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片兴奋点接连而至 中国电影进青春期

2013年05月06日08:50  北京青年报

  《泰囧》的奇迹经过太多次言语的传颂,已经让人们听觉疲惫, 不过,现在它不用再唱“独角戏”了,国产片的兴奋点正在接连而至——4月以来,《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破5亿,紧随其后的《致青春》也已吸金4亿。二者已经替中国电影宣告,《泰囧》并不是一个侥幸的案例,而是一个神奇的入口。从此,国产电影别离了第五代导演的秀场,一脚踏入了新生代导演的青春领地。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导演薛晓路[微博]上世纪70年代生人,之前凭借《海洋天堂》已经崭露头角,此次的执导“北西”更是通过汤唯和吴秀波[微博]描绘了拜金小三与落魄大叔之间爱情微妙变化的过程,喜剧、浪漫元素运用起来不离平实,加之十足的社会话题,自然引来不少观众“围观”。

  而赵薇[微博]的毕业处女作《致青春》着眼于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校园,编剧李樯的剧本让青春往事的光晕从台词中、细节里流泻出来,仿佛大学宿舍的灯盏隔着多年的岁月再次被点亮,而早已成家立业、漂流四方的70后们也有了机会对于自己的青春行一个遥远的注目礼,忆起象牙塔内的迷惘与张扬,感动与荒唐。

  尽管“北西”和《致青春》两部作品也不乏瑕疵与争议,但是,作为体察生活、驾驭现实元素的电影,它们的意义指向并非是个体艺术上的得失,而是用票房印证了《泰囧》引发的“新人要出头”的预兆,扭正了本土电影故事与观众心理需求之间错位的筋骨。在之前漫长的十年中,中国观众们都是在年末苦苦期待着第五代导演的大手笔,等来的却是《十面埋伏》、《无极》、《金陵十三钗》这些形式优于内容、对生活缺乏拷问的作品,“票房高、骂声多”的怪圈圈住了中国电影的创造力,使得电影的题材和叙事一度僵化,导演们找不到现实的脉搏,刻意设置的激情却在观众心间屡屡落空。

  2011年滕华弢导演的《失恋33天》、杜家毅导演的《转山》、张猛导演的《钢的琴》算是给这个怪圈凿出了裂痕;2012年年底延续到今年年初,《泰囧》更是以13亿的奇迹擦去了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傲慢痕迹。也许,是时间的魔法让电影列车悄然穿越了顽固的壁垒,来到了一个崭新的站台,它催观众成熟,不再务虚;它逼迫新一代电影人去完成新的气象。于是,70后、80后的新生代导演们开始熟练地操纵起电影的方向盘,他们以接地气的电影文化为利器,轻易地击碎了大片至上的游戏规则。而年轻一代的观众们恰巧也换了口味,他们需要的电影可以是直白、简单、轻松的,但一定要贴近现实生活。因为,在这种日常生活境遇的相似度中,他们才能够安放自己暂时无法实现的梦,才能与自己的疲累有一番和解。

  似乎还缺一个正式的告别,十年的中式大片就这样退场了,那个导演自我迷恋,观众无比纠结的畸形市场已然蒸发,电影创作进入了崭新的“青春期”,而中国大地上急剧增长的影院和银幕为青年导演们提供了更宽广的驰骋空间,电影风景随之焕然一新。国产中小成本影片的票房动辄就上个3亿、5亿,甚至让同档的好莱坞大片屡屡失宠,这在以往如同神话,但如今已经是寻常事件, 大概连美国大片都已经料想到了接不上中国地气的危机,否则,他们怎么一直满世界地念叨“一切皆有可能”呢?文/本报记者 肖扬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