

  相对于大部分流行歌曲来说,戏歌更接近舞台表演,它的整体风格实际上就是戏曲与流行的折衷。服装要古典,最好带上东方元素。妆容要特别,桃红妆、夸张眼线、红唇look,甚至蛇精头都是戏歌热衷选用的。

  台前幕后他们说:专业到位 更重情怀

  歌手霍尊:写出好的戏歌不一定要有特别好的技巧,但是情怀一定要到位,一定要让自己和古时候那种唯美有共鸣,否则写不出能打动人的作品。

  《国色天香》总导演刘涛:你看起来挺简单的,就是唱首歌,其实这特专业,特不好跟老百姓解释;我们做得越好,传唱度越低。

  戏曲名家宋小川:有的歌手扮成杨贵妃,唱的却是林黛玉,就怪怪的。不一定全用上戏曲的服装,清淡一点也很好,太浓重容易让人觉得哗众取宠,用一些点缀,比如一袭白纱飘逸,就很有古典戏曲的味道了。(闫平 奚牧凉/文)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