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码《十三钗》之严歌苓刘恒专访(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6日17:46  南都娱乐周刊微博
《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
严歌苓2009年在刘恒剧本成型后加入编剧团队,张艺谋希望她在原剧本基础上增添女性色彩。 严歌苓2009年在刘恒剧本成型后加入编剧团队,张艺谋希望她在原剧本基础上增添女性色彩。

  原著的苦难+编剧的人性审视让“卑微者成英雄”的主题力透纸背

  与《金陵十三钗》小说相比,电影几乎成了另一个仅有三四分相像的同胞兄弟。简而言之,电影少了娟秀,多了刚烈;少了心事,多了跌宕;少了文艺,多了商业——不过,到底是一脉所出,即使是将男主角进行了彻底商业化的修改,依然掩不住他内里与原著人文精神的紧密联系。

采写_本刊记者 曾明辉

  “预知的转折都给我冷不防的震撼,眼泪冷在腮上……故事波澜壮阔,摆脱了原先小说的感觉。”——严歌苓

  “忽至的灾难和汹涌的泪水拯救了枯涩的文思,南京受困于敌寇的人,便是在地震的废墟之下苦苦求生的人,一切相濡以沫之举都有惊天地泣鬼神之效。”——刘恒

  严歌苓的原著

  战争背景下的女性叙事

  张艺谋至少在最后一幕完全还原了2006年他第一次见到《金陵十三钗》时的想象:女孩孟书娟伏在窗棂上,透过五彩缤纷的教堂玻璃,看见十四个妓女欢笑着走进教堂。她们的锦衣浓妆,把她们和围墙外肃杀的1937年冬天区别开来。

  这种色彩的巨大反差立刻击中了对色彩极其敏感的张艺谋。一群妓女自愿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被日军蹂躏。从结构上讲,这不是一个复杂的故事,但妓女的身份让这种拯救显得极富于张力,在一个男权社会,在1937年12月中国军队被击溃、男人只有躲在地窖里苟且贪欢的时候,一群被视为从事最低贱职业的女人代替被缴了械的男人,用生命保卫弱小。

  这个故事透出的人文关怀像极了《辛德勒的名单》,但比《辛》更加极致,每一个平凡人都能成为英雄,而这一次的英雄更加特别,尤其是,这个故事见于美国人魏特林的记载,虽然只有只字片语,但可信度很高,这多少为惨痛的抗战历史添上聊以安慰的光环。事实上,陆川(微博)在他的电影《南京!南京!》里已经使用过这个桥段。而严歌苓在2006年将这个故事写成了中篇小说,张艺谋则决定把它拍成电影。

  各种版权与改编事宜很快谈妥,操刀改编的是刘恒,作为国内顶尖编剧,刘恒此前改编《集结号》大获成功,那部电影在商业诉求和人文关怀之间寻求到一个支点;再往前,则帮助张艺谋在《菊豆》获得辉煌;柴米油盐的平凡张大民催人泪下;他甚至让张思德,一个红色经典,也充满了“人”的味道,从而有别于固定的范式——从严歌苓到刘恒,电影最后呈现的内在气质其实已经决定。

  现在,严歌苓把《十三钗》形容为一部“文艺大片”,张艺谋给她看粗剪版时,她说战争戏是不是太多了,得到导演回复,“不能剪,拍这些战争戏太贵了。”不过,这个粗糙得甚至没有声音的剪辑版也已经让她感叹:“预知的转折都给我冷不防的震撼,眼泪冷在腮上……故事波澜壮阔,摆脱了原先小说的感觉。”

  实际上这位原著作者迟至2009年才加入编剧团队,此时刘恒剧本已经成型,张艺谋希望她在刘恒改编的基础上“增添女性色彩”,这一增添,让剧本从刘恒的大局视角又回归了女性叙事,与原著相似,电影从孟书娟的逃难开始,于她的想象中结束——也就是张艺谋念念不忘的那最后一幕。

