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马海燕)去年贺岁档,新画面影业董事长张伟平借《金陵十三钗》开启了发行方提高票房分成的先河。今年贺岁档,发行方借大片提高分成比例的一幕又重演。有关专家表示,以后票房分账动态调整将成常态。
14日,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大电影发行公司联合向院线发出通知,要求与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提升为45:55。涉及影片包括即将上映的《一九四二》、《王的盛宴》、《大上海》、《一代宗师》、《十二生肖》、《血滴子》、《泰囧》、《笑过2012》、《秘密花园》。
此言一出,万达等13家院线组成联盟发起反击,以拒绝放片加以抵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电影研究专家周星说,这其实是市场力量双方的博弈,不好说谁对谁错,“发行方觉得我的前期投入那么大,还按照既有办法我亏死了;影院觉得我有大量场次,其实没有那么高的上座率,现在碰到市场稍好的时候就要让利,我亏死了。”
然而,随着《一九四二》、《王的盛宴》与28条院线达成协议,持续了10多天的“国产电影票房分成之争”,又以院线的妥协告终。
最终形成的解决方案是:影片《一九四二》在3亿元人民币票房之内发行方与院线按照43:57分账,超过3亿票房部分分账比例为45:55,超过8亿部分分账比例为47:53。
而《王的盛宴》分账协议为:首周,发行方与院线按43:57分账;次周调整为41:59;再次周直至下片调整为39:61。
这是院线第二次向发行方达成妥协,但与去年《金陵十三钗》一刀切地提高分成比例有所不同,此次实行的浮动票房分成更符合市场规则。周星说,影片分成比例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法国,首轮、次轮、第三轮放映的票房分成比例都不相同。在法国,好多影院甚至是不放映首轮电影的,因为分账比例太低;到了第三轮,制片方赚够了,愿意多拿出一部分利润让给中小影院,借此巩固电影知名度。
其实,从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到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每年都会有国产大片向院线要求提高“最低限价”或者分账比例。只有制片方、发行方手握市场看好的“大片”,才有与院线谈判的资本。当所有大片抱团发力,便无往而不胜了。
周星告诉中新社记者,利益各方坐下来找到一个平衡点,寻找最大公约数,这是随行就市的一种市场行为,也是中国电影市场不断成熟的表现。当然,只有最好的影片才有资格改变这一局面。个体讨价还价会带动整个市场分档期、分票房的形成。随着个体突破的事件越来越多,单一固态的分账比例终将被打破。
业内人士分析,梯级分账模式其实是一种新突破,如果能够实现8亿元以上票房分成46%至53%的目标,就实现了市场对于高票房影片的“嘉奖”,不过这种分账模式也需要票房统计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支持,避免偷瞒票房才能充分实现。
周星说,无论哪种分账比例都不应以牺牲观众利益,即提高票价为基础,否则会触动中国电影市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