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选评审
剧情片类
王丽莎
现任美商坚信策略顾问公司董事暨执行长,曾任电视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宏棋数字艺术中心执行总监、元棋信息媒体制作部经理、中华民国艺术文化环境改造协会理事及台大多媒体与网络产业研究中心网络艺术实验计划主持人。交大电子工程学系毕业后进入交大应用艺术研究所就读,取得艺术硕士学位,九七年加入宏棋集团后,曾主导民生报、金石堂网络书店等许多大型商业网站架设计划,后经宏棋集团董事长施振荣先生任命为宏棋数字艺术中心主任。影评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CNN、ABC新闻翻译,台视、东森电视特约影评,台湾大学推广班讲师。
石隽(张石华)
现任“胡金铨导演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台湾大学畜牧系毕业。1965年报考联邦影业公司,初入影坛第一部电影即担任男主角,演出胡金铨导演的《龙门客栈》(1967),便成为胡金铨固定班底,之后陆续主演不少武侠片,如:《侠女》、《空山灵雨》、《山中传奇》。2003年参与演出蔡明亮新作短片《不散》的拍摄。曾任第三十五届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评审委员。
许鞍华
电影导演。曾入围、获得金马奖以下奖项:以《疯劫》入围第十七届最佳剧情片导演、以《今夜星光灿烂》入围第二十七届最佳导演、以《女人四十》入围第三十二届最佳导演、以《千言万语》获得第三十六届最佳导演。
陈胜昌
现任长荣大学媒体科技设计系副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曾任中央电影公司技术组剪辑股股长。电影作品有:《看海的日子》、《策马入林》、《稻草人》、《香蕉天堂》、《无言的山丘》、《红柿子》、《河流》、《条子阿不拉》、《沙河悲歌》、《自由门神》、《你那边几点》、《不见》、《不散》。曾以《不散》获得第四十届金马奖最佳剪辑。
陈儒修
现任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副教授兼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所长,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美国奥勒冈州大众传播学系硕士,美国南加大电影理论博士。曾任辅仁大学大传系讲师及副教授,金带奖及国片辅导金评审,台湾省巡回文艺营指导教授,金马奖专题特刊编辑等等。着有“电影帝国”、“台湾新电影的历史文化经验”、“电影理论解读”等书。
叶月瑜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副教授 林思齐东西研究中心副所长,美国南加大电影理论博士,长期研究两岸三地华语电影,并定期发表电影理论于香港、台湾等学术杂志,其代表研究有《歌曲、摇滚、次文化》、《三○年代中国电影音乐》等学术文章,着有《歌声魅影:歌曲叙事与中文电影》《台湾电影导演金银岛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编有《华语电影:史学, 政治, 诗学》(夏威夷大学出版社) 等书。
廖本榕
现任昆山科技大学视讯传播系专任副教授。国立空中大学人文学系毕业。曾任中央电影公司摄影师、中华民国电影摄影协会理事、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技术教师。电影作品有:《阴间响马》、《香蕉天堂》、《青春无悔》、《热带鱼》、《青少年哪咤》、《你那边几点》、《不散》。曾以《不见》获得第四十届金马奖最佳摄影及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工作者。
樊曼侬
现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兼任副教授、中华民国长笛协会理事长、国际新象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于1965年毕业于国立艺专音乐科,1974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研究所深造,在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长笛--杜耶尔夫人指导下专攻长笛演奏及室内乐。曾任台湾省立交响乐团首席长笛手,从1965~1974年先后任教于国立艺专、文化学院、现文化大学、华冈艺校、实践家专、东吴大学及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等校培植长笛学子无数,近年来的长笛精英大都出自樊老师的指导下,同时并担任云门舞集的音乐指导。经常代表中华民国至国际间参与艺术活动,同时对推荐国内优秀团体赴外交流不遗余力。近二十年来樊女士主持国际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引进国际间艺术表演团体或艺术家来台演出,为原本艺术贫乏的台湾社会带来无限新象。曾任第三十二届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评审委员。
非剧情片类
石昌杰
毕业于纽约理工学院传播艺术系计算机绘图硕士学位。台湾少数长期以独立制片方式从事动画创作者,求学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时,即开始摄制8mm动画和实验片,并参与小剧场制作,曾多次获得中华民国金穗奖短片竞赛的动画奖项。毕业后曾经和友人组成全国第一所粘土动画工作室-躲猫猫动画有限公司。曾以《后人类》获得第三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动画片。曾任第三十一、三十四届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评审委员。
郭珍弟
独立电影工作者。35厘米影片创作《清文不在家》,曾获2002年纽约短片展评审团奖,入围金马奖、台北电影节竞赛单元,并受邀参加新加坡电影节、匈牙利视觉艺术电影节。16厘米影片创作有《Viva Tonal跳舞时代》(与简伟斯合导)(金马奖最佳纪录片)、《郁金香》(金穗奖、美国学院影展决选)、《呈像》(金穗奖)。录像带作品有纪录片:《礼拜堂的华尔滋》、《离岛医疗记事》、《寻找赖和之狱中日记》等;以及剧情长片《黑色童话》、《牛》。剧本创作两度获得新闻局优良剧本奖。曾以《Viva Tonal跳舞时代》获得第四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萧菊贞
纪录片导演。作品有《端午》(台湾第一次盲人划龙舟的纪录片)、《博盛,这孩子》、《阳光爱情》、《火鹤》、《血染的青春》、《短片成年礼》。曾任台湾二十年短片回顾展总策划。1999以《红叶传奇》入围日本山形纪录片双年展、韩国釜山影展,获1999台北电影奖最佳纪录片、第三十六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2000年以《银簪子》获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台湾奖、第三十七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决选评审
东阳一
电影导演。曾从事16厘米的电影制作,1978年以《A Boy Called Third Base》一片获享誉国际的电影杂志《Kinema Jumpo》评选为最佳导演与最佳影片,且为文化省颁发最有潜力新人赏。随后1992年的《The River with No Bridge》更赢得评论一致的赞赏并囊括最佳导演奖等数个奖项,也获日本学院肯定颁发杰出导演奖。1996年《梦幻村庄》除了于第四十六届柏林影展竞赛中首映,且在各国名导钜作角逐行列下脱颖而出,赢的最佳银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