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剪辑师:把200小时剪成135分钟

2012年11月26日10:21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许荻晔 发自北京  

  4年前《非诚勿扰》[微博]发布会上,冯小刚[微博]盛赞当时第一次与他合作的剪辑师肖洋是“上帝送给他的一个礼物”,足足夸了5分钟。

  当时为了做电影窘迫得差点吃不起盒饭的肖洋,自此获得转机,成为了冯小刚的专用剪辑师。为了《一九四二》,这名剪辑师前后花了一年时间。

  《一九四二》是一部有情有义的片子,不仅在于今人不忘过去的情真意切,也在于那么多人齐心协力。用肖洋的话来说,“这是理想主义者才能做成的事情。”

  要剪一个“去技巧”的片子

  东方早报:冯导对影片剪辑提出什么要求?

  肖洋:冯导是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导演。对于《一九四二》,只是说要剪一个去技巧的片子,不要让片子看出剪辑上在运用技巧,不要刺激观众。所以我做的准备也是针对风格上的把握,并不是对于技巧。

  剪辑中不需要很炫很酷的方式,反而需要去类型化,靠内在力量而非形式打动人。最后看来片子的气质还是可以的,强调了事件本身的力量。冯导的这个片子,在我看来就是大象无形,看不出导演手法,看不出模型,浑然一体,打动你的就是这两小时15分钟里的整个世界。

  东方早报:把200小时的素材剪成一个135分钟的影片,是怎么把握的?

  肖洋:这不是一蹴而就。首先要完整体现这个故事,从技术角度剪了一版,3个多小时。然后跟导演一起权衡取舍。在这个过程里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希望观众看到什么样的1942年,我认为是应该尽量去掉创作者本身的立场。《一九四二》的灵魂是人的命运,我们只是关心这些1942年的人所关心的是什么,他们会被这一年的命运带到什么地方去,遇到什么人,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影响他们的命运。当时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和河南一个老农民,能有什么关系?但通过一个记者的照片,他们真的产生了关系,蒋介石看到老农民的照片,迫于压力不得不暂缓陕西战役,开仓赈粮,营救灾民。

  剪完之后,我们给不同群体试映收集意见,经过前期三四轮修改,到最后审查通过,前前后后经过了一年。

  组织三拨普通观众观影

  东方早报:试映的情况如何?

  肖洋:第一场是针对主创人员的,刚刚完成第一版电影,希望得到主要演员、监制、摄影指导等的意见,再由导演综合决定一些戏的取舍。

  之后组织了三拨普通观众观影,每拨40人,采取无记名试片。这些观众跟华谊、冯小刚或者电影业都没什么关系,纯粹的普通观众,根据他们的试片报告的反馈,导演进行细致修改,力图在观众观影感受的层面上做到更好看。

  第三就是面向所谓的精英阶层,学者、知识分子、影评人、专家等等,观影后展开座谈,以他们专业层面的感受进行更加精炼的提炼。

  很高兴非常顺利地通过,仅仅剪短了一个血腥镜头。

  东方早报:哪方面试映意见对影片最后呈现影响最大?

  肖洋:还是观众。为什么为观众进行三轮试片,就是看新的观众的修改意见是否与之前的相似。冯导是个比较有办法的导演,这么多年非常敏锐地把握老百姓内心,跟他这种方法有关系。

  试片中我们发现老百姓对一些宏大历史并不是太感兴趣——比如蒋介石与美国盟军总参谋长争吵,宋美龄在旁边运用外交辞令终于化干戈为玉帛,这场戏作了很多准备,本来是为了呈现微妙的战场关系,但我们发现观众并不太感兴趣,老百姓更关注难民到底怎么样了。

  东方早报:还有什么剪掉的部分特别可惜的?

  肖洋:基本都很可惜,但也都需要剪掉。其实为了片子的结构很多“值钱”的镜头都剪了,很多行军的、逃难的戏,场面很大,表演也很出色,但是要做出取舍。

  白修德给蒋介石递交灾民尸体被狗吃了的照片那场戏,最后被剪得非常简单。其实陈道明和布劳迪两个高手的对手戏,行内人看来非常出彩,但是为了故事重点和节奏,只剩下原来的不到1/2。还有张涵予[微博]和Tim Robbins在教堂里看着送粮食的火车开往灾区,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本土神父张涵予开始怀疑上帝,而Tim用宗教的哲学观安慰他,非常有意境,景色也非常漂亮,还是因为时间和节奏问题剪了。

  东方早报:你此前也剪过《唐山大地震》,同是表现灾难,两者有什么侧重?

  肖洋:《唐山大地震》是局部的《一九四二》,讲的是一个家庭的离散和重聚,《一九四二》讲的则是一个民族。在广度上,《一九四二》更加具有全景性和民族性。《唐山大地震》是人在家庭复杂关系之中的个体本身的情感。《一九四二》比《唐山大地震》更加震撼,令个人感到时代力量。

 

(责编: Gracetot)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