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伊朗导演阿巴斯专访:真实是只能接近的(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19:07 外滩画报
伊朗导演阿巴斯 “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阿鲁斯达米!”新浪潮猛将戈达尔如此说。马丁-斯科西斯说:“基阿鲁斯达米代表了电影艺术性的最高水准。”黑泽明说:“语言无法描述我对基阿鲁斯达米作品的感受。”被众多电影大师认同,获过戛纳金棕榈大奖、威尼斯评委会大奖的伊朗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1月底首度来到中国,并接受了本报专访。 1月27日下午,北京后海靠近银锭桥的一间无名酒吧。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临窗而坐。窗外,后海结了厚厚的冰,密密麻麻的人在冰上撒欢,这是北京特有的冬天景象。阿巴斯在来之前已经重感冒了,如此寒冷的北京冬季一定让他不习惯。然而这片“白色”却是他熟悉的。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世界都被白雪覆盖,他总在纯净到极致的冰雪天地里推进情节。 阿巴斯戴着墨镜、帽子、围巾,话不多。所有问题都需翻译成英文,再由助手Maggie译成波斯语。在频繁的语言转换过程中,阿巴斯朝窗外望去,间或动手掰块小饼吃。 这是阿巴斯第一次来中国。此行是出席他的作品中国巡展。自2006年12月起,阿巴斯的电影、摄影、艺术装置、诗歌、出版作品陆续在广东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和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展出。2008年1月26日至2月28日在北京皇城艺术馆举行最后一站展览,这也是皇城艺术馆的开馆大展,展品包括《基阿鲁斯达米的道路》、《何处是我朋友家》、《面包与小巷》等20部DVD,其中绝大多数是首次在中国放映;还有两个系列(“无题“”、道路”)84幅摄影作品、录像装置“睡眠者”和“十分钟年华老去”以及部分诗歌作品。 在皇城艺术馆白色的展厅里,有一整面墙是阿巴斯在诗歌集《随风而行》中文版中写给中国读者的话,用的是波斯文:“我知道在你们的国家,大多数人知道我是个电影导演和摄影师,这和在我的国家一样。可是我得承认,我想到这些诗样的写作,比想到别的艺术行为要早得多。电影或者图片摄影并不总能捕捉到生命中短暂但重要的瞬间,这是确定无疑的。而一段文字,却可以有效地见证精确、珍贵然而转瞬即逝的瞬间,并且极富表现力。” 在1月26日的展览开幕式和27日的小型研讨会上,许多人为了阿巴斯而来,诗人西川、导演孟京辉为了见他,特意从正在演出《镜花水月》的上海赶回来。女导演宁瀛自称从上世纪90年代阿巴斯刚蜚声国际时,就了解了他的作品。而阿巴斯不张扬,也不做作。他客气地几次拒绝了央视电影频道的采访要求,在展厅的墙上用波斯文和英文写下“新年快乐”,为几位读者签名,并且始终戴着墨镜。 阿巴斯的电影观 漫山遍野被厚厚的白雪覆盖,没有人,没有飞鸟,镜头里没有一丝动静,就这么静静地凝视着这方不知名的山野,像是一个发呆的耄耋老者看出去的风景。很久之后,山里唯一一条马路的尽头开来一辆吉普车,车不紧不慢地开着,慢慢地走近镜头。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