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霍伯谈电影 称奥斯卡喜欢真实的中国

2013年06月21日12:00  京华时报 微博

  6月20日,上海电影节举办了主席讲坛,本届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得者、英国导演汤姆·霍伯与中国导演张元[微博]到场。谈到中国电影人的冲奥情结,汤姆·霍伯认为不能为了奥斯卡去迎合奥斯卡的口味,拍民族的电影才是世界的。    

  >>汤姆·霍伯

  先讲好故事再想赚钱

  70后导演汤姆·霍伯2011年凭借《国王的演讲》收获4座奥斯卡小金人,今年又以《悲惨世界》红遍全球。实际上,霍伯从13岁就开始拍短片了,在成名之前为HBO电视台拍过《伊丽莎白一世》《朗福镇》《约翰·亚当斯》等几部电视剧。 

  霍伯提到,他当初拍《国王的演讲》时可谓阻力重重,“制片公司拒绝我,明星拒绝我,但是我还是拍了,而且用1400万美元的成本,得到了4.25亿美元的票房。作为一个导演,如果一直担心电影的商业成功,可能就会在外界的压力下乱了阵脚。现在电影市场的困境是,大家都在想怎么去赚钱,而不是怎么去讲这个故事。”对于本届电影节热议的“唯票房论”,霍伯也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好票房是拍了一个好故事以后的附加价值,不是目的所在。

  >>张元

  先做好导演再谈票房

  当这位年轻的导演被问到是否早就料到他的作品会得奥斯卡奖时,霍伯说:“我要是那么想就太好笑了。也有人告诉过我可能得奖,我当时听了大笑特笑,觉得太疯狂了。《国王的演讲》是一个非常本土的故事,语言也是当时英国人说话的口音,我没有想过把它拍得全球化,反而是真实性让它更国际化了。”他建议中国电影人,“要想在全球获得成功,就要拍特别中国特色的电影,拍中国当下的事情,民族性的东西可以吸引全世界观众。不要以为迎合别人的想象,把中国拍成一个特别奇幻的中国,别人就会喜欢了。” 

  谈到奥斯卡,霍伯认为,奥斯卡是一个对的方向,因为它既重视商业也重视艺术,而把作品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结合,正是他所追求的,“我发现中国导演都在讲票房,他们创造好艺术的压力实际上没有票房的压力大。”对此,张元抱怨道,他经常遇到很多可笑的事情,“有一些记者张口就跟我谈票房,我就反问,老板跟你什么关系?老板都还没想这个事呢,你着急什么?我觉得票房不应该成为影片唯一的衡量标准,首先应该先做一个好导演。”

(责编: 饺子皮)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