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方舟》遭两极评价 五月天一鱼多吃(2)

2013年09月25日11:24  南方都市报
3D电影《5月天诺亚方舟》 3D电影《5月天诺亚方舟》

  投入

  歌手完成一轮全国巡演,除了门票收入外,还能产生多少价值?这是老板陈勇志想得最多的问题,也是他提出的“新内容”定位核心。如今相信音乐在这方面可谓绞尽脑汁,五月天的《诺亚方舟》巡演结束后,开始卖演唱会电影,10月份还有一部相关的纪录片在台湾发行,此后是演唱会电影的蓝光DVD、再到原声大碟……一轮演唱会可以衍生出如此多的产品,是以往传统的音乐公司没有考虑过的,当然,这必须要在艺人有超高人气才能实现。

  和传统的电影相比,演唱会电影的制作过程看起来相对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选角,电影的主角自然就是演唱会的主角;不需要有高超的编剧和导演技巧,因为歌手或乐团只会在台上表演音乐,而不是按照导演的要求去演戏;不会有片酬的支出。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要配合电影拍摄,演唱会会加大投入

  负责《诺亚方舟》演唱会的导演丁度岚就说,其实在做演唱会的时候,他们并没想到要为电影服务,后来知道要拍电影,演唱会本身则需要做相当大程度的配合。“例如有时候演唱会的现场会特意做得特别暗,但电影导演就说不行,必须要在这环节上追光。有些喷雾更多的地方,台上看不到五个人的,他认为不可以,我们就去做调整。如果这一场演唱会电影组要拍,那通常会需要协调灯光和机位。”

  至于成本方面,虽然电影本身看似比较低的经费,但要拍成电影,演唱会本身的成本其实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丁度岚说:“像去年台北那一场,因为是跨年,所以特效会增加很多,譬如烟火、纸花,平常可能12台,但因为要拍电影,最后还再增加了2倍,烟火这种基本都要大一倍,在电影里才能看出效果。”

  还是得付几百万片酬和拍摄团队酬劳

  在《诺亚方舟》电影里,除了五月天本身的五个主角外,还有两名演员参与,言承旭[微博]和林依晨[微博],谢芝芬承认,作为一部演唱会电影,在演员投入上确实能节省很多,“言承旭跟阿信是很好的朋友,所以其实这次他是分文不收来帮忙的,而邀请林依晨出演的费用大概是200万人民币。”此外,电影的另一块比较大的投入,就是3D拍摄和制作的费用,相信音乐专门从德国请来专业的空中万向摄影机Spidercam团队来进行拍摄,设备及人员的花费,差不多100多万人民币。

  收益

  《诺亚方舟》巡演观众比《DNA》翻一倍多

  两年前,五月天第一部演唱会电影《五月天追梦3D N A》,据称投入了5000万人民币,全球票房收入大概是3000多万,算起来没有赚钱,而是《D N A》的巡演本身赚了2.1亿。《D N A》巡演开了44场,观众人次有100多万,而这两年的《诺亚方舟》开了71场,统计的观众数据是248万。“因为有之前那部电影做推广,吸引了更多之前没看过他们演唱会的人,所以五月天的《诺亚方舟》巡演才能做到71场。这就是演唱会电影的价值。”

  让二三线城市粉丝通过电影看到偶像

  谢芝芬也直言,演唱会电影的确是拍给粉丝们看的,但五月天的歌迷分布的地区很广,有很多在二三线城市,五月天的巡演是没办法做到那些地方的,“他们一直没有机会看五月天的演唱会,但有了这两部演唱会电影,在偏远地区的歌迷都可以看到偶像的现场了。”而即使是五月天这样的艺人,在演唱会电影领域依然还只是在尝试阶段,还未能单独成为一个赚钱的产品。按照相信音乐的说法,他们对待演唱会电影的态度暂时还是宣传作用大于盈利。

  今年,吃到甜头的五月天推出《诺亚方舟》的演唱会电影,相信音乐透露,这部片的花费在3000万人民币左右,是否能回本甚至赚钱,大家还在拭目以待,但这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因为在已经结束的《诺亚方舟》71场巡演中,他们已经赚了5.5亿。

  他山之石

  One Direction、贾斯汀·比伯用演唱会电影让粉丝继续尖叫

  近日英国男子偶像乐团单向乐队(One Di-rection)的演唱会3D版纪录电影《One Direction:This isU s》在海外热映,北美周票房一度超越了好莱坞大片《白宫管家》(The Butler),《O neD irection:This is U s》自今年8月29日公映以来,全球票房总额已达5832万美元,而这部电影的成本仅为1000万美元。有观点质疑演唱会电影只是唱片公司和艺人的“公关”作品,希望通过电影树立好形象;但不管怎样,粉丝依旧买账。

  1960年代兴起,3D技术再掀热潮

  流行音乐研究者罗伊·舒克尔(R oy Shuker)在其著作《流行音乐的秘密》中提到,演唱会电影只是通俗音乐纪录片的一个外延。这些纪录片在美国被简称为“直接电影”(directcinem a),这种音乐表现形式早在1960年代就崭露锋芒,代表作品有D .A.Pennebaker在1965年为鲍勃·迪伦拍摄的英国演唱会全纪录。1969年,音乐节电影《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 oodstock)在票房上获得巨大成功,更奠定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神话地位。

  过去五年,3D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日渐成熟,演唱会电影又迎来新热潮,演唱会电影从纪实转变成视听盛宴。全球首个3D演唱会电影是U 2乐队在2008年推出的《U 2 3D》,这个电影是U 2辗转南北美共9场演唱会、动用18台3D摄像机拍摄完成的,全球总票房高达1400万美元。

  忠实乐迷捧热了许多大牌明星的演唱会电影市场——— 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麦莉·塞勒斯(M iley Cyrus)、凯蒂·佩里(Katy Perry)、迈克尔·杰克逊(M ichaelJackson)都曾将演唱会搬上大银幕,电影票房赚得盆满钵满。其中M J的《ThisIsIt》演唱会彩排纪录电影拿下了全球2.61亿美元的总票房,创下全球纪录片票房之最。而麦莉·塞勒斯的演唱会仅供应一周,就夺下7000万美元的票房。

  用精彩花絮赢得粉丝更多尖叫

  演唱会+明星幕后花絮+尖叫的粉丝,这就是演唱会电影的卖座公式。买不起贵价演唱会门票的观众,通过购买相对廉价的电影票,获得了演唱会VIP区域的近距离、全方位体验。粉丝们想知道歌手在演唱会之前怎样构思、怎样排练,使得万千歌迷有一窥偶像“真实”生活的机会。

  然而有时这种纪录并非真实。比如O neDirection的公司,无所不用其极地在演唱会电影中展现五个大男孩刻苦排练、亲民的姿态。但真实生活中这五位男生不无桃色绯闻、“趴体”狂欢,这些稍显负面的真实形象没有一丝呈现在电影中。少女歌迷和家长们都喜欢看到偶像可爱、友善、幽默的一面,导演M organ Spurlock也投其所好,不展现O ne Direction的狂野,但也失去了纪录片记录真实的初衷。如何用演唱会电影赢得更多观众的欢心,也是这类电影再掀热潮之后圈中热议的话题。

  (本文内的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

  南都记者 黄锐海 见习记者 麻乐 实习生 康芳如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编: Zane)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