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徐静蕾(blog)的号召力和“双簧戏”的特殊性,《梦想照进现实》最诱人的看点在于它的剧本出自王朔之手。王朔与徐静蕾的联袂,以及电影里某种“男导演”与“女演员”的夜话,又似乎暗含着微妙莫测的角色对位——王朔与徐静蕾,同样的一男一女,他们之间到底交织着何等关系?……带着对种种疑问,记者昨天电话采访到了深居简出的王朔。
我不相信我是孤家寡人
记者:有朋友看过影片后,觉得某些台词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王朔:确实有人说我这个剧本的台词晦涩看不懂,我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看不懂是分人的,我反正懂。我不相信我在这世界上是孤家寡人。我认为,人和人是不可能真正沟通的,都是在误解的基础上沟通的,所以从根本上跟人沟通让人理解我觉得没必要。但这挺考验徐静蕾导演的,需要有一个环境。
记者:不担心影响票房吗?
王朔:电影成本小的话,我认为甚至都可以不上影院放映,通过卖DVD和私人拷贝,加上海外一些图书馆、博物馆收集,包括一些商务,就可以回收成本了。市场没有说得那么牛,能决定每个人的生死,不是说没有市场一个导演就活不下去了,一个作者就不能表达自己了。
记者:那在不在乎别人的口碑?
王朔:每个人的反应因人而异。从有文字史到现在几千年了,就没有完美的作品,包括所有的被大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作品。既然完美的作品是没有的,所以这也不是我们创作的目的。
这一男一女纯属朋友
记者:剧中这一男一女,他们在封闭的房间内过了一夜,这令很多观众好奇他们的关系,尤其是“男导演”和“女演员”,你是作者,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关系?
王朔:我自己认为他们是纯粹的朋友。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工作上的伙伴,朋友的结交程度,是经过了一个很长的时间的,有的朋友其实是能比男女朋友还要深的。朋友的形式可能要比我们预料的还要丰富得多。
记者:你怎么理解你的“朋友”?
王朔:经常听到有些人在抱怨说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想要怎么样?在国外见面就打招呼,那就不冷漠了吗?那只是客气礼貌而已,甚至有时候还挺累的。我理解的“朋友”不是这类的,朋友我觉得倒不必客气吧,而且关键是处境有相同的,才能就某件事达到共同感受。
悲的是梦想不能照进现实
记者:说说《梦想照进现实》这个题目的由来吧,它很抽象,充满寓意。
王朔:我看过一幅抽象画。那幅画就是一个人的家,房间一出门就是海,它有一道光,那个人画的光都是戏剧性的光。光从海上照进房子,我就觉得它应该叫做《梦想照进现实》。人总是跟着梦想在走,才使生活变得有意义、有希望。起这名字的时候,这剧本都快写完了,我一般写东西都是后起名字的。
记者:你怎么理解现代社会的“梦想与现实”?
王朔:梦想和现实在哪儿都存在。现实生活明显比戏更有意思,电影拍的真的不如生活,这就导致现在很多人愿意看纪实的东西,但现实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它永远不可能是一个人的梦想。另外,我觉得梦想有一个特点,就是你一旦达到,它就成为现实了,但还会产生一个新梦想。所以梦想是永远追逐的,是实现不了的。梦想照进现实,说实在的很可悲,因为不可能把梦想实现在现实中,但要是没有梦想,确实也是一片漆黑了。 特约记者许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