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遭遇争议的国产片不在少数,其中以《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和《小时代》三部为最,被影迷戏称为“富二代”,三部电影最大的相似之处是都收获了不错的票房,同时也遭遇吐槽无数。郭敬明的处女作电影《小时代》显然赢得了两极分化的议论。而关于《小时代》掀起的争议狂澜在网络蔓延开来,业内人士、媒体及影迷都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大多集中在几个问题上——这到底是谁的时代?电影的三观出了什么问题?
【代沟之争】《小时代》属于90后?
在《小时代》铺天盖地的争议中,“这到底是谁的时代? ”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在众多身边的70后、80后观众看来,《致青春》或许才是他们的菜,当《小时代》一出,每个人都在哀叹“可能是我们真的老了……”,在这批人看来,不仅对这部电影接受无能,更觉得去影院看是浪费两个小时的生命,不少人甚至公开宣称“不愿意为它贡献一分钱的票房”。不少70后资深影迷还表示,他们宁可庆幸自己出生在当时的年代,在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虽然没有抱着电脑、手机和IPAD成长,但至少还能分得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而90后影迷则认为,《小时代》就是自己这个年代的《致青春》,因为他们的青春跟小说和电影中所描述的颇为接近,有影迷甚至发帖称:“我们的青春就是这样的故事堆砌成的,这是我们的小时代,没有用过铁饭盒,从未经历过男女生牵个手都是忌讳的日子,我们出生就是光鲜亮丽的世界。 ”在微博上,高群书导演在吐槽《小时代》时,也遭遇90后的反驳称:“你们这些导演,知道我们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想看什么吗? ”更有不少90后影迷表示:“别用一部电影攻击一代人! ”
【三观之争】 追寻梦想=追逐物质?
《小时代》之争仅仅是代沟之争?完全不是这么简单。电影所传递出的“三观”,才是遭受影评界和媒体抨击最猛烈的部分。肤浅、矫情、虚荣、炫富、拜金、浮夸、无病呻吟……这些都是《小时代》所特有的标签,影评人纷纷吐槽说,如此集“三观不正”于一身的电影,以前实在没有见过。
“最近有部电影,对受众算计准确,包装营销直白,但很有诱惑。剧情人物幼稚但不天真,非常恋物癖……”一位同行如此评价。显然,片中宫洺那些每一只都价值数千块的杯子,奢华的黑伞,一整栋玻璃房子,随手就甩给助理的钻戒,简溪和顾源那些能透支几十万元的金卡,林萧的DIOR包包,顾里的红底高跟鞋……当看到顾里和顾源两个富二代居然为了是不是有钱才有爱情这种事大吵一架时,台下的我们也只有彻底无语了。有媒体称:“郭敬明用穷富取代了善恶,他的电影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坏人,而是以穷人为靶子,趣味之穷、容貌之穷,资源之穷,总之,穷即是罪。 ”
70后媒体人雪风称:“《小时代》是一场对时尚杂志八卦网络道听途说的美好生活的意淫……唯一郭敬明做得过分的是,有那么几刻,他想把一场春梦拔高到生命体悟的高度,这时电影就出现了严重的违和感,因为生命体悟是要反思的,而反思会从骨子里瓦解这部电影。 ”但许多喜欢《小时代》的年轻观众仍认为,这就是年轻一代在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在物质充足的今天,我们吃饱喝足后要追求更好的东西,我们比当年的大人多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 《小时代》的价值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很简单,它将梦想与物质欲望画上了等号。这到底代表郭敬明一个人,还是迎合了当前时代的一群人?作为观众的我们,自然也该由此反思,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是否太容易令人混淆了欲望与梦想?
【品质之争】 郭敬明拍电影实在太差?
