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吕克·贝松和姜文相识于2000 年的戛纳电影节,当时吕克·贝松是电影节评委会的主席,而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了那届的评委会大奖,虽然当时吕克·贝松错把剧中另一个演员当成了姜文。这一次,吕克·贝松又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他在电影节论坛“大师班”活动中再次和姜文相逢, 这一次他们是分别以中、法两国导演代表的身份进行了一场对话。
两人均不算科班出身。姜文虽然是表演系出身,但好歹还是中戏毕业的, 而吕克·贝松17 岁时在法国电影学院招生的第一轮便被淘汰,原因是他欣赏的导演均是斯皮尔伯格、马丁·西塞科斯等不被法国学院派看好的名字。
那一年是1977 年,姜文说:“时间和第五代导演差不多,但是第五代都是考进去的,而不是被踢出来的。”
两人回忆起童年十岁时第一次看电影的经历,亦是格外相似—— 姜文和父亲随军到了贵州,所住的仓库外面有很大的篮球场,每个礼拜都会放两部电影。而吕克·贝松则是在随父母去摩洛哥度假的时候,在沙漠里平生第一次看到户外电影:放映机架在卡车上,用被单做屏幕。现场同声传译器多次出现的小问题,使得两位“大师”身边不得不坐了两个英文翻译和一个法文翻译。语出幽默的姜文和沉着应对的吕克·贝松, 加上台上三位翻译、台下台上百来位听众,在时而出现的话筒叫嚣声中,上演了一出三维喜剧。
吕克·贝松提到,姜文在自己导的电影中的表演似乎不如在其他导演的影片中那么自如。姜文则很有艺术地把吕克·贝松从远去的谈话中拉了回来。在最后的记者提问时间,一家媒体冒着大不韪,问到了姜文新片的女主角周韵,姜文断然拒绝回答。整场喜剧就这样突然走向了结束。
姜文对话吕克·贝松:
和法国相比,中国电影还是农业国
姜文自始至终控制着对谈的方向和节奏,在这出喜剧中既当了导演又当了演员。可惜主角吕克·贝松由于语言不通,似乎无法理解姜文的京片子幽默,不时出现“贝”唇不对“姜”嘴的尴尬场面。
导演首先应该会写剧本
J:你16 岁就开始写剧本了?
L:其实我写的第一部作品不是剧本而是一本书——《第五元素》。我当时住的是寄宿式学校,那个地方盛产奶酪,周围有很多牛。作为一个孩子,逃避现实的方法就是做梦:创造一些故事, 幻想未来可以在空中飞行的汽车、宇宙飞船这些东西。在法国这个地方,人们逃避现实的办法通常是喝酒,但是我对此不是很感兴趣。到20 岁左右我大约写了30 部剧本。
J:为什么写得那么快?对你来说是很容易还是你必须写那么快?
L:因为没其它事可做。一开始我觉得写得不是很好,花了十五年时间我才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像样了。
J:导演首先应该会写剧本。中国很多地方都把导演这个单纯的、很心灵的工作加了太多噱头、太多名目,让我们的电影非常难看。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该拍电影的人在拍,于是就会让看电影的人很难受。当然我觉得爱电影没错, 但是真正能拍电影,不是从哪学的,跟谁学的。
中国电影正处于农转非
L:商业电影和流行影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我看来所有电影都是商业电影,因为人们需要花钱才能看到。法国的一些导演觉得自己是知识分子,很清高,但是他们拍出来的电影还是需要观众去电影院看的。流行电影就不同,因为这种题材是能感动所有人的,不论老少, 不论男女,不论你是法国人还是中国人, 还是其他地方的人,看了都会觉得感动。
J:所有的电影只要进了影院收钱就算商业电影。我很反对对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的划分,我觉得电影就一个区别:能不能让人兴奋,有没有意思,或者说好不好看。
中国在我看来是个电影农业国,美国是个工业国,相对中国来说法国也是个工业国。我们现在是在农转非,但是在很多事情上做不到。农业片其实没什么不好,弄好了就是绿色电影,也能卖很高价钱,对身体很好,不用上化肥嘛。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电影拍得正好在乡镇那儿,没有工业电影的样子, 也没农业电影的优势。这个和电影现状有关系。我就想说一个导演和电影的关系:导演舒服了,电影才能舒服。文/ 张嫣 马雁南(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