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一直都是在困境中努力突围,但突围的结果是让人看到了希望,也让人更加的陷入迷茫的泥淖。从近来热映的《赤壁》可以看出好莱坞叙事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本土文化则与之渐行渐远。
凭借着华语电影的四大秘术,华语电影人一直希望世界认可和接受华语的电影。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演员和导演以及其他一些幕后制作人员走向世界,华语电影似乎也渐渐的开始了在世界斩露头角。但随着华语电影的世界之旅,观众开始越来越难消化一个词——大片——或者说叫做中国式大片。所谓大片,当然就意味着大投资、大制作、大阵容……理所当然的,一部影片所耗费的资金也就会更多。投资商要想全部收回成本,仅靠国内的市场有时候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开发国外市场,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文化的不可兼容性。在国外适用的煽情、搞笑、恐怖元素到了国内未必能够生存。
要解决文化对观影感受的影响也不是不可能的,好莱坞就做的很好。好莱坞类似于工厂流水线一样的电影制作模式现在已经影响着全世界的观众,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他们的欣赏方式和文化构成。好莱坞的制作模式也许不可以复制,但至少可以模仿。在模仿方面世界各国都有成功的例子,而中国最早使用好莱坞模式制作出来而且取得成功的莫过于《卧虎藏龙》了。
李安在拍《卧虎藏龙》之前已经在好莱坞耳濡目染了很久,他对于好莱坞模式没有做到烂熟于心也八九不离十了。他拍这部电影本来的目的就是拍给美国人看的,所使用的也都是好莱坞的叙事模式。《卧虎藏龙》可以说是华语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部影片,它的意义在于使世界认真的倾听中国的声音。然而,在《卧虎藏龙》之后,华语电影一边用功夫征服着世界,一边又好像只剩下了功夫。
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这些导演似乎都认清了这个现实,在他们所做的一些尝试中无一例外的使用了功夫+古装的元素。不管是《满城尽戴黄金甲》、《无极》还是《夜宴》,都是在努力满足一些国外观众的观赏口味。张艺谋、陈凯歌他们都期待能够在国际影坛上获得更多的赞赏和认同。也因此,国内的观众不得不暂时受点委屈,观赏一些带有很强烈的中国元素但是又很难让中国观众认同的影片。国人不得不一边捂着心脏听他们又花了多少钱拍新电影,一边报着期待能出什么雷人的新花样。在出了《满城尽戴黄金甲》、《无极》、《夜宴》之后,中国观众已经见雷不雷了。《赤壁》上映之前观众还是抱了期待的,毕竟吴宇森的金字招牌在那儿搁着呢。但观众看完之后的反应是如果你报着看大片的心情去电影院的话,你顶多看到一部搞笑片。
然而《赤壁》在海外的票房是相当好的,除了影片中的古装和功夫元素之外,这也取决于吴宇森对叙事模式、剧情张弛度的把握。他在好莱坞这几年的洗礼显然为他积累了不少的“财富”,他现在完全知道如何将本土元素最大程度的好莱坞化,如何更能得到西方观众的认同。《赤壁》的成功似乎又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但同时让观众看到的还有电影和本土文化的剥离。国内的导演们努力的摸索了很久,所能够找出来的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方式就是中国元素加好莱坞模式。让人担心的是,中国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唯一能够让人认同的就只有功夫而已。
票房好口碑就很难好,讨好得了国外观众就很难讨好国内的观众,这就是中国电影的矛盾。一方面所有的人都希望中国电影可以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不得不依靠功夫这种单一的元素再加上西化的叙事方式才能走出去,这种变了形的中国电影又有多长的生命力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