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 与记者对话
“吕克·贝松热”从上海刮到北京。昨天上午,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应接力出版社之邀,第一次来到北京,就他的系列图书《亚瑟》与媒体见面。
【关键词】童年
吕克·贝松系列小说《亚瑟》是为9至12岁的孩子创作的,故事构建在西方最著名的传说“亚瑟王拔出石剑”的基础上,讲述一个年仅10岁的现代小男孩在巧合中跌入了另一个空间,成为抗击邪恶的英雄亚瑟王的化身。谈到创作主题的来源,吕克·贝松表示,自己内心深处一直有个想法,想为孩子讲述故事。“我有个痛苦的童年记忆。在我10岁时,我的父母经常告诉我,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要等长大才可以。对孩子来说,这是让人非常失望和沮丧的事情。”
10岁的吕克·贝松想开车的念头曾被家长拒绝,在《亚瑟》中,他却描写了一个被缩小成2毫米的孩子驾驶蚊子飞行的情节,显然更小的孩子能做更多的事情。他笑着告诉记者,这两件事情他小时候都尝试过了,显然驾驶蚊子飞行更困难一些。他强调说,这些童年记忆20年来一直储存在他头脑中,但他以前的电影比较强调动作,不适合这些,在《亚瑟》中他终于打开了记忆之门。
对于故事中很多稀奇古怪的情节来源,他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也许那个时候我生病了吧,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对现实不满,希望可以扭曲一下现实的东西。”
吕克·贝松的眼里充满了血丝。【关键词】写作
在采访中,很多记者都对吕克·贝松为何从事写作感到好奇,他解释说他是先写作,后来才拍摄电影。“我11岁就开始写作了。在拍摄第一部电影前,我写了七八十部电影剧本,其中有40部后来被拍成电影,我自己拍了10部。”而且他认为与电影相比,写作更有乐趣。“因为写作不需要任何人,只需要你自己和一点纸就可以了,而且没有那么多拘束。”他举例说,在《亚瑟》中,他可以用五六页纸写蜜蜂的故事,但如果在电影中用15分钟表达这个事情,观众可能就会觉得很无聊了。但他并没有完全抹杀电影带给他的乐趣。“拍电影也是激动人心的事情,特别当一部电影完成后与很多人分享,是最快乐的时刻。”
【关键词】小说《亚瑟》
《亚瑟》是一部魔幻题材的作品,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与《哈利·波特》相提并论。有记者询问吕克·贝松,他的女儿更喜欢阅读这两部作品中的哪一部时,吕克·贝松笑着回答说,他自己也曾经看过《哈利·波特》,也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但他的女儿更喜欢《亚瑟》。他说,很多人认为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很有意思,但在他看来,两部作品有很大不同。“《亚瑟》中更多地强调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对孩子来说,一个小小的花园,生动自然的花园就是一个小世界。《哈利·波特》中有很多魔幻内容,这与大自然带给孩子的东西不一样。在我看来,《亚瑟》更像一个灰姑娘的故事。”
【关键词】10部电影
吕克·贝松在很多公开场合曾表示,自己一生只拍10部电影。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记者在向他求证这一说法时,吕克·贝松再次表示,自己肯定会遵守诺言,《亚瑟》会是他最后一部电影。
但随后另一位记者问他在拍完10部电影后,打算如何安排自己的未来生活时,他却顺口回答说,他会继续写作,但一两年后,如果看到一个好的故事也可能会把它拍摄成电影。
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让现场记者困惑了。在另一位记者追问下,他才坦白说:“好莱坞一直与我联系,让我与他们合作拍电影。我总得找一个借口说明我为什么拒绝合作,所以我就说自己只拍摄10部电影。这10部电影就像我的10个孩子,10部电影都很好,但我现在也在想,是否再要第11个孩子。”
【关键词】电影《亚瑟》
吕克·贝松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自己在中国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他自己非常奇怪。“我的电影从来没有一部被中国正式引进放映,但有那么多人都认识我,我既高兴也感到奇怪。”目前中国每年引进的国外大片定额在20部,对此,吕克·贝松希望能再放开一些。“如果引进的电影再多一些,一部分观众就不用买盗版光盘看了。每年世界上有那么多优秀电影问世,20部实在太少了。”
据悉,《亚瑟》系列第一部电影将在年底公映,吕克·贝松幽默地说:“这可是我最后一部电影了,我恳请引进放映。”
【现场花絮】
会前先喝川贝枇杷膏
昨天上午10时,吕克·贝松准时出现在会场。不知道是因为身体原因还是个性使然,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吕克·贝松显得很严肃,即使主持人、接力出版社社长白冰介绍到场的其他人员时,他也面无表情,甚至连礼节性的微笑都没有,只是默默地用眼睛不断扫视全场。当现场记者对他的到来鼓掌欢迎时,他的面部肌肉才略有松动。不过随着话题的深入,吕克·贝松逐步投入到当中,不仅开始用手势“辅佐”自己的话语,而且也开始幽默风趣起来。当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有人把他比做欧洲的斯皮尔伯格时,他笑着摸了一下自己的胡子说:“可能是这个胡子让人产生的联想吧。”(后来记者通过出版社有关人员了解到,吕克·贝松之前只睡了4个小时,而且身体也不太舒服,参加会议前喝了好几瓶川贝枇杷膏。)
第一句话是清理会场
当主持人请吕克·贝松发言时,记者都期待他第一句话会说些什么。没想到,他的第一句竟然是要清理会场。“我非常感谢这些摄影师们,但现在大家是否能往后让一下,我看不到坐在椅子上的媒体朋友了。”由于昨天到场的摄影和摄像记者非常多,十几个人站在前排,挡住了吕克·贝松的视线。他的要求带来一阵小的骚动,一些记者留在前排,试图坐下后继续拍照。但这个企图也被吕克·贝松识破。他严肃地表示,如果你们想照的话,会后我可以与大家合影,但现在请不要拍照。不过这个“诺言”并没有实现,当会议结束后,吕克·贝松在随行人员的保护下,戴上墨镜匆匆离去。
信报记者赵明宇/文郝笑天/摄
【相关链接】
吕克·贝松叫板好莱坞
1959年3月1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双鱼座。他被认为是“欧洲的斯皮尔伯格”,《碧海情深》、《尼基塔》、《亚特兰蒂斯》、《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圣女贞德》等,他的每部影片几乎都能激起人们的期待,他一直宣称一辈子只拍10部电影,由他执笔并执导的动画电影《亚瑟》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近两年,他更是被法国媒体冠以了“法国电影工业新大亨”或“影界法老”头衔。从包装国际明星,到成立超现代化的蒙太奇工作室“数字工厂”,还有在巴黎斥资1亿欧元打造欧洲最大的55000平方米片场,吕克·贝松的目的只有一个——叫板好莱坞。
刘珲整理
【相关链接】
小说《亚瑟》三年内席卷法国
吕克·贝松自2002年起就在拍摄电影之余写作并出版系列小说《亚瑟》。据悉,该套丛书《亚瑟和迷你墨王国》《亚瑟和禁忌城》《亚瑟和黑暗王子》《亚瑟和两个世界的战争》出版后不到3年就席卷法国,销量突破150万册,并热销全球30多个国家。电影《亚瑟》是根据他的丛书第一部改编的,预计今年圣诞节在全球40多个国家同步上映。新华社发
|