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抗战题材电影回顾专题 >正文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重温胶片中七大游击战(上)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19:17 新浪娱乐

  《平原游击队》

  影片拍摄于1955年,是第一部比较成功地表现抗日战争游击战的电影。它在中国抗日战争电影史上的意义也可谓是经典的,划时代的。

  其实,这个影片在表现技法上,还是可以看出早期影片的简陋的特点,加上这是导演
的处女作作品,镜头处理上也并不很地道。但这部电影却不容置疑地列入抗战影片的首位,而影片的巨大影响力,更是从日后此类题材不断翻版、更新上可以看出来。

  可以说,本片几乎成了一个通用型的故事模板,日后出来的很多类似影片,都或多或少地在影片中看到相似的成份。

  考究《平原游击队》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时间依旧定位在抗战最为艰苦的1943年。李向阳身负使命,来到平原,拖住日本鬼子进攻山里的计划,用军分区司令的话讲:“把敌人的坛坛罐罐打他个稀巴烂。”

  有了这样的一个动机,李向阳下山后,可谓是招摇过市,不断显摆自己。可以看出,李向阳在影片中是处于一种主动的先发制人的地位的,但后来,他似乎并没有成功,反而处处被动。很快,影片表现他在李庄里被松井的部队包围,用李向阳的话讲:“没想到来的这么快。”李向阳的目的,是引出松井,但他似乎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面对来势凶凶的鬼子队伍,他感叹道:“我把敌人估计得太简单了。”

  影片的大部分情节,就是李向阳如何解开李庄之围,他从一个主动的诱敌者,一下子陷入李庄的重围。为此,他派出老侯三下五除二端了西庄炮楼,见效果不大,又只身进城,炸了弹药库,但这一切并没有调动松井从李庄离开,直到李向阳命令另一股游击队佯攻县城,才使松井撤出李庄。

  由此看来,李向阳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李庄的被动之中,如果他没有先回到李庄,而是直接去端掉炮楼、炸掉火药库,那么,李向阳似乎会一直保持主动态势。但影片并没有这样表现,直到李向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了李庄之围。这时候李向阳才松了一口气,重新找到了主动权,化装成鬼子兵,来到县城里,烧掉敌人的粮食仓库,致使松井真正如热锅上的蚂蚁。

  最后一仗是李向阳再次把松井诱引到李庄来,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消灭了松井。

  可以看出,整个电影里的李向阳并非神仙,而是从一开始就陷入到被动之中,但为什么影片仍然给人一种英雄无畏的感觉呢?

  关键的原因,是影片把李向阳作了某种特别的拔高与神化,而这正是英雄传奇的基本特征。影片中的李向阳不存在一种成长过程,从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交待他已经与松井交手数年,积累了对付松井的丰富经验,自己也成了压制鬼子的一枚精神炸弹。当李向阳下山后,不断散播着自己的声名,果然取得了相当大的威慑力量。影片中虽然表现了松井的狡猾,但更写出了李向阳的神奇。比如,李向阳被困李庄,岌岌可危,但他总是能自由出入村庄,利用地道优势,屡屡出入县城,在敌人的老巢里制造事端,影片中表现李向阳派人端碉堡、炸装弹药的火车、炸粮库,都用寥寥几个镜头,就表现了李向阳如入无人之境,总能顺利得手。李向阳除了在李庄稍显滞涩外,在其它的地方,总是百战不殆的。这就是李向阳的魅力所在。而实际上,那种严峻的形势下,哪里可能如此顺手?回顾007系列影片,为什么受到持续多年的观众的衷爱,就是因为影片夸大与神话了英雄。从上面我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实李向阳出山后一直处于困窘自救的状态,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神奇力量。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下,李向阳总是上天入地,突破重围,战胜敌人。中西方英雄都凭着同样的神话般的光彩受到人们的敬仰,这也正是李向阳的形象虽然有一些稚拙但却深入人心的原因。观众需要这种超凡的英雄,需要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笑傲化解的英雄。在这方面,李向阳正具备了这样的英雄内质。

