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陈柏生回顾香港国际电影节32周年--影像香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18:13 新浪娱乐
徐克的《蝶变》 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作品《黄土地》 费穆《小城之春》 陈柏生/文 阿木/整理 (注:陈柏生先生是当时火鸟影迷会主席,前香港《电影双周刊》总编,香港国际电影节第一届的筹备委员,香港电影金像奖创办人之一。本文根据他的回忆整理而成。) 萌芽与初战 “在香港,正如在世界许多其他的地方一样,看电影已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娱乐。可是当电影在其他地方被接受为正统艺术形式的时候,电影制作在香港却很少受到鼓励和被目为一种文化活动……让我们希望市政局与及其它有能力的机构,以这次电影节的受到不单只一小撮人的热烈支持和销票的反应,作为建筑将来电影节的基础。”在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场刊(当时还没有出专门的特刊)中,前第一放映室的主席许仕仁如此的说。而也确实,这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为此后的电影节奠定了基础——包括香港电影金像奖、亚洲国际电影节等。 至今,第三十二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即将举办,将有数百部国际影坛的作品在大约二十天的时间里展映,再加上此后不久将举行金像奖的颁奖典礼,被香港影迷们称之为“电影月”。而借这个机会回首过去,则也是为了明天会更好的发展。 第一届(1977年) 1977年,我日间是公务员,晚上在《大特写》双周刊(这是七十年代由《再见中国》的导演唐书璇为首创办的知名电影杂志,其关注的重点为年轻的、新的电影、电视作者,也为后来的《电影双周刊》奠定了基础)当义务编辑,还有一个身份是火鸟电影会的主席。那时经常到大会堂看电影,又为火鸟电影会向大会堂租场,因此与节目部的职员相熟。有一天,担任行政和节目工作的杨裕平找我,说想举办一个国际电影节,问我有没有兴趣帮手,我当然乐意帮忙。(据后来的回忆,“杨先生在七十年代加入大会堂担任行政和节目方面的工作,七五年赴英国进修一年,在城市大学修读艺术管理文凭。期间,他在伦敦电影节中眼界大开,不禁思量:香港何以没有呢?七六年末返港复职,他便提交创办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建议书,自行先拟出十多部电影……东亚首个国际电影节在香港诞生了!”)当时要看艺术电影并不容易,第一放映室与火鸟电影会向外国租借影片,既要租金又要运费,拷贝的质素亦无保证。 第一届国际电影节因为是试办性质,经费只有十一万港元,又不能增聘人手,于是筹委会就只有杨裕平与周勇平、黄镇华三个大会堂职员、陆离,第一放映室代表Michael Fox(本来是主席许仕仁,但他事忙只能派代表)和我三个义工,另外找来西西、石琪做些翻译工作。杨裕平跟我说:“一定要搞得成功,否则‘上头’不会给钱办第二届。”那时根本没有钱到外地选片,只能根据外国影展场刊“隔山买牛”,因此大家中搏老命捱通宵。由于节目表很迟才全部落实,因此根本没有印制节目介绍,只印了一个放映时间表就开始售票,也许影痴戏饿太久,不熟识的影片也照样买票,因此票价五元的门票四天售罄。初哥上阵,亦算过关了! 而第一届的开幕电影为意大利的《意大利第一年》,闭幕影片则是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技术大奖的《侠女》,期间也举办波洛里尼的电影回顾展,并举办了“电影与观众”的讲座与“制片与发行的关系”的座谈会。放映的影片包括故事长片与短片,分别为37部和7部。 