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集团出品的篮球题材电影《神奇》由于获得NBA首度官方授权而备受关注,就连CHINA JOY都举办了以《神奇》为主题的活动。影片主演之一陈建州特意赶到上海,在CHINA JOY现场为影片助阵。顶着上海141年以来最酷热七月的高温,陈建州笑称为《神奇》助阵责无旁贷,“如果没有篮球,我的人生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而《神奇》这部电影不仅让我有机会展现篮球人生,同时也让我的好朋友潘玮柏羡慕嫉妒恨,真的让人很自豪。”
女粉丝当面表白
即使上海的气温已经飙升到了39度,也不敌“街头篮球”区粉丝的热度。电影《神奇》先导预告片在活动现场曝光,预告片中精彩的街球技能对抗,NBA球星和影视明星的剧情悬念,时空交错的酷炫CG镜头,使得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叹声。“黑人”陈建州在一片惊呼加尖叫中现身,粉丝的热情不逊室外的滚滚热浪。现场经过“黑人”陈建州爆笑暖场后,热爱篮球的粉丝们已经按捺不住,纷纷提出要与偶像同台竞技。上场的粉丝中最惹眼的是一个脚蹬10厘米高跟鞋身着白衣热裤的女孩。就在主持人正要疑惑的问她这样能打球么?“黑人”陈建州先按耐不住好奇心问她平时打篮球么?女粉丝大胆表白:“虽然我不打篮球,但我喜欢打篮球的男生。” 而最劲爆的环节则是陈建州和导演胡雪桦在篮球电玩游戏上的对抗赛,因为惩罚是:现场做俯卧撑。导演大呼自己必输,却被主持人调侃了一把:“现实中‘黑人’虽然更厉害,但这是对着屏幕,导演平时总对着监视器,说不定更胜一筹哦。”最终导演不敌“黑人”,爽快被罚做俯卧撑,“黑人”则主动要求陪练。又是一轮你来我往的较量。粉丝们在一旁大喊数数,现场的气氛被推到了一个高潮。
篮球改变了人生
虽然大部分时候陈建州是个爱玩爱闹的嘻哈大男孩,但也有情感丰富的一面。他坦言,从小父母离异,由祖父母带大。少年时候的自己不务正业,大家混日子。后来接触了篮球,是篮球给了他正能量,让他学会如何和其他人友好相处、什么叫做团队精神、遇到困难要怎么克服。“不夸张地说,人生的道理都是在篮球场上学会的。我的根就在篮球场“这也是为什么他会选择在NBA球场上向范玮琪求婚,“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要选择在对我最重要的地方。”21岁就成为职业篮球员,并在台湾打出一片光明前途的陈建州因为韧带断裂被宣判运动员生涯结束,而不得不转战娱乐圈。但他的心却从来没有离开过篮坛,组建篮球队、通过媒体推动篮球活动的开展,吸引青少年对篮球事业的关注。因此并不随意接戏的陈建州得知,有一部以篮球为题材的电影《神奇》要投拍的时候,出演这部电影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决定。如今,影片已经临近上映,陈建州表示团队的每个人都很期待。曾经因为参加各种活动而巧遇皮蓬和安东尼,他们都特别会问到《神奇》什么时候上映。好东西,是值得期待的。
让潘玮柏干着急
皮蓬,虽然是一个已经退役的NBA球员,可在经历过公牛王朝的球迷心里是一段无法取代,也无法磨灭的回忆。当被问起和这么多炙手可热的NBA球星一起打球,最让你激动的是哪一个时,陈建州不停的重复这个名字“皮蓬,当然是皮蓬,一定是皮蓬”当初接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并未确定有哪位NBA巨星会加盟。当安东尼、霍华德、皮蓬这样一个个闪耀这光芒的名字陆续出现在电影《神奇》的演员阵容中的时候,用陈建州的话说“他简直要兴奋死了,而当皮蓬进组那天,我才知道,我不是最兴奋的那个。导演都要疯了。”陈建州还主动爆料一个趣事,有天自己在拍戏的时候,从来不来探班的好友潘玮柏居然破天荒地前来探班,追问之下才知道潘玮柏是来追星的。没错,就是皮蓬。只可惜当天皮蓬并不在剧组,潘玮柏只得扫兴而归。陈建州一直强调:“虽然现在安东尼、霍华德是非常棒的一代球星。但是我这个年纪的人,内行的人都知道,乔丹如果没有皮蓬也无法达到他达到的那个高度。虽然在公开活动中我会经常接触到NBA的球星,但很少有一些私下的接触。像皮蓬这样的人能和他一起打球,还能一起演戏,真的是觉得很梦幻。这一点本身就很神奇。”
比《大灌篮》更刺激
同为上影出品,电影《神奇》难免被拿起和2008年上映的《大灌篮》作比较。《大灌篮》里球员满天飞、灌篮的技能都是由特效合成,更像是一个篮球梦。而《神奇》里则是专业篮球运动员们贴身、实战的较量,那些飞来飞去的灌篮就是大球星们真实篮球技巧的一部分,“如果你只是想看到篮球大腕们灌篮,那你不如直接看NBA比赛。”陈建州直言不讳道,“在《神奇》里你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球星。俏皮的安东尼,搞怪的霍华德,带着脉脉温情的皮蓬,还有一人分饰两角的易建联。”当有记者问起,非职业篮球运动员黄晓明、冯德伦的球技如何的时候,他做着鬼脸说“不错”,被追问是以什么为标准的不错。陈建州笑言:“以一个爱打球的男孩。”引得在场人哈哈大笑。同时,他又表示,其实篮球也好,任何运动也好,未必只是技术上的要求。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上的释放和一种精神上不屈不挠的引导。就像《神奇》这部电影,也是一部青春励志,给你正能量的作品,让你感受到积极向上的魅力,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新报记者 吴轶凡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