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葛优与导演的争论中,投资方宁愿“弃帅保车”
马俪文在领奖台上风光无限,却未能给投资方足够的信心
受到广泛关注却意外遭遇停机的影片《桃花运》,如今依然没有恢复拍摄的迹象。记者昨日采访了该片制作总监、香港银都机构负责人林炳坤。他透露,目前投资方正在积极跟导演马俪文(blog)沟通协调,修改剧本,但要赶在本月底重新开机有相当的难度;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投资方不排除换掉导演马俪文的可能性。
投资方:不会换主演
一个月前,《桃花运》刚开机的时候,马俪文的头上还顶着幸运的光环:葛优和五位知名女演员加盟她的作品,投资方开出2000万元的预算。一位几乎没有票房建树的年轻导演,凭借艺术创新的作品,得到了大电影公司的认可,赢得了参与大制作的机会———从马俪文身上,大家似乎看到了成熟电影工业的影子。然而,一个多月后,情况却发生了巨变。
为何造成停机的局面?林炳坤举出了一系列原因:恶劣的天气、严重的交通阻塞、演员的档期等等。不过显然,这其中问题的根源还是出自剧本方面,“投资方和导演在剧本方面的分歧早在开拍前就已经存在。我们认为剧本中有160多个场次,是一般电影的两倍,很可能会影响拍摄进度,但马俪文认为这不会有问题,最后我们决定尊重导演的艺术理念。”影片整个拍摄周期预计70天,但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的拍摄周期,却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内容,留给他们的时间明显不够用了。
“为什么不考虑在剩余的3周内赶工完成这部影片,以减少损失?”记者提出疑问。林炳坤表示,他们也考虑过这种选择,但这样做势必影响影片的质量,造成粗制滥造的结果。“我们之间的分歧还不止在场次问题。”观看了影片前期拍摄的素材后,林炳坤发现,导演对于男主角的塑造、重要情节的走向以及影像效果的把握,都与投资方之前的设想不一样,“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我们只能选择现在停下来,和导演先沟通,争取修改剧本,重新调整拍摄。”
“我们没有责怪导演的意思,制片方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和导演协调。”林炳坤表示,投资方不会换主演,因为他们是这部影片最大的卖点,而且那样做成本太高,但马俪文是否能完成《桃花运》,就不一定了。“无法拍完自己的作品,马俪文肯定会很痛苦,但是我们投资方必须要对股东负责。电影毕竟是商业运作。”对于换导演是否会牵涉法律纠纷,林炳坤表示,打官司的可能性很小,毕竟投资方拥有剧本的版权,说白了,马俪文也只是他们雇佣的导演。
马俪文:我要完成它
随后,记者拨通了马俪文的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对于事情的进展,她依然选择保持沉默:“我还在等待,现在真的不方便说,等我该说的时候,我一定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们。这件事情,你们最好还是去采访投资方吧。”
当记者问她是否知道有可能被换掉的时候,马俪文突然提高嗓门,加快语速:“这不可能!这是我的剧本、我的电影,我当然要把它完成。”
记者试图通过马俪文的博客发现更多的信息。在这里,她没有留下关于这次停机事件的一言半语,但在停机消息传出的第三天,也就是7月15日,她粘贴了两张图片,图片里的后车窗玻璃因为受到撞击,而变得像一张蜘蛛网。图片的题目很有意思,名叫“寓言”,下面还有这样一行字:“没有冷气的导演组面包车被顶了,顶的图案挺‘别致’。”十分耐人寻味。
“话语权”需要慢慢积累
林炳坤曾参与《秋菊打官司》、《西楚霸王》、《头文字D》等影片的投资,他认为,投资方对于拍摄周期在内的很多方面进行控制是必须的,“现在电影市道不景气,大家对电影的拍摄周期都控制得比较紧。比如《头文字D》,就算有大量的赛车特技,还转战日本拍摄,但整个工期也只有两个半月。而像王家卫那样,可以不顾演员档期,拍摄周期一拖再拖,能这种做的人在整个华语电影圈里,恐怕找不出第二个!”林炳坤认为,王家卫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大量的成功之作为他奠定了票房基础,投资方可以信任他,但一个年轻导演要让投资方冒同样的风险,则几乎不可能。
年轻导演要追求艺术理想,投资方要实现商业价值,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似乎是电影圈里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对此,中国新锐导演的代表人物陆川(blog)对记者说,无论年轻导演还是投资方,都应该互相适应,“年轻导演和大电影公司合作,首先得适应一个新情况———提意见的人会很多。各种人对你的作品说三道四,其实不见得是坏事。因为集体意见得出的结果,往往比独断专行的结果更合理。当然,这也可能导致你的作品丧失个性。但年轻导演要明白,个人决定权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只有好作品越来越多,个人决定权才能越来越大。对于大公司而言,选择年轻导演会冒一定风险,但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在大牌导演越来越贵,起用年轻导演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让影片更具有创新性。”余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