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2010年4月7日,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北京海淀剧院隆重开幕。光影四月,激情满怀,来宾们在这阳光明媚、充满希望的季节共聚一堂,共襄属于华夏电影人和青年学子们的电影盛事。一场华语电影艺术与青春思想锋芒的盛会从此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沈阳、长沙、济南、成都、西安等地的数十所高校陆续上演。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电影频道节目中心(CCTV-6)、优酷网、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电影报社、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电视台、北广传媒集团、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影家协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市团市委、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协办的以大学生观看和评价为主的大型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自创办以来一直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悉心呵护和热情扶持。她是华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是深受两岸三地大学生欢迎的电影节,也是每年度中国内地最早举行的电影节,因此被誉为每年中国电影的“第一声春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为特色,树立了不同于国内其他电影节的全新形象,在影视、教育和文化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的著名品牌,为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乃至亚洲和世界电影文化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17届的不懈努力和艰难求索,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已经成长为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综合性大型电影节。她不仅得到了中国电影历史底蕴的滋养,也与中国当代电影同步发展、共同成长,成为国产电影的加油站。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主体活动长达1个月时间,各类评选、展映、交流活动接连不断,异彩纷呈,不容错过。
《叶问2》为电影节开幕 组委会呼吁观众媒体联手反盗版
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邀请著名导演叶伟信执导,著名影星甄子丹、洪金宝、黄晓明、熊黛林等主演的爱国功夫电影作品《叶问2:宗师传奇》为开幕影片。电影放映在开幕式现场海淀剧院进行。由于《叶问2》到4月29日才在两岸三地公映,这次开幕式上的亮相是《叶问2》的全球首映。为尊重该片知识产权,维护片方权益,电影节组委会和《叶问2》片方联手启动多项安保措施,对参加开幕式的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安检。
在开幕仪式结束后,组委会呼吁学生观众和到场媒体积极遵守相关保密协定,联手防止盗版出现,为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出一份心、尽一份力。整个影片放映过程秩序安定,井然有序。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的反盗版举措得到了广大师生观众和各界领导的支持和响应,电影局领导更表示会以实际行动支持防盗版。
参赛影片类型多元 数量再创历史之最
本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报名参赛影片的数量再创历史之最,国产影片竞赛单元自征片以来,共收到2009-2010年获得公映资格的报名参赛影片155部,最终有39部优秀国产影片入围。入围影片不仅包括了知名影人创作的商业大片,也不乏值得关注的小成本制作。不仅有出色的民族电影作品,也有儿童题材、民生题材以及动画片和纪录片,几乎涵盖了各个片种和类型。这39部入围影片包括:《爱有来生》、《错还》、《斗牛》、《达达的舞蹈》、《东风雨》、《风声》、《高考1977》、《感情生活》、《建国大业》、《锦衣卫》、《惊天动地》、《迷城》、《米香》、《麦兜响当当》、《全城热恋》、《秋喜》、《旗鱼》、《十月围城》、《斯琴杭茹》、《圣地额济纳》、《团圆》、《天长地久》、《太阳花籽》、《万家灯火》、《我的唐朝兄弟》、《五星红旗》、《星海》、《寻找刘三姐》、《幸福并不遥远》、《玄奘大师》、《小人国》、《寻找那达慕》、《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寻找成龙》、《沂蒙六姐妹》、《叶问2:宗师传奇》、《走着瞧》、《走路上学》、《鲜花》(排名不分先后)。
华语电影盛宴 华夏学子共襄
17年的风雨成长,17年的青春与光影相交织的珍贵回忆,已经尘封在电影节光荣的历史档案中。作为大学生自己的电影盛事,大学生电影节一直致力于让更多的华语光影走入更多的高校和更多的大学生的视野。从几年前的两个分会场,到上一届的四个分会场,到今年的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上海大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成都(四川大学)、沈阳(辽宁大学)、长沙(湖南大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济南(山东艺术学院)、武汉(武汉大学)、深圳(深圳大学)等九个城市、十个高校分会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越来越有效地担负起沟通中国电影和大学生心灵的光荣使命。
此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精心策划的“华语电影高校巡展”也将于电影节开幕后正式启动,活动主要面对北京地区高校,期间将在巡展高校免费放映20-30部优秀国产电影。以此推动国产电影走进高校,促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加快电影产业的发展,活动时间将从2010年4月10日持续到2010年5月8日本届电影节闭幕。
影评大赛:文字携着光影的力量激情起航
