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啥叫逃荒呀?”
“饿死灾民还是饿死士兵?”
“得普利策奖还是成为日军俘虏?”
“这里的一切,主知道吗?”
1942年,太平洋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与此同时,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以上是影片《一九四二》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而这几个问题也组成了全片的叙事线索:灾民、国民党政府、中日军队、美国记者,神职人员。从希望到挣扎,从挣扎到绝望,从绝望到麻木,五个月的逃荒之路,勾勒出一幅世间百态图。导演冯小刚说,一个电影拍出来,观众透过表面的故事,还能在背后对自己的民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个价值就不薄。
今日新京报推出的《一九四二》专题,冯小刚和众位主创们讲述了这部影片的艰难创作过程,以及这部电影给他们带来的各自不同感受。历史就在那儿,《一九四二》能够让你思考些什么,留待观众评说。
专题统筹 李世聪
专题采写/新京报记者 孙琳琳
灾民
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和佃户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面对饥饿,社会规则消失、道德底线被打破,人们拥有的是最原始的生存本能被启动。逃荒路上,长时间的饥饿、日军的轰炸和国军的驱逐,让数百万灾民在无助中无声死去。其实人的悲伤是一个很奢侈的事儿,逃荒和饥饿是一天天、一点点地在残食着你的身体和精神,人在没有希望的绝境中挣扎的时候,想的是早死早托生,认为死是一种解脱。——冯小刚
教士
梅甘是一个在中国呆了30年的传教士,安西满则是一个信徒。灾荒来了,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传教的好机会,但一个个悲剧接连上演,他们崩溃了并对信仰产生怀疑。由于篇幅受限,这二人的戏被剪掉很多,后来日军要救济灾民,就问天皇能不能和上帝合作,梅甘拒绝后被一枪打死,安西满最后把那些救灾粮全烧了。——冯小刚
记者
《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当时深入河南报道了真相,并将文章刊发在《时代周刊》上。美国政府受这篇文章的影响也开始干预此事,给了国民党政府一个巨大的压力,蒋介石决定赈灾,白修德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因为他逼得蒋介石没有退路。后来白修德真的获得了普利策奖。 ——冯小刚
墙头草
伙夫老马过去给县长做饭,明哲保身至上。灾民在路上乱了,他就成立了一个“战区巡回法庭”,摆摆架势,还在逃荒路上审案。国民党军队自然不把他放在眼里,很快他也成了灾民中的一员,而遇到日本兵,他也会苟且偷生保命为大。其实这样的人物最令人可信,也很真实。 ——冯小刚
国民党政府
国民党政府的冷漠和腐败、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并最终导致了自己失败的命运。但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跟旱灾比起来,政府显然会更注重应对战争。其实过着舒适生活、看似呼风唤雨的委员长,与灾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1942年,作为贫弱中国的代表,蒋介石就是一个国际格局上的“乞讨者”,处处需要英美苏联等强国的帮助和支援,同灾民一样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对自己重要的人和事物一一消失。——冯小刚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