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篇
1、港产片日益模糊
什么是香港电影?或者说,什么是港产片?
回顾香港电影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早期的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并没有存在太大的差异,五六十年代时尽管两地因为政治的关系意识形态不同,但依然是以“国语片”与“粤语片”加以区分,直到七十年代,随着经济的腾飞,香港电影的本土意识越来越明显。电视兴起,威胁电影。粤语片复兴,完全取代国语片的位置。不论电视抑或电影,题材愈来愈以本地口味为主,如成龙( 听歌 blog)的《醉拳》、《蛇形刁手》之类的功夫喜剧已经截然不同于先前的武侠动作片,颠覆了先前的黄飞鸿的经典形象而吻合年轻观众的心态——在随后的大约二十年时间里港产片依然以这类本土化的口味吸引了港岛内外观众的关注,成为独树一帜的“港产片”。
但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香港本土市场的沦陷与外埠市场的失守,带给港产片沉重的打击,曾经的自信心满怀也在现实中沉淀,而日益发展的内地市场则成为香港电影的最后的救命草——大家争先恐后的紧抓着,甚至不惜走向人肉天平的另一端而导致严重的失衡。
《大搜查》
《女人不坏》
而比起过去的几年,2008年的香港电影为了进入内地市场而呈现出更多元化的面貌:首先,虽然电影人明白盗版在内地的猖狂,但香港电影依然安排先于内地上映,即使不提《长江七号》之类的提前半天在内地上映,还有《江山美人》、《画皮》、《风云决》、《证人》、《叶问》、《大搜查》等都是至少提前一周以上在内地先上映;其次,为了适应内地的档期,香港电影在香港市场的上映时间也紧跟着调整,徐克导演的《女人不坏》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本定于12月4日上映的本片因为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突然提前一周上映,而赶紧延期,甚至试图延期至12月18日上映;第三,还有一些作品,因为没有通过内地的审查,导致其香港的上映日期也一再的更改甚至遭遇了重拍,包括庄文强和麦兆辉的《大搜查》、尔冬升(blog)的《新宿事件》、刘镇伟的《出水芙蓉》、林超贤的《神枪手》、冯德伦(听歌)的《跳出去》等。
七十年代随着香港电影人信心的爆棚,香港电影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的港产片道路,而如今,在这个信心在现实里不断的沉淀、香港电影也不得不围绕着内地电影团团转的时代,这香港电影的“边线”,则逐渐的被“华语片”所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