第二届(1978年) 由于第一届的成功,第二届的经费便增加到四十万,又聘请了合约节目策划(包括翁维铨、刘成汉担任“黄宗沾回顾”的名誉策划或专家,林年同、罗维明则分别担任“五十年代粤语片回顾”、“国际电影”部分的专家)与全职职员,增加了黄宗沾回顾展与五十年代粤语电影回顾展两个专题,也为香港国际电影节搜寻整理香港电影打下根基。当年我十分不满黄宗沾回顾展览用了大会堂低座一个大展览馆,而粤语电影回顾的展览却局促于高座面积较小的展馆,至今仍觉得是本末倒置。另外,我在这一届挂的title是遴选委员会(外国影片部份)的委员,只是一个只有空衔的顾问(或顾而不问),以后我就纯粹以一个观众身份参与电影节,其他五个开荒牛也都功成身退了! 第二届的开幕电影是来自于西班牙的《义鸦》和来自意大利的《海鸥》,专题为“黄宗沾回顾展”和“香港电影78”,并举办了十场的讲座或者座谈会,其中五个是关于香港的粤语片,另外五个包括制作技巧、女性导演等。 本届有两点比较重要的,一是首次设立了香港回顾专题,二是出了一本《粤语电影回顾展》的相关特刊,以188页的篇幅刊登了多位影评人及电影学者的精彩文章,并辑录了五十年代粤语电影的片目——此后的香港国际电影节都出版相关刊物,且不少附录了相关作品名单,如第十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特刊《粤语文艺片回顾(1950-1969)》附录了六十年代粤语片的目录,又如第四届的特刊《香港功夫电影研究》附录了从三十年代上海时期到七十年代末香港时期的功夫片的名单。 第三届(1979年) 本届电影节正式将节目划分为国际、亚洲与香港回顾三部份,且分别出版三本节目特刊,其中《战后香港电影回顾(1946-1966)》是为了配合本届“香港电影回顾”这个特别节目的。但从这一季的特刊开始,除了一些已广泛地被採用的英文名如Bruce Lee,Run Run Shaw 外,所有中国人的名字都用了内地使用的拼音方法,于是出现了Huang Fei Hong(黄飞鸿())、Bai Xue Xian(白雪仙)这样不伦不类的译法。现在很多外文刊物、电影节与网站将张彻、关德兴写成Zhang Che、Guan Dexing,才知遗毒深远,毕竟,当年深受英殖民统治影响的香港人普遍有英文名,而这英文名与中文的直接拼音有所不同。 本届的开幕片是胡金铨导演的《空山灵雨》,专题为纪录片的专题,而研讨会则包括知名香港电影研究者汤尼·雷恩的讲座、林年同讲座等。 第四届(1980年) 电影节由本届开始改为三、四月复活节期间举行(之前都是六月底到七月初之间举行)。这一年以香港功夫电影研究为主题,特别为关德兴师傅拍了一辑十形拳照片,放于特刊每页的左下角,快速翻动就有连环动作的效果。今届起增加了娱乐戏院为放映场地,但水准差劣,令观众不满。 本届电影节还特别增加了“香港新电影”的特别节目,放映了许鞍华的《疯劫》、徐克的《蝶变》、章国明的《点指兵兵》等六部新浪潮的新片;“香港电影回顾”部分则是“香港功夫电影研究”,放映了数部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影片、《路客与刀客》、《报仇》、《唐山大兄》、《迎春阁之风波》、《忠烈图》、《神打》等影片;座谈会也主要是关于功夫电影的,涉及到黄飞鸿电影、刘家良作品、袁和平作品等。 而本届特刊《香港功夫电影研究》也成为后来研究香港功夫片的一本重要参考书,收录了石琪、吴昊、余慕云等人的专论,不过,刘成汉在序言中所说的“最早武侠片是一九二八年在上海出现的《火烧红莲寺》片集”这句话是有误的,因为在二十年代中期就出现了《女侠凤飞飞》等功夫武侠片,只是影响力不大。 第五届(1981年) 1月19日,邵逸夫爵士参加第一届马尼拉电影节筹备会议(请注意:只是筹备会议)后说出香港国际电影节可以停办的惊人之语。大概邵爵士以为香港电影节的九万人(次)观众都可以飞去马尼拉看电影。但马尼拉影展办了两年便停办了,香港观众想去都没得去了! 