  扮演李向阳的郭振清在那种任何情况下都泰然自若的微笑风格,也是李向阳形象受人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乐观主义是这种影片的精华所在。郭振清的风格,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影片所需要的那种神话般的轻松与乐观的风格。新版《平原游击队》中的那个李向阳,虽然白白嫩嫩,英俊帅气,但却缺少郭振清身上的那种乐观、笑傲态度,自然无法撑起影片所需要的精神内核,这是新老版本的差距所在。

  《平原游击队》给我们启示是,英雄向来是需要拔高与神话的,那种妄图把英雄还原成俗不可耐的凡夫俗子,是不可能给影片增添光彩的。在好莱坞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英雄的神话性质无所不在,《超人》、《蝙蝠侠》系列之所以久演不衰,就是影片里的英雄是一种神话的超凡脱俗英雄,相比之下,中国电影在向庸俗化、粗鄙化上堕落的倾向以及英雄形象的严重缺位,不能不说是我们的电影失去吸引力的原因。如何与时俱进,塑造出这个时代需要的英雄形象,的确是我们应该从李向阳的巨大影响中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地道战》

  作为1965年拍摄的教学片,它给人的是一种持久的艺术魅力。其中的一些电影技法,即使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也能看到鲜活的运用。本片镜头的流畅纯熟、节奏之间的把握酣畅,堪称电影技术的典范,这也是它之所以具备了百看不厌的质量的原因。

  比如在电影技法上,本片采用横向移动的镜头,与剧中人物的移动采取同步运行,使得镜头十分具有动感。比如,在影片开头交待“五一大扫荡”的全景场面时,表现主力部队在烽火沟里撤退的一组镜头里,就采用了一种横向的平行移动的方式,展现了一幅运动着的紧迫感强烈的战斗画面。

  这种镜头方式,我们在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中,也可以看到熟稔的运用。影片中,在表现美军士兵行进时,多次采用远观的平行镜头,观望着士兵的运动,直到士兵走到镜头前,给人一种非常洗练的运动感。

  另外,在《地道战》中还注重用一个特写镜头拉开到全景,起承转合下一章回。比如影片中的标志性的村口大钟,镜头多次从这个特写上拉开,牵连出故事的进展。再比如,地道战初战告捷,影片用了一双脚的特写,踢走残留在地上的钢盔,当镜头拉开,我们看到这是影片主人公在敌人走后的废墟上,焦急地等待区长的回来。而在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中,我们可以看到斯皮尔伯格一贯喜欢的通过一个场景中的特写,来揭开新的情节。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小分队在经过了救下法国小女孩的那一场戏后,来到了德军指挥部的隔壁。影片对这一段戏的开始部分,是从士兵拿枪的手这个特写开始的,当镜头拉开,我们看到了士兵们坐在废墟上三三两两地休息。在米勒与下属夜间交谈的一场戏时,也是通过米勒放在蜡烛上烘手这个特写开始的。

  而跟拍镜头产生的紧张与节奏感,在《地道战》中运用的也非常成功。影片中表现老钟叔发现鬼子进村、前去敲钟的场景,镜头采取摇晃不定的跟拍方式,杂以脚步移动的特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紧张感。在电影技法上,《地道战》的确可圈可点。

  视角的运用,是本片的又一个特别的地方。比如传宝被妹妹叫去看妇女们挖的地道时,首先是妹妹钻进了地道,然后从门外进来,接着是传宝也下去试了一回,但电影并没有让镜头跟着传宝深入地道。对地道一直以不为然的牛娃,受到感染,也钻进了地道,这时候摄影机才跟进到地道里去,让观众一起与影片中的牛娃感受曲径通幽的神奇。影片表现三个人物穿过同一地道时,只让视角留给了第三个人,且这个人通过这次穿越地道,而实现了思想的转变。回想一下《拯救大兵瑞恩》,我们会看到,在废弃雷达站那场战斗中,也是以美军翻译的眼光为视角的,并没有全景式地表现整个战事,只是撷取了一种遥远的观望,来满足观众的观看需要。

