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贾樟柯生财记:做张艺谋第二能否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14:45  新浪娱乐
贾樟柯生财记:做张艺谋第二能否成功?

贾樟柯与张艺谋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握手言欢

  贾樟柯张艺谋第二——能成功么?

  十多年前,尚身为电影学院文学系旁听生的贾樟柯,在一次有关第六代是否存在的研讨中,是在场师生中唯一言辞铿锵力挺当时以电影学院85届为主体的王小帅张元(贾樟柯生财记:做张艺谋第二能否成功? blog)娄烨第六代导演,并提出独立电影的概念,讨论的话语纪录被刊载在电影学院学报上。数年后,《小武》以体制外独立电影姿态横空出世,并借“民间影像”“独立自由表达”的草根姿态的话语包装在民间获得空前支持,化此前第六代体制外的劣势为优势,从而成为第六代的领军人物。现在看来,这种策略与超女的成功其实如出一辙。

  之所以称之为策略,是因为贾樟柯借此成功将民间/官方,独立/体制,草根/精英,乃至第六代/第五代等一系列概念对立起来,而这种似曾相识的“革命”姿态,说到底其实无非是为了获得关注与肯定,以期博得更多资源以发展壮大。类似超女比赛里就是以煽情换取投票数,大选时就是以政治主张获得民众支持度。

  用贾樟柯的话说:《小武》时他焦虑的是当下现实的窒息感,之后是焦虑电影无法面对观众,《世界》后焦虑票房惨淡,《三峡好人》时焦虑观众只爱黄金不爱好人,再之后则是焦虑苦于无投资拍大制作影片——曾经以关注现实为己任,强调电影纪录功能和底层的人文关怀态度,鄙视第五代浮华制作的贾樟柯,如今终于表白:“我以前就想拍商业片,而现在,拍拍商业片也无妨,我不会刻意为自己划定界限。”原来贾樟柯一直是那个狂迷《英雄本色》狂迷烧钱点烟的小马哥的粉丝。

  事实证明,贾樟柯从前并非不爱体制,只是体制不接纳他(如今终被接纳);并非不爱观众,只是一度没法面对直至征服观众(从前不能公映,如今票房惨淡);贾樟柯也并非不想拍史诗巨制乃至大商业片,只是一直没有获得足够资源;贾樟柯多年打游击,并非是想做山大王,只是他暂时成不了张艺谋。

  贾樟柯其实打心眼里是羡慕,并想成为张艺谋的。这并非不可能,因为张艺谋如他一样无身家背景。平行对照贾樟柯和张艺谋的电影历程,你会发现惊人相似,张艺谋当初也是靠选择小厂(广西电影制片厂),才获得创作机会,而担任摄影拍出《黄土地》、《大阅兵》获业内认可,而接着因出演《老井》成东京影帝而有了大众知名度,进而才有执导电影机会。

  张艺谋出道时尚有体制庇护,无需考虑市场,有自由的艺术创作空间,张艺谋的处女作《红高粱》,即有充沛的制作资源,幕前有明星姜文,幕后有最好的班底,并一举摘得金熊,票房也大收。可贾樟柯生不逢时,没有体制庇护,必须白手起家。影展之路,是贾樟柯的蜀道,虽然难于上青天,但他别无选择。

  贾樟柯通过十年10余部作品的积累,甫才靠《三峡好人》登顶三大。可是,这不过是与刚刚与当年拍出《红高粱》的张艺谋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不仅如此,此时的《三》还没有彼时的《红》有观众缘。谁叫,10年来,他只培养了一批只会看dvd,而非进影院捧场的拥趸。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电影手册第四期之贾樟柯生财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