抛开《小时代》“三观”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明确指出:这部电影没别的,就是拍得太差,郭敬明并不具备一个电影导演的资质。
片中对富豪生活、大学宿舍、杂志社、专栏作家、时装秀等各个阶层、各种场合的表现都堪称肤浅虚假,主角几乎清一色台湾腔,旁白却又是杨幂特有的嗓音,背景还设置成上海,从头至尾充满不搭调的违和感。而对影迷来说,全片充斥着对美剧《欲望都市》、《绯闻女孩》以及电影《穿PRADA的女王》的各种浅白抄袭,的确令人难以忍受。至于林萧刷完简溪的卡才被告知密码,顾源这富家少爷留宿客人却没有客房等各种“神逻辑”,实在已算是细枝末节的事情了。
著名影评人Magasa在微博称:“三观不正和拜金拜物真不是《小时代》的问题,这片最大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拍得太烂。我简直相信,全世界任何一部小说由任何一个导演来改编,应该都比它要好些。我打1/10分,是基于它的品质。”电影名博“圈内电影人吐槽马甲”也表示:“剧情的推进莫名其妙,大部分镜头运用乱七八糟,演员的表演一塌糊涂……郭敬明最该被批评的,不是电影反映出的思想内涵,而是他不知天高地厚的亲自上阵。设想一下,换个导演,(品质)不至于一败涂地。 ” 记者穆晨曦
听听郭敬明怎么说……
一边是打破各项纪录的数据,而另一边则是排山倒海的质疑,有影评人公开表示:“《小时代》的炫富和堆砌达到一种病态的境界。 ”但郭敬明本人无惧各方质疑。
记者:有人统计过,《小时代》里出现了近百个奢侈品的镜头,所以有人说它炫富,宣扬物欲。
郭敬明:我觉得,人们会渐渐意识到物质和名牌是避不开的,满大街都是,你转个头就会遇到。如果小说不写、电影不拍,这些东西就不存在了吗?我觉得可以勇敢一点,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其实捅破这层窗户纸不可怕,问题就是我是第一个捅破这层窗户纸的人,大家第一次赤裸裸地去面对关于物质的讨论,大家可以开放一点,不用觉得物质、财富都是洪水猛兽。
记者:你说有的人成为物质的奴隶,有的人掌控物质,这二者之间的分界线在哪里?
郭敬明:我刚开始接触奢侈品的时候觉得那些东西很厉害,有一种被臣服感。但当我接触更多之后就发现,那些LOGO并不重要,我在乎的是它的品质、文化,那些商品上真的凝聚了很多心血。奢侈品文化在中国流行不超过十年,一定会有一个激烈的对抗阶段,其实美国上世纪70年代也是这样,大家都对抗,在这个社会浪潮里面你会经历阵痛,但是你不可能拒绝物质。
小四的无奈 “最想改变身高”
当记者问郭敬明:“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性格、外貌等方面中的某一样东西,你会想改变什么?”郭敬明坦言:“身高。 ”郭敬明言语中也有无奈,“每当别人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会说,我能怎么办呢?你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办吗?这个不是可以改变的缺点,我觉得拿这个说事的人,本身在道德上是有问题的。 ” (羊羊)
近七成网友不认同其价值观
针对影片《小时代》网络论战展开的独家调查,截至7月2日早间,有超过13000位网友参与投票,并有超过1500名网友留言评论。在对于“你怎么看影片《小时代》引发的网络论战”的问题中,有高达 67.55%的网友表示,在观看过《小时代》后的确察觉到影片中的“隐藏价值观”存在一定的问题。凤凰网佳木斯某网友表示,一部好的电影应该隐藏着正能量和普世价值观,影片《小时代》的走红是某些思想混乱的侧面体现。
青少年电影“饥饿”太久
尽管褒贬不一,这部影片已然成了典型的话题电影、现象电影。说它重要,并不是因为艺术质量有多高,而在于电影产业改革10余年来,第一次有一部电影能成功地让这么多十几岁的孩子成群结队地走进电影院,并且在观影过程中无比投入和陶醉。
仅就影片而言,《小时代》在内容设计和创作手法上存在不足甚至硬伤。但这部电影所引发的深水炸弹般的爆发力,喷薄出另外一个现实:我们的电影创作让青少年“饥饿”了太久。当快速膨胀的中国电影,不断把赌注投向武侠、谍战等跟风之作时,是否遗忘了某些角落?国外的青少年通过 《舞出我人生》等电影挥洒激情,我们的孩子们对于青春电影的渴求又由谁来满足呢?
今天的中国电影为孩子们做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就是 《小时代》的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