  刘恒的改编

  比原著更进一步地审视人性

  2008年以前张艺谋被奥运会开幕式绊住,这让刘恒有近两年时间进行剧本创作。

  这一次刘恒首先被要求:要把原著里教堂里的两个外国神父合成一个人,并让他参与到最终拯救女孩的过程,成为绝对的男一号。从商业的角度看,这显然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大牌男一号腾出空间——总不能递给好莱坞一线一个打酱油角色的剧本吧,张伟平不能接受这样的生意。

  另一处重大改编则延展了剧情的空间,原著中故事的冲突集中在围墙内的教堂和狭小的教堂地窖,但张艺谋要求必须增加到十个以上的场景,“关一个小屋子里头说话也可以是好电影,但那是风格化的电影。”而他这次要拍商业大片,“场景多的电影一定好看。”

  因此,就有了片头教导队残部与日军的苦战。至于佟大为(微博)饰演的神枪手李教官展现了极高超的单拼技术,则来自于张伟平的强硬要求,这个军人家庭出身的投资人以不容质疑的口吻说:“不写出中国军人的热血气概不准开机!”其实原著中中国士兵的形象非常不堪,他们在南京沦陷的头一天晚上被处于人数劣势的日军诱降,然后任其宰割,躲进教堂内的幸存者则贪图与妓女的一时之快,沉醉在十三钗的香香肉里,直到被残酷地杀死才迸发出最后的悲愤——这种消沉的描写或许与严歌苓的女性立场有关,在她的笔下,女人总是承担着更多的苦难和义务。

  不过现在,贝尔和佟大为与十三钗的意义已经同样重要,尽管这消解了女性主义,但刘恒将贝尔的角色由神圣庄严的牧师改为一个贪财好色的入殓师,无疑是点睛妙笔,这顿时与原著所传递出来的“卑微者成英雄”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了一致。

  至于这种价值观是否为美国式或者好莱坞式,其实也无讨论必要——起用贝尔本来就是为了北美市场,而且贝尔在片场也给自己加了戏,他提出要让假神父面临可以离开南京城的诱惑——一个好莱坞式的桥段。但更重要的是,与很多诞生在巨大痛苦和灾难废墟上的伟大文学作品相似,刘恒认为,灾难面前的人性是普遍性的,2008年的汶川地震给了他极重要的灵感,他写道:“忽至的灾难和汹涌的泪水拯救了枯涩的文思,南京受困于敌寇的人,便是在地震的废墟之下苦苦求生的人,一切相濡以沫之举都有惊天地泣鬼神之效。”

  事实上刘恒对于人性的审视比原著也更进一步,电影甚至尖锐地指出原著中所没有明确提出的道德困境,在十三钗决定替换女学生以后,贝尔痛苦地问道——

  “上帝告诉我们人人平等,但妓女,学生,救哪个?”

  回答是:“你没有选择。”

  这个回答似乎是必然的,当然是救学生,但这种必然性恰恰又基于社会的大多数长期对妓女的歧视——哪怕她们在这一刻是英雄。这一幕小小的问答展示的困境,其实无法作出选择,却让电影的内涵显得更加丰富。

  外媒的评论

  关注焦点不在张艺谋的艺术性

  颇为讽刺的是,舆论似乎并没有注意到电影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在中国,张艺谋早已成为各种政治立场发声的一个出口,而在海外,由于十几年前张艺谋因不满《一个都不能少》被政治化而退出戛纳电影节,这种行为本身反而迅速被贴上政治标签,于是在《金陵十三钗》上映后,针对影片本身艺术性的评论几乎被淹没。

  路透社认为该片充满“爱国主义色彩”,法新社则称该片是“中国最近推出的一系列的反日电影与电视剧之一”,甚至推张艺谋上了封面的《好莱坞报道》都认为,该片里的日本人坏得太离谱。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话题是外媒热议的焦点,路透社称,当年盟军发布的大屠杀遇难者数字是14.2万人,但中国一直坚称30万,路透社因此认为《十三钗》对日军对处女欣喜若狂的表现,是基于长期以来的片面灌输。而法新社则在文章(微博)中隐隐暗示虽然日本已经作出战争赔偿,但中国仍然不承认。对此严歌苓表示,“看看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就知道写得还不够。”

