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过审不惜“自我规范”
2004年时,影评人汤帧兆在《CEPA所带来的“新埠片”变化》一文中谈到香港电影的自我审查的问题,“在市场严重不平均的发展趋势下,往后的电影只会以内地市场为首要的考虑对象,其次才到香港观众的反映。所以一些太‘地道’的风味,又或是一些太出轨的意识,总之预算内地市场所不能接受的素材,相信从一开始便会胎死腹中”。
《画皮》
数年前汤帧兆的展望,在2008年的香港电影中展现的一览无遗:既有杜琪峰导演的《文雀》,内地版“一刀未剪”的通过审查上映,但其与港版之间的数分钟差异据说是片方送审时已经自行修改;陈嘉上导演的《画皮》大概也是如此,“干净版”在内地影院上映(依然取得超过2亿元的票房),香港上映的版本多了些许的激情与惊悚的场景,但还有一个118分钟的导演剪辑的“足版”除了在香港的数家影院上映过之外留待了DVD发行;由黄精甫、李公乐、林超荣等十一位导演合导的十分钟短片集《十分·钟情》,最初安排在三月份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时展映,但又被临时取消,据说是因为其中一个片段涉及到政治敏感话题而没有通过内地的审查,后来无论是在香港夏日国际电影节还是正式上映时,都是将该片段完全删除后的“洁版”……再加上《出水芙蓉》、《大搜查》、《新宿事件》等香港电影的一再延期上映甚至是不能通过审查,这将促使港产片在创作时已经不断“自我规范”,以期顺利通过审查在内地上映——以即将上映的《大搜查》来说,据说港三版已经与内地版一样,也即不再是《文雀》或《深海寻人》般的大同小异,或许要等多年后,才会在DVD发行时像《银翼杀手》般推出所谓的导演剪辑版而可以看到送审前版本的原貌。
香港电影素有“前九七”、“后九七”、“后卧底”等说法,而香港电影在进入内地市场时需要通过内地电影审查、需要被删剪才能上映,尽管这种因为自我审查而“一刀未剪”,则无疑是加剧了港产片的华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