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8月3日,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在京举行观摩研讨会,导演方刚亮、制片人丁文剑,《中国艺术报》社长向云驹、影视剧作家赵葆华、电影频道电影创作部副主任董瑞峰等人参加了活动。这部将自闭症孩童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电影,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孩童幻想结合现实
导演方刚亮介绍说,《我的影子在奔跑》剧本是著名编剧苏小卫推荐的,采用了很多大胆新颖的拍摄手法,这也得益于制片人对于自己的大力支持。
“这个本子没有故事,报电影局的时候,他们给我写一个故事大纲,我写不出来,编剧也写不出来。”方刚亮说,“这个剧本都是生活中特别琐碎的点点滴滴。那后来我就在想,怎么让观众能坐住。后来想到了方法,拉近影像和生活的距离,就是让这个事好像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人身上,看到是他们身上发生的事那种感觉。”
除此之外,电影的剧本还提供了特别的想法,从孩子的视角去写大人。方刚亮说,“我想有没有可能去模拟孩子想象的世界,我就想到去把孩子脑海里的东西,真的展现出来,这是想象空间的这个东西。”
中国电影需要创造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表示,《我的影子在奔跑》是儿童题材,讲述了一个高度孤独症孩子的培育,生活中极端的母子之间情感关系,这种感觉很少有。周星强调,这样的片子在中国真的应该有一个,他体现中国电影真的有一批年轻人敢于想象甚至创造,而不是为了揣测市场里头,讨好现在20多岁的观众。
赵葆华认为,《我的影子在奔跑》看起来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是视觉上给了好多冲击和想法,“第一这是个性鲜明的电影。第二是非常有才华的电影。第三是注重表达的电影。相比之下《小时代》极尽奢靡,是我们走不进的时代,这样的不可取。”
谈到影响素材,赵葆华称,作品摆脱了以往的规定机位,大量儿童视点,低机位拍摄,成年长大的17岁小主角又一种视点。导演采用了大量的跟拍镜头,为获得最真实的质感,这种纪实风格有美学上的意义。
获奖体现文化主张
《我的影子在奔跑》入围了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并最终获得最佳导演奖。赵葆华表示,“如果说《小时代》的获奖体现传媒大奖的俗气,那么《我的影子在奔跑》体现了传媒奖的文化主张。”
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张思涛认为,《我的影子在奔跑》是风格比较独特,在艺术上比较有创新意识的电影。这个作品从一个好象不正常的眼光里来看这个世界,看出来别人看不出来的问题。不过张思涛也强调,电影对于孩子的描写还不够彻底,视觉冲击也不够,“我想这部作品如果更纯粹一点,细节更清楚一点,应该是更耐人寻味,更有意思的。”
(JZB/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