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孙道临访谈录-从“哲学王国”跌入“艺术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12:41  解放网

  影迷观众只晓得孙道临(孙道临吧)演过众多难忘的角色:《乌鸦与麻雀》中的华先生、《渡江侦察记》中的李连长、《不夜城》中的资本家、《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早春二月》(早春二月吧)中的萧涧秋、《雷雨》中的周朴园……执导过不少优秀影片:《继母》(继母吧)、《雷雨》、《非常大总统》、《詹天佑》……为《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吧)、《白痴》、《列宁在19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吧)配音脍炙人口,朗诵李白、杜甫、陆游的诗词感人肺腑,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大学念的是哲学。

    这位祖籍浙江嘉善的传奇人物,出生地却是北京薪司附近的四合院。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念的是名气很响的崇德小学,儿时的他个性内向,却有点儿反叛精神,觉得四周的胡同太窄小而紧锁了一颗动荡的心,觉得学校的功课太死板,氛围也过于沉寂而束缚了个人兴趣的施展。于是,他下了课常常拿了自制的大鹏风筝穿过胡同来到皇城根下,在一片田野里尽情放飞,心情也象风筝般荡扬起来,天空是如此湛蓝,田野是如此辽阔。他立志长大后要象大鹏展翅那样高翔,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上了中学,他果真被老师同学称为神童,15岁就写成短篇小说《母子俩》,发表于题头为“大鹏”的校刊上。小说的人物来自于他上学路上常见的贫民窟众生相:垂暮的老人、打架的乞丐、拾荒的女孩,故而真实感人、轰动全校。他就是凭着这股子才气顺顺当当地考入了燕京大学哲学系。本来,沉默寡言善于思索的他与哲学结缘如鱼得水,整天沉湎于古希腊的遐想与柏拉图、康德的思考中,求索思想之哲理、人生之奥秘,与此同时,未名湖的波涛塔影、钟亭畔的霞光夕照仍会激起他的创作灵感。他仍与诗文同体,他在《燕园集·细柳》中一首《风的预感》诗中写道:今夜是低气压的夜/难道怪罪于我的敏感吗?/我看见一个大风圈拥着湖水/群树在月下睡眠着/可是我却独自醒来了……这首诗被他的校友黄宗江激赏,一次偶然的机缘终于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当时,生性豪放的黄宗江正自译了独幕话剧《窗外》,一次路遇孙道临悄悄跟踪了好一阵子,越看越觉得他象剧中男主角,情不自禁地讲起了剧情,并力邀他出演。学艺术的打动了学哲学的,孙道临答应试试看,想不到演出一举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又演了《雷雨》、《镀金》、《生死恋》等剧,成了名扬全校的潇洒小生。由此他放下哲学书,一头栽进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几年后考入唐槐秋的“中旅剧团”,与黄宗江一起开始了从艺生涯。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