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公映 导演:现实题材别学韩剧

2014年03月20日22:41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点击查看影讯

  新浪娱乐讯 由宁瀛执导、芦苇任文学统筹、宁岱编剧、王景春以及陈维涵共同主演的电影《警察日记》,于今日(21日)全国公映。中国“第五代”导演何群、夏钢、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曹保平、乌尔善共同为影片站台助威。何群评价《警察日记》是一部“看得见、摸得着、逮得住、接地气”的影片,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中国普普通通警察中最形象的代表。

  三代导演共聊警察题材 何群:学韩剧还不如学美剧

  在《警察日记》稍早举行的首映式上,中国三代导演同时谈到了拍警察题材的艰难。曾执导《画皮2》的导演乌尔善说:“在中国拍现实题材其实比拍科幻片还难,《警察日记》的叙事结构和写实风格,都非常有实验性,很像《公民凯恩》。”王小帅说:“警察题材对导演是极大的考验,宁瀛导演是中国最熟悉警察的导演,所以她能拍。”夏钢也连连称赞说:“胆子太大了,这是一个非常难处理的电影,宁瀛找到了感动她的瞬间。”

  导演何群也曾拍摄过警察题材的电视电影《京都女警官》。接受采访时说:“警察题材的影视作品,最难的就是怎么把它拍真了,看完《警察日记》后,我觉得它给了我一个非常真实的梦,这个梦可能有缺点,可能有不满足,但它是真的,它是一部‘看得见、摸得着、逮得住、接地气’的影片,真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

  谈到现在的韩剧热,何群没忍住自己一惯的直性子:“我觉得现在我们有些观众都被培养成假的了,很多东西看得那么不真实。天天让我们学习韩剧,我们没事吧,我们再蠢,我们也不学习韩剧!学韩剧还不如学习美剧呢!”

  主创谈影片 讲述真实警察故事

  《警察日记》根据内蒙古一件发生在光天化日下的灭门血案改编,人物原型取材于一名刑警出生的公安局长,他还留下68本日记。凶手在对门邻居举办婚礼的喧嚣声中,入室杀死一家人后潜逃,十三年来当地警方屡次拉网排查,但凶手始终渺无踪迹,仿佛凭空消失。这是本片人物原型成为刑警后接手的第一个案件,也成了伴随他一生挥之不去的心结。影片从这件惊天血案切入,直到主人公因公去世,血案依然未破。电影没有将主人公刻画成一个脸谱化的神探,因而显得更真实,更接地气。

  《警察日记》中主人公的原型,是曾获公安部“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的郝万忠。据出品人呼和巴特尔介绍说,这部电影立项时,片方专门走访公安部了解到,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公安警察因公牺牲2204人,因公负伤16821人,平均每年有441名民警因公牺牲,平均每天就有超过一名警察因公殉职。基层警察从事的工作大到侦破命案、扫黑除恶,小到巡逻执勤、保一方平安,期间都充满了巨大的危险。拍摄这部电影,就是想将中国警察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告诉观众,和观众达到共鸣,最终为警民团结贡献看不见的软实力。

  影片中公安局长的扮演者王景春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我以前也演过很多公安干警,而且我的岳父也是刑警出身,成都市公安局的,接触特别多,所以说我就了解这一方面,全国公安战线240多万干警,真是处在‘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的工作环境上,因为越了解我才会越觉得他们可爱和可敬,通过这部电影,我向他们表示致意。”(tg/文)

(责编: Zane)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