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专题 >正文
香港金像奖董事陈柏生:香港电影后继乏人(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4月01日10:54 信息时报


前天金像奖公布了司仪组合及表演嘉宾名单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英皇最初用TWINS,也是试探性地先做小投资,看到回报率见涨,才一步一步开始做大。另一方面在于现在香港的新人大部分都是“造星”工程做出来的,缺少专业学习和训练,制片方也很难在演技上对他们有所要求,常常就是做一些堆了大把青春偶像的电影,只求“星光”,不求深度。

  《电影双周刊》是香港一本资深的电影杂志,1979年创办。1981年《电影双周刊》
体验佳能,获佳能大奖! 庆祝三星YEPP新品上市
首届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LG寻宝 好运连连!
开始发起筹备历史上的第一次香港电影金像奖。1982年,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出炉。到今年的第23届,陈柏生先生伴随着金像奖走过了23年,从当初的《电影双周刊》编辑做到了今天的主编兼社长和香港电影金像奖董事。前日,到广州公干的陈柏生先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作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初的发起人之一,陈先生讲起了金像奖的兴衰史就好像在谈论一个老友。在谈到今年入围的演员中,似乎有年龄偏大,青黄不接的态势时,陈先生直言:“那是因为现在香港很多新人都是‘造星’工程造出来的。”

  谈电影新人通过捷径迅速上位

  记者问道,今年入围的大部分导演和男女主角都是红了十几年的“老人”,尤其最佳男主角,几乎都是40岁左右,香港电影是否存在一个“后继乏人”的现状。陈先生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觉得新人难以上位是一个很久以来就存在的老问题。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香港的投资人通常市场化程度很高,他们比较保守,对新人主演的电影不敢大量投资。比如英皇最初用TWINS,也是试探性地先做小投资,看到回报率见涨,才一步一步开始做大;另一方面在于现在香港的新人大部分都是“造星”工程做出来的,缺少专业学习和训练,制片方也很难在演技上对他们有所要求,常常就是做一些堆了大把青春偶像的电影,只求“星光”,不求深度。香港本地除了一所演艺学院之外,没有任何专业的学校给新人提供学习的机会。以前的明星是经过多年的电视经验和锻炼的,但现在的社会不一样了,很多年轻人都是通过选美或者另一些捷径快速上位,他们没有时间来慢慢磨砺自己,缺少专业训练,一切都靠自己摸索。他还举例,比如杨千女华,入行以来就一直在演“傻女”,导演也对她没有要求,因为导演也急,没有时间来慢慢栽培。不过他认为香港金像奖就是一个真正发现新人的地方,比如舒淇(第16届最佳女配角)和张柏芝(第19届最佳新人),她们现在都是一线的女演员。

  谈香港电影去年是最困难的一年

  谈到去年香港电影,陈先生说,去年是香港电影最困难的一年,由于香港电影的投资萎缩,除了《无间道》一枝独秀之外,港片陷入了从未遭遇的低谷。加之SARS和张国荣的自杀,参加去年金像奖的大部分出席者都以黑衣加口罩的造型出现。

  今年金像奖在最初阶段——将去年港产片列成第一轮投票名单时,发现2003年全年出产的港片只有53部(往年至少超过100部),这是近15年来港片产量最低的一年,也让主办方感到了评选的困难。但可喜的是,今年的投票率却高达69%,香港电影人对于这个本地的奖项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同时,去年由于SARS,很多嘉宾都没有出席,但今年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了。

  谈内地市场CEPA刺激尚不明显

  从今年元旦开始,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正式生效,这个协议规定港片经内地主管部门审查后可以不受配额限制进入内地,取消了对于合拍片的一些限制,并允许港商在内地投资电影院。对于这个“利好”的政策,香港电影到底有没有“大受刺激”呢?陈先生认为,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香港电影所受刺激并不明显。因为要配合内地的市场和审查,香港一些片商对此了解并不充分,他们为了迎合香港和内地两个不同的市场,有时一部片要拍两个版本,使用不同的名字,非常麻烦。除了导演王晶反应比较快之外,其他的投资商和导演还抱有观望和试探的态度。相信内地市场对港片的刺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时期内可以看出结果的。

  谈金像奖见证了香港电影的辉煌

  谈到香港金像奖的历史,陈先生说23年来,他从来没有拉下过参加任何一届金像奖。回忆起1982年的第一届香港金像奖,他说那是在《电影双周刊》创办的第三年,他本人还是杂志社的一个普通编辑,当时香港电影在整个亚洲地区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整个华人世界只有台湾的金马奖,香港本地的电影人都非常散漫,没有一个电影人的组织或协会。为了给本地的电影也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他们发起了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金像奖的名字取自把它办成中国人的奥斯卡)。1983年的第二届,金像奖开始和电视台联系转播,从1989年的第8届开始,香港开始出现了电影人协会、导演协会、编剧协会等等电影人自己的组织,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开始和政府有了合作,渐渐成为整个亚洲电影界的盛事。他说,香港电影金像奖,见证了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期。本报记者陈弋弋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