  因此,从《地道战》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当年的类型片,其实在技法上与好莱坞的距离并不是相差很远,只是后来我们失去了这样的自觉,从而中断了类型片的探索与努力,只好听任好莱坞长驱直入,任意践踏国产片。

  影片在故事结构上,遵循着从幼稚到成熟、从弱小到壮大、从收缩到反攻的这种进步过程,戏剧冲突围绕这种主题,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影片在开头的时候,交待出老村长负伤回来,在牺牲前,留下了“论持久战”的嘱托。电影像这种类型片所习惯采用的那样,首先通过村长之死,交待出“黑云压城”的窘困状况。紧接着,鬼子扫荡,直接用视觉表现出严峻的形势,在这样的前提下,电影把地道的重要性烘托出来,从而合理地说明了地道战的必要性主题。

  影片接着用较长的段落,在说明着地道战是如何升级形成规模的。这是从一系列的挫折开始的,影片中,老钟用自己的生命发出了鬼子进村的警报,而初级的地道,也几乎不堪鬼子的掘地三尺,虽然赵区长采用麻雀战,化解了围困三千重,但也使传宝开始思索地道的价值问题。影片设置的细节颇耐人寻味。这时候的传宝第二次解开布包,学习《论持久战》,影片的前部分学习的时候,是老钟让女村长代读的,意味着并没有深刻理解字面上的含义,而在此处,传宝亲自捧读,这种带着问题学的细节,在影片中得到了生动的图解。

  经过一番改造,地道战日臻完善,终于进入影片的尾声段落。鬼子再次兵发高家庄,此所谓“端了土八路的老窝”,而八路军如出一辙地采取了同样的办法,一方面利用地道战消灭日本鬼子,另一方面,也如法炮制,派出部队,夺取日本鬼子的老巢,迫使鬼子回援设防,半路上一举歼敌。

  影片遵循着这种三段论式的结构,把一场反抗日本鬼子的游击战,表现得跌宕起伏,绵延生动。

  像所有的老抗日题材影片一样,影片中的战斗是始终回避表现战争的残酷的,甚至,我们很难看到我方战士的死亡。影片里是有死亡,但那是敌人残酷所导致的死亡,而不是战争残酷引发的死亡。死亡的恐怖,归因于敌人本身,它是制造仇恨的前因,而战争本身却是充满着趣味与快乐的。我想,这一原因是因为我们过去一直排斥着“战争恐怖论”。这可以说是老战争影片的一个规律。影片开头,村长之死,那是搁置在电影情节之外的,承载着鬼子野蛮与残酷的一种时代背景。而老钟叔死在鬼子的枪口之下,只是衬托鬼子凶残的一个说明。影片在表现民兵们与鬼子战斗的时候,几乎没有一点死亡的阴影,看不到对决中的死亡威胁,影片中的鬼子几乎如行尸走肉一样,在镜头前,呆若木鸡,听任宰割,这使得影片中的战斗部分充满了喜剧的味道。正是这样的影片,给当年的儿童们形成一种战争有趣的感觉,也让包括王朔在内的那个时代的孩子们习惯以玩打仗来满足对战争的兴趣。

  在这样的影片中,战争是轻松的,乐观的,愉快的。甚至大量文弱女兵冲锋在杀敌的前线,更使战争的残酷性被淘汰一空。在《地雷战》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游击组作为阻击敌人的主要力量,竟然是清一色的女性。在本片中,村长林霞就是一个女性,带领着女民兵们,担负着重要的战斗任务。这类影片中,战争中都是充满着微笑,充满着居高临下的顺手,战争没有阴影。战争片而不渲染出战争的恐怖,这应该说那个时代电影的整体风格吧。

  不管怎么说,《地道战》作为一部老影片,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探讨的地方。红警苏红不懂爱/文

  纪年抗战胜利60周年 重温胶片中七大游击战(中)

  纪年抗战胜利60周年 重温胶片中七大游击战(下)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