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三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18:40  三联生活周刊

  吴宇森: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三国”

  记者◎孟静

  记者:电影《赤壁》为什么选择“赤壁之战”这个故事而不是别的,你当初肯定有很多选择,因为它是一个可以国际化的故事吗?

  吴宇森:我从小就很迷“三国”人物,是个“三国迷”,小时所崇拜的比如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赵子龙救阿斗的忠义精神,以及诸葛亮的计谋、风骨。11岁左右时,看过很多“三国”连环图,还有影片拍成的“三国”故事,我通常拿一块小玻璃,用毛笔画在玻璃上,也画卡通人物,但是以“三国”人物为主,拿个单子盖着自己,做成像电影院一样,拿手电筒照在玻璃上面,把玻璃上的图像投射在墙壁上,我的手电筒左右移动、上下推移的话,像在动,有电影的感觉。慢慢到中学,读到“三国”,除了英雄人物以外,我更向往那个年代,那时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史实,更多人物让我们认识到那一时期中国的人和事。后来对“三国”里那份情义的表达、那份气盖山河的气魄也很向往,同时也有一个感慨,这块土地上的纷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三国”的故事在不断重演,我个人是很希望看到大家能团结,达到和谐社会,现在看“三国”是不一样的感受。选择拍赤壁之战,是十八九年前,拍《英雄本色》之后就想拍的,限于当时的人力、物力、技术都很难达到,直到现在,才有足够资金,有非常有才华的人,能克服技术上的难度,在这么优美的土地上,得到各方面配合,才能把这个梦想实现。

  我为什么特别喜欢“赤壁”这段?这是个振奋人心的好题材,曹操以80万大军进攻一个小小的吴国,结果输了,各路英雄像周瑜、诸葛亮等都联合起来,靠以弱胜强的斗志,打赢这场战争,这里面隐藏了很深的意义。人数这么少能打赢,靠的是团结的力量,这个团结力量一向是我向往也厚望的,我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份关爱、和谐,才能对抗这么大的一个敌人,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机会,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再加上我看了蛮多中国历史片,要么太沉重,要么给人感觉历史都是不光彩的,让人看了很不愉快,蛮悲观的。现在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有活力,有希望,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做,需要大家一起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很好,是不是需要更乐观一些?我的人生观早就开始改变了。我以前喜欢描写一些悲剧英雄,个人觉得悲剧英雄不适合在这时候存在,没有悲剧,只有我们希望看到的美好的一面。我的个人感受、这些元素都放在电影里,描写古代战争并不是表现我们是好战的民族,其实戏里是反战的,再加上我对“三国”人物有所谓不一样的看法,和演义不一样。《三国演义》很神话,强调个人英雄,我从不迷信,当然我崇拜的是实实在在的英雄。我希望借古喻今,也希望把那些历史人物拉近一些,让观众感觉到他就是周瑜、就是诸葛亮,或者他的朋友当中有赵子龙,我们同时也正在做这样的事,但不是神话的,靠的是互相关怀的力量,所以把这些人物做了调整。我根据很多参考资料,也看了《三国志》,真正的周瑜是很潇洒、心胸很广、很有亮度的一个人,不仅仅有音乐的才情,他关爱部下,没有想过害诸葛亮;诸葛亮是刚刚出道,满怀理想,很有亲和力、活活泼泼的一个年轻人。

  记者:像台词里说的那样,“一个乡下人”?

  吴宇森:他本来是个乡下人,有高度的智慧,他的智慧用在做人做事方面,不是摇摇扇子想计谋。另外一个感觉是,我在国外工作多年,在好莱坞他们对我非常好,非常尊重,也欣赏大陆和香港地区的电影,但他们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精神面还是了解得不够,当然我们也要了解对方,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真正的心情是什么。有一些武侠片,或是动作枪战片,很受西方观众喜爱,也创过很高的票房纪录,武侠只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还有另外的东西,我们的人文精神、气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吴宇森吧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