  与此同时,《好莱坞报道》却将《南京!南京!》形容为“真正杰出的电影”,素有“奥斯卡风向标”之称的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近日将《南京!南京!》评为年度最佳外语片。这部2009年的电影同样充满人文色彩,但是,它用大篇幅描写了一个饱受战争创伤而最终精神崩溃的日军士兵——与相对神秘的中国不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认知度很高,反映日本战争创伤的电影如《硫磺岛来信》在好莱坞收获好评,而且日本也是唯一遭受过核袭击的国家,这种被西方认可的受害者姿态,反而使反映中国人受难的《十三钗》一出场就遭到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疑问;而另一方面,在国内,由于贝尔既定行程之外的一次出行,使得《金陵十三钗》立刻不由自主地陷入电影以外的讨论。

  在《十三钗》新闻发布会上,激动的刘恒告诫娱记不要着眼于激情戏、“谋女郎”这样低层次的讨论,他希望记者传达出电影真正的内涵。看来刘恒失算了——并不是因为激情戏,现在,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金陵十三钗》都已很难得到客观的审视。

  南都娱乐×原著作者

  严歌苓:神父变混混,妙!

  南都娱乐:电影和原著最大区别是贝尔饰演的角色,你如何看待他成了一个混混?

  严歌苓:这一笔很妙。我和刘恒说过,他这个改编实在太让我佩服了。这个改编体现了战争对人的改变,人性在这种环境下,他的勇敢和善良都呈现出来了,被唤醒了。也许他在战争过去以后回国还是会变成另一个人,或者又重新变回一个混混,但他曾经有过这种高尚的人格。这个改动让人性里所有黑暗的东西和闪光的东西都体现出来了,这和小说中妓女的转变是一样的,而且还因为导演在视觉上的天才,把这些体现得很好看。

  南都娱乐:原著中中国军人的形象比较卑微,而电影很不一样,这种改编是作何考虑?

  严歌苓:我想当时南京的真实情况一定是混乱的,撤退后的意志消沉应该也是普遍现象,但事实上也有个别的军人进行了抵抗。

  南都娱乐:由于战争戏份的增加和贝尔角色的突出,使电影气质偏向英雄主义了。

  严歌苓:导演的着眼点跟我不同,他更着眼在几种人对最柔软的孩子命运的拯救,美国人和军人轮流保护她们,最后轮到妓女。导演更突出这个,人类的天性是会在危急关头保护他最柔弱的成员的,最糟糕的人在刹那间也会有这种行为。

  南都娱乐:个人认为电影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是美国式的,你怎么看?

  严歌苓:不应该这样讲。因为当时中国上海有很多在西方不得志的人,上海因此被称作冒险家的乐园,他们实际上在本国也是被边缘化的人物,所以这不一定就是美国式的。

  南都娱乐:你认为将两个神父合并为一人,并把贝尔这个角色拔高到与十三钗一样重要的人物,是否基于商业上的考虑?

  严歌苓:我觉得,当然有这一方面的考虑,早期的剧本修改已经是这样了。但是你也要看到,当时南京安全区的领导人,有二十几位,都是西方人,而记载南京大屠杀并在国际上加以传播的,西方人也在其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将两个合并变成一个以后,赋予他的拯救的主题反而更加鲜明。《英国病人》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它的小说和剧本也完全不一样,但二者都是十分优秀的艺术作品。我觉得张导先是从小说提炼出他需要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视角又创作出一些东西。

  南都娱乐:说到大屠杀,我看到一些西方媒体认为对日本军队的残暴表现太过了。

  严歌苓:看看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就知道写得还不够,当时的残暴比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责编: 子时)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