大学生影评大赛,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继大学生短片大赛之后,发起的又一项全国性的大学生赛事,从上届电影节开始成为一个固定的竞赛单元。她由北京电影家协会发起并参与承办,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独特风格的延续,以提高大学生对国产电影的关注度和评论的热情、提升他们的电影艺术鉴赏力,发掘大学生群体中的电影理论与批评人才为目的。她是对大学生电影节的必要完善和补充,并很好地体现了电影节内容的丰富性。
首届大学生影评大赛以第14-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入闱影片为评论对象,力求评论的创造性和独特性。自2009年12月启动征稿开始至2010年三月底征稿结束,组委会共收到了来自全国上百所高校的数百份稿件。2010年3月中旬,首届大学生影评大赛的初评、终评工作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裕龙大酒店举行,来自北京市文联、北京电影家协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机构和高校的专家评委和学生评委,参与了影评大赛的初评和终评工作。影评大赛颁奖典礼将于4月中下旬在京举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将致力于把影评大赛打造成一项集关注度和权威性为一身的文化赛事,为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学术研讨:思想争鸣 同样精彩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重要宗旨,每年在电影节期间都会举办丰富的学术活动。今年的学术活动同样精彩纷呈。
2010年是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声,为梳理新世纪十年以来电影艺术发展的历程及嬗变轨迹,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特推出以“借鉴??探索??飞跃——21世纪第一个10年电影发展嬗变分析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2010年又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首次将东方电影提升至世界一流水平并将其推向国际的东方电影大师,探讨他电影艺术中成功的民族化特质,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形成某种启示,组委会特推出以“黑泽明与东方电影”为主题的研讨会。届时,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的三十多名师生将参加本次研讨会。
此外,还有以“中国民族电影的影像记忆”、“市场生存背景下本土艺术电影发展研究”、“中国电影新发展优势与态势分析”为主题的精彩学术探讨。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影新发展优势与态势分析”学术研讨会将在辽宁大学举行,这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一次在分会场举行学术研讨活动。
“他并不流行,但却永垂不朽”——纪念埃里克-侯麦专题影展
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 ,1920-2010)1920年4月4日生于法国南锡,是一位和戈达尔、特吕弗同时代的法国电影大师。作为法国新浪潮的奠基者之一,他曾做过文学教授,写过小说,更是著名的《电影手册》的创始编辑之一,并任主编长达7年之久;他曾和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雅克-里维埃等后来著名的“新浪潮”导演一起工作,却大器晚成,近四十岁才完成自己的长片处女作;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电影生涯创作了超过50部的电影作品。他于2001年被威尼斯电影节授予金狮终身成就奖。在他去世后,英国《卫报》如此评价他:“他并不流行,但却永垂不朽”。
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外国电影展映单元将以专题影展的形式纪念这位刚刚去世不久的法国电影大师。精心选择包括剧情长片、短片、纪录片在内的11部作品,4月17-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进行展映。
短片十一年:“盒子里的梦”焕发迷人光彩
大学生短片大赛作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一个竞赛单元,现已成功举办十届,它广受海内外大学生群体的瞩目,已经成为华语地区历史最久并具有延续性的一项学生作品赛事,充分激发了大学生创作影像的热情。与往年相比,第11届大学生短片大赛以征集“盒子里的梦”为活动口号,在原有的DV短片、动画短片、手机短片、公益短片四个竞赛单元基础上,与优酷网首次合作,特设网络短片竞赛单元,以作品上传网络、网友公开投票的方式宣传、推广大学生的短片作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作品展示的平台;与奥美广告公司首度合作,特设广告单元,征集命题广告短片作品,以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造力。
作为电影节中较为贴近大学生创作的一项活动,大学生短片大赛本着“大学生拍”的宗旨,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创作面貌和精神特质,形成了大学生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品牌。宁浩、刘伽茵、应亮、韩杰、黎小锋等一批近年在电影届崭露头角的新人,都曾在学生时代参加过大学生短片大赛。短片大赛的号召力也在今年得到了更好的证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1届短片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近一千八百部,比去年增加近八百多部。这些作品来自两岸三地的百余所高校,作品有长有短,题材多样,并涵盖了剧情、动画、纪录、实验等多种样式和类型。这样的收片数量不仅大幅度地刷新了历史纪录,更再次创下全国同类赛事之最。大学生短片大赛不仅成为了大学生们原创影像的聚集地和大学生影像爱好者的交流平台,也已然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人才储备库,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存储着厚积薄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