今年的焦点是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与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此前,第一放映室、火鸟电影会等放映过多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的专题(另外还有一个专题是“匈牙利电影”),并举办了小津安二郎的座谈会。不过,关于小津安二郎的纪念特刊后来在2003年小津安二郎的一百年诞辰时才推出,收录了电影专家、影评人、电影人的多篇谈论小津安二郎与他的电影作品的文章。 另外,延续上届的主题,本届以香港武侠电影研究为主题,而成为对香港武侠电影的一种整体上的研究。出版的相关特刊《香港武侠电影研究(1945-1980)》也改上一届的以导演为主为侧重于作品风格的变化,收录了刘成汉的《武侠电影的赋比兴艺术》、吴昊的《重入江湖——武侠片的初步探讨》等重要论文。不过,因为邵氏公司未能提供《多情剑侠无情剑》的拷贝,特刊中一篇中英文加起来长达三十页的特稿(也即高斯雅所写的《武断的阅读——一篇文字的讲演》),便看了也如白看了!此外,特刊中一些图片说明也有些莫名其妙(像说陈宝珠(听歌)手握的天剑是阳具的象征等)。 本届有所遗憾的是本来是将方育平的《父子情》作为开幕电影,但后来因为种种缘故本片都没有接受邀请在电影节期间展映。 第六届(1982年) 中国内地开始派团出席和选片参加香港国际电影节,参展影片是水准不高的《伤逝》与《知音》。另有巴士达·基顿(Buster Keaton)专题与六十年代粤语电影回顾。 座谈会则主要是包括“菲律宾电影制作的情况”、“法国电影:新浪潮及其后/影片的批判性”等。 第七届(1983年) 本届电影节期间举办了一连四天的“东南亚及中国目前电影事业所处的文化及经济情况”研讨会,并为刚逝世的德国知名导演法斯宾达(R. W. Fassbinder)举办了纪念展。 历届电影节的节目策划争取多年的朱石麟专题研究终于实现,不过变成“战后国、粤语片比较研究——朱石麟、秦剑等作品回顾”——据说是因为市政局不想太突出“左派导演”。而这也是香港国际电影节第一次重点研究本地电影作者。 第八届(1984年) 电检处禁映了帕索里尼(P.P.Pasolini)的《索多玛的120天》,尽管电影节策划舒琪在报刊上抨击,也都无法挽回。倒是之前被禁的唐书璇导演的《再见中国》经过全体节目策划的努力争取后,终于获准放映一场。 而本届的香港电影回顾与座谈会都是“七十年代香港电影研究”,并出版了相关的特刊,其中由龚启圣、张月爱合写的《七十年代香港电影、电视与社会关系初探》、澄雨写的《李小龙:神话还原》等文是重点。 第九届(1985年) 本届的焦点当然是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在4月12日晚上好九点半的高山剧院放映后,陈张两位与观众谈了一小时,到过了午夜才不得不散场,其后公映票房亦接近130万。在内地未受重视的《黄土地》经过香港的吹捧,才外销转内销,卷起第五代导演浪潮。 而本届专题涉及的导演人数较多,包括山中贞雄、费穆、李萍倩等,而费穆的《小城之春》也同样引起不少影评人的关注。至于“香港电影回顾”部分,是“香港喜剧电影的传统”。 第十届(1986年) 电影节举行到第十届,特别做了“香港电影十年精选”专题,选映了1976至1985年15部作品,反映过去十年香港电影的潮流。香港电影回顾专题是“粤语文艺片回顾(1950-1969)”,已开始重复(有所深入)以前专题了!而在出版的该特刊中收录了罗卡的《原型与变异——对六部粤语文艺片的观察》(其所选取的六部粤语文艺片都在本届国际电影节中放映,即《儿女碎母心》、《秋叶盟》、《孽海遗恨》、《天长地久》、《父母心》和《红菱血》,比较深入的探讨了粤语文艺片在这个时期的变迁)、张建德的《父与子——粤语片主题的衍积》等重要论文。 国际电影方面没有令人回味之作,奥福斯、高达又非我的茶,时间都花在五所平之助的电影上了! 陈柏生/文 阿木/整理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