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导演灵感从《山海经》开始

2015年07月27日15:10   法制晚报 微博 收藏本文     
捉妖记 捉妖记

  法制晚报讯(记者 田婉婷 钱业)这个暑假,《捉妖记》这部合家欢电影一直在创造奇迹。自上映以来连破纪录,昨天已经成功登顶华语片票房最高纪录。而截至今晨,该片已收获13.49亿票房,本周破15亿毫无悬念。

  而这部火爆的电影,从主角胡巴到大小妖怪的形象,都取材于中国古代的奇书《山海经》。无独有偶,同期上映的《大圣归来》也借鉴了《山海经》的元素。

  《山海经》,这部最早发源于先秦时期的奇书,忽然以一种强势的姿态来到每个观众面前。它到底是什么书?又带给了我们什么?《法制晚报》多方采访,从《捉妖记》导演到《山海经》研究专家为观众一探这个开创了“妖”世纪的源头。

  我的灵感

  从通读《山海经》开始

  ◆许诚毅(《捉妖记》导演)

  我在梦工厂时期就已通读《山海经》,在创作《捉妖记》时,又曾和团队翻遍《山海经》,画了1000多张草稿,最终确立了如今电影里妖的世界和妖的形象。

  但我并不是直接用《山海经》里的妖怪,只是从里面文字描述中取得灵感,根据《山海经》的描述,另外创造了新的妖怪,相当于《山海经》里那些妖怪的“亲戚”。

  在创作中,我们特意绕开青龙、麒麟、白泽这种经典鬼怪的样貌,《山海经》里许多妖怪有六条腿,我在创作妖世界时,选择从六足怪入手,为了区别男女,设计成男妖四手二足,而女妖则二手四足。

  《山海经》里讲到有些妖的叫声很像宝宝,有些妖没有眼、耳、口、鼻,所以在《捉妖记》里,有些妖可以把它的眼、耳、口、鼻“收”起来,比如说胡巴。胡巴、竹高、胖莹、血妖等等妖怪的造型,也是参考了《山海经》里的文字描述。

  在电影里,“人吃妖”是一项热门活动,有人吃妖想延年益寿,有人则是想开枝散叶。

  这部分也是借用《山海经》的,那里说有些妖可以拿来吃,有药用效果。有的吃了对身体好,还有的医治失眠。

  ◆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

  《捉妖记》的成功更多的不是来自特效,而是来自于想象力。

  中国电影以前是写实主义题材比较多,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中,想象力不受重视,现实问题比较紧迫,所以很多题材都是关注现实的。现在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电影也从沉重的现实压力中走了出来,想象力的空间逐渐扩大了。

  最近的影视作品中,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在了想象力上,《捉妖记》不必说,妖的世界本身就是关于想象力的故事,像《盗墓空间》这样的作品也把尺度和空间扩大了。这些关于想象力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现实的隐喻,而纯粹是想象力的开发。

  而多部作品借鉴了《山海经》也是有原因的。与《聊斋志异》、《西游记》等作品基于现实相比,《山海经》完全是架空的想象力,是纯粹的想象力,内容的社会性并不是特别强烈。书中草木神怪、奇闻异事,包罗万象,很多神话的内容,我们现在都可以把它作为超验的东西拿来用在影视作品中。

  我们看了很多年的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的很多类型电影都是超验的,与其让其占有我们的市场,不如我们本土电影也要做出这种类型。从类型多元化来讲,这种转变也是有很大意义的。

  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为电影提供了想象力空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魏崇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

  《山海经》是一本奇书。学术界对于如何定义它目前还有争议。有人说这是一本巫术书,里面记载了大量的巫术。有人说它是一本地理书,《山海经》由“山经”、“海经”和“海外经”构成,它记载了中华民族文明和文化的起源,以及当时的自然生态环境,记载了大量的动植物。还有人说这是中国最早的神怪故事集。因为书中写的是远古人想象中的地理空间,从中原写起,离中原越远,所描述的那些人和物想象的色彩越浓。

  《山海关》是一本有趣的书,最早的《山海经》版本是配图的,也就是写的那些地理情况都有图,非常精美。到汉魏时期,还可以看到这个配图版的《山海关》,从陶渊明的诗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山海经》都是明代以来流传的版本,看不到那些图了。

  《山海经》在想象力方面达到了巅峰,它对于古代文人的影响很大,在民间的流传也很广,里面写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的故事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它甚至是很多民俗的起源。《山海经》和屈原的《天问》中有许多相近相合的地方,晚清李汝珍所做的《镜花缘》里面写到的“大人国”、“小人国”等等形象便是脱胎自《山海经》。《红楼梦》里的“大荒山”也便是来自《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孙悟空的形象也来自《山海经》中的“巫支祁”。鲁迅对于《山海经》的研究也很多,他认为《山海经》启迪了中国人的想象力。

  《山海经》是中国神话故事的“渊叟”,《捉妖记》里的六足怪并不是《山海经》里比较出名的形象,书里总共有400多个神怪异兽,比较经典的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和龙、凤凰、麒麟、龟四大灵兽,还有四凶分别是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混沌”、人头羊身并且腋下长眼睛的“饕餮”、生有翅膀的大虎“穷奇”,以及人头虎腿长有野猪獠牙的“梼杌”。

  甚至我们看到的好莱坞对于外星人的想象,那种具体的形象的描述,在《山海经》里面都有,古人对于人类异化的想象是惊人的,不输现代电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山海经》和希腊神话有相似和共通之处,它们都是远古神话的集大成者,两部著作中好多人物都是“半人半兽”。甚至有些长得还很像,比如说《山海经》中的蛊雕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这和希腊神话中的奇美拉就有相似之处。希腊神话为电影提供了很多素材。这些奇兽在《山海经》中也有。

  现代对于《山海经》的研究很多,国内国外都有,《山海经》是一部可以从中各取所需的著作,地理学家可以从中研究地理,影视作品可以从中获取很多灵感。

  采访整理/记者 田婉婷 钱业

(责编: YY)

文章关键词: 山海经